為什麼企業裡的有些職工越來越沉默了?

裂縫中望星


企業裡的職工越來越沉默,說明以下問題和事實:

  • 職工沒有歸屬感和忠誠感,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管他幹嘛呢;

  • 職工對管理者缺乏信任感,有問題我也不會對你們說的,反正說了也沒用;

  • 公司經營不善,甚至蘊藏著危機。

我們想一想,一個優秀的公司,員工的狀態應當是怎樣的呢?

  • 第一,對於公司整體比較滿意,也會為公司的發展做考慮;

  • 第二,關注公司的發展,有什麼問題或意見敢於並樂於反饋;

  • 第三,工作幹勁十足,比較有激情與活力;

那為何會出現截然不同的兩種情形呢?

根源還是在領導和管理層。

舉個例子:

如果你遇到這樣的老闆,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呢?

員工遲到當然是不對的,但是,一次遲到就開除,你肯定會有兔死狐悲之感,所以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地,自然是越來越沉默了。

當一個公司的管理者,自己漠視規則,沒有建立一個健全的管理體系和機制,完全憑個人意氣用事,規則模糊不清、對員工吆三喝四、動輒懲罰,卻沒有相應的靠譜的考評與獎勵機制的時候。員工一定是明哲保身、漠不關心、越來越沉默。

相反,一個公司的管理者開明,能夠建立一套良好的管理體系和機制,大家工作中都有章可循,有問題反饋能夠得到相應的處理和更正,員工自己的薪酬與貢獻相符合,公司發展的成果員工都能享受到的時候,員工肯定也是希望公司越來越好的,自然也是幹勁十足,忠誠度和歸屬感都很強。


所以,根源還是在領導與管理層。


馮起升


我承認在過去職工確實可以說是企業的主人,單位的技師都比領導工資高,任務重,科研需要公關,加班時領導都是懇求工人,企業的各級領導大都能夠以身作則,與職工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和職工們打成一片。所以,職工們也能將他們視為好朋友、親兄弟,有什麼心裡話有願意和他們敞開心扉,相互交心,推心置腹地交流情感。他們也能夠及時地為職工們在生活,住房等方面排憂解難。

我身邊幾位努力工作同事就是在分廠領導的幫助下分得了單位的福利住房,能有房子住那是多大的榮耀啊,雖然面積不是很大,但是在那個年代只要能有自己的房子,那就是在城裡落了戶,大家都很羨慕啊。

而現在在某些企業是剝削與被剝削的僱傭關係,有些領導把國企當成自家的企業,隨便提拔自己身邊人,並且在薪資代遇上也有是天壤之別的,弄的同事之間不敢說實話,互相陽奉陰違,老實人幹活的得不到重用,而那些溜鬚拍馬的請客送禮的卻能混得風生水起,所以大部分人只能選擇沉默,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大家為了生活也只能沉默…


心如秋水82633584


我就是越來越沉默的那些人……這幾年越來越感覺辦公室裡有告密者,有次一個同事回到辦公室發了幾句牢騷,當時辦公室只有四五個人,沒過半個小時領導就請他過去喝茶了……以我的眼光看誰都不可能是那個告密的,一個個都是那麼陽光,正義凜然……所以現在誰都不敢說心裡話了都跟陌生人似的


毛毛57662


結合我自身來說吧,我們是建築企業,而我們項目是建設單位的自檢項目,我是掛證的施工單位委派的安全員,項目經理是掛證,我上面就一個建設方委派的生產經理,安全施工我提建議,和生產經理討論後,一般他還聽我的意見,文明施工方面我說啥都不靈,後來一想,文明施工我安全員本就只有建議權。還比如保衛,一般企業保衛後勤管安全員管都可以,但是保衛是建設方委派的,我沒有人事權,實話說保衛聽不聽你的完全看心情。包括工地上的雜工,這些人居然是建設方做綠化的工人,我們工地上沒有雜工做文明施工。

