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美國華裔二代坦言生存真相“既不被美國圈子歡迎,也不被中國人接納”,你怎麼看?

鯨魚小姐Milk


你既想做個地道的美國人,又想被中國人視為自己人。哪有那麼好的事,中國不能接不純粹的中國人,這個純粹不是指生理的,而是文化和心理上的歸屬和認同,最直接的表現是,中國不接受雙重國籍,要麼你就是中國人,要麼你就不是中國人。你可以是華人或是華裔,我們都承認,但從你不是中國人的那一刻起,只是一個有血緣的外人,對你友好與否,友好到什麼程度,是不是朋友或是親戚,還得視你態度而定,但總之不可能會是親人。講真,中國人對外人過得怎樣還真的不太關心,怎麼說呢,我們自己都一大堆要操心的事,還管得了外人那麼多,管好自己才算。自己國家都一堆破事,還吃飽了撐的去管你一個外國人過得怎樣。那是你的國家的民眾該乾的事,而不是中國人。

你想要被中國人接納,得首先要放棄美國人的身份,你想要以美國人的身份成為中國人的自己人,怎麼可能。既然你想要做美國人,就請純粹一點,混美國人的圈子,受不受歡迎,你最多可以努力去改變一點,但無論怎樣你都得受著,因為你是美國人,那是你們美國人的事。最多以中國友人的身份與中國人接觸,瞭解一下你想了解的中國,就不要想成為中國人的自己人了。

最簡單一句,你認為你的祖國是哪裡,如果你認為是美國,還是洗洗睡吧,別來跟中國人抱怨什麼,要抱怨還是抱怨美國人去。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搞不好中美髮生衝突,你還會抱著槍衝在第一線,槍口指著中國人。這樣的自己人,中國人還真要不起。

這樣的事在朝鮮戰爭中還少見嗎?戰爭中各為其主,本無可厚非,但這些所謂的“美國英雄”利用自身血緣優勢踐踏中國的血緣同胞情時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實在是無恥極點,如果他們不 是大喊“不要開槍我是中國人。”之後當中國人放下槍時,卻扣動板機,就不會成為無恥卑劣的“美國英雄”,而如果當時他們大叫“我是美國人,儘管開槍吧。”最後還能被美國封為“美國英雄”的話,我還能敬他是條真漢子。現在我只想說,我呸。


用戶101550121599


美國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他們自以為是的自由。在美國這一個種族大熔爐裡面,曾經有這麼一串鄙視鏈:白人看不起黑人,黑人看不起亞裔人。


也就有了我們題目所說的,有些美國華裔二代坦言生存真相“既不被美國圈子歡迎,也不被中國人接納”。

華人不被美國人接納——因為美國天生的自我優越感。

正如我上面擺出來的那一條鄙視鏈,其實在美國這個社會體制下,不僅僅華人不被美國接納,甚至很多亞裔都在鄙視鏈的最底層。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

有人說這是因為亞裔太過內斂,尤其是我們華人,不喜歡爭搶,因此得不到重視。其實這只是表面原因,重點還是和美國的政治體系有關。

在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共同競選總統情況下,那些有著決定性投票權的人種或者是州,才會被得到重視。比如說美國最大的洲加利福尼亞州,對於這裡的華人來說,多他們一票不多,少他們一票不少。

倘若有大量的華人聚集在一些搖擺州,比如說戰況比較焦灼的佛羅里達州、明尼蘇達州以及賓州等等。倘若這裡有幾萬華人聚集在一起,那麼地位可想而知,將會成為總統大選的熱門追捧對象。


然而實際情況是,美國大部分的華人都是處於分散狀態,基本上沒有大量華人聚集在一個州,以至於出現過華人左右票選權的情況。因此,在政治上面,華人地位就不高。

由於政治方面的不重視,到了民間的話,也自然得不到重視了。除了這種政治因素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因為華人的性格。

雖然我上文說了華人不喜歡爭搶,不過這只是表象。實際上華人都比較任勞任怨,願意以低於市場價格的工資,去從事某些工作。

在我們華人看來,這是迫於生計的壓力。但是對於美國土著來說,則是認為我們是擾亂市場,認為我們只能做一些比較低下的工作,從而看不起我們華人。

另外就是美國土著,有一種天然的種族歧視的思想存在,對於這一部分人,我們完全可以忽略。因為他不只是排斥我們華人,而是所有和他不是一個人種的人。


華人不被中國人接納——原因比較複雜

中國有句老話叫四海之內皆兄弟,但是這句老話只限於中華大地。隨著我們中國的發展,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我們的民族自豪感越來越強。

在民族自豪感的主導下,一部分人認為那些移民出去的華人是賣國。其實沒有必要用如此極端的思想去看待這部分華人,因為即使一些華人離開了祖國,實際上內心深處對祖國還是有著深沉的愛。

那麼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現狀呢?說實話,很困難!既然短時間內無法改變,那不如華人自己做出一些改變。因為現如今不被美國圈子和中國圈子接納,那你索性就形成自己的華人圈。

另外我還發現,在如今的美國社會當中,其實華人的地位是逐漸增高的。因為當年第一批進入美國的華人,很多時候只能從事一些體力工作,如調查發現,比較受華人歡迎的工作崗位有廚師、服務員等。

但是從最近幾年情況來看,有越來越多的華人開始進駐高新產業,比如說在美國的硅谷當中,就有許多華人的身影。一是我們華人自己的努力,二是中國市場越來越大,必須需要華人參與進來。


希望在外的華人越來越好,但是千萬不要忘記對祖國的愛。


史之策


看了真多回答,真是瞎解釋。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將前部分和有部分分開做為兩部分來回答。

1.在美的華二為什麼不被美國圈子接納?

這問題提的好委屈啊!我想告訴你的是,這個問題提的本身就有錯,美國佬不是不接納在美的華裔,而是不接納全世界的華裔。

你以為就在美的華裔被排斥嗎,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華裔都被他們排斥。原因很多,心虛、恐懼、政治正確等等多重原因,美國佬就是這麼做了,而且持續了上百年。

這是美國佬的劣根性,沒得回答,也沒必要回答,他們唯一一段時間不逼視華裔是什麼時候呢,朝鮮戰爭結束後的那段時間,中國在戰場上打出了氣勢,打服了多國聯軍,那段時間華裔日子更好過一些。

2.為什麼這些二代也不被中國接納?

這是這個問題最值得思考的部分。

中國在大國裡面是非常好說話的,為什麼脾氣好的中國人會不接納這些華裔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國窮苦的時候,這些二代移民回國那叫一個趾高氣昂,鼻孔朝天,各種鄙視國內,把各種洋垃圾思想理論行動帶回國內,簡直就是回鄉探親還