介紹完背景,我再說我為什麼沉默,其實看出一點,只要安全施工,防護到位,人員進出三級教育二級交底班前會議落實,其他基本就沒我事了。其他事情你想管,但是沒有權利,你也管不住。所以天天,做自己的資料。外人看來我一天話都不說一句,但是想想,我即便是說了也是廢話。還有就是如果項目上其他人員要問我什麼,我還是積極溝通配合的。畢竟事要大家做才做得好。我自己總結就是權力和收入是正比的!因為權力以味更大的責任。話不在多,而是想讓自己說話做事有力量,那麼你必須說到點子上,做事能落實徹底,讓人放心,如果你說話開黃腔,做事不載根!自然沒地位,然後你越來越邊緣,然後就自然沉默了


關聞AFaKv


企業裡的員工越來越越沉默,這與企業領導者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企業領導可分為高層、中層、及基層多種,往往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在基層領導那裡就受到了打壓與挫傷。基層領導大多是從一線員工中提拔,員工在業務、技術等方面,一但初露鋒芒,對基層領導造成威脅,會衝擊他的地位,你這些普通員工就會費遭到打壓,員工的意見不聽取,員工的建議不採訥,就象一個土皇帝,一言堂。往往就這樣!挫傷了員工對工作的熱情,慢慢的員工也就沉默了。這只是其中之一,個人觀點!大家怎麼認為呢?


周平4173


首先要區分什麼企業?而且要看企業的環境和企業文化,更重要的是企業員工在企業中的地位。

現在的企業分為國營(央企)和民營企業。在央企工作的員工是幸運兒,待遇好、薪資高、穩定性好。所以也就安分守己的,不參與任何企業的事情,四平八穩的幹到退休就可以了。民營企業的法人說好聽點呢,是企業家,難聽點就是資本家。資本家的概念,就是靠壓榨和剝削而獲得高額利潤的。在民營企業中員工沒有資格發言、參與或者提出任何管理的建議與批評,因為你是打工者,端著人家“施捨”的飯碗,一不小心就會失去“飯碗”,成為失業人員,因為資本家說;你來我這裡是幹活的,不是養大爺的,不是我請來監督我的!

現在的企業,無論是國營還是民營,工人不會說我是企業的“主人翁”,因為他們都清楚自己只是打工的而已,“主人翁精神”是四十年前的口號和企業文化,那時的工人是真正的主人翁,可以參與企業管理和提出合理化建議,對領導幹部的錯誤行為可以提出批評,他們的思想是“愛廠如家”。主人翁精神已成為了歷史。現在企業的員工只有沉默不語,因為他們清楚自己的地位、和現實的殘酷無情,只能小心翼翼的活著,同時也知道禍從口出,可能因為自己的一句話,會失去賴以生存的工作,所以還是作為“啞巴”最好,他們的想法也就是想法而已!


風雨兼程170983658


企業員工越來越沉默和企業老闆、文化等有著諸多聯繫。一個企業如果有個開明的老闆,給予員工空間、包括薪資、培訓、晉升、人際環境、被尊重、可充分發揮的空間、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未來願景等等,才能保證“錢給夠了,心不委屈”。只所以員工越來越沉默,就是上述這些情況出了問題,老闆、領導一言堂,聽不進任何人的建議和方法等,再或者管理、制度等不能為員工提供合適的發揮空間,逐漸導致員工不敢說,不願說,說了也沒用,久而久之就沒人願意說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得過且過,混日子,拿工資,沒有了應有的創造力,企業一片寂靜,死氣沉沉沒有活力。


海267461481


不敢說不敢說



想個簡單名字


沒有呼喊,沒有掙扎,這是國企員工的現狀,拿著最低的社會工資,緊貼救助邊緣而達不到救助,你的反抗很可能丟掉唯一的飯碗,你的呼喊從未有高官來聆聽,默默無聞可能是歸宿,沉默是金可能才有活路。


一起同行1


因為現在的企業大部分都是私人的,企業主都成資本家了,員工已經沒有發言權了,能不沉默嗎!其實國企的員工也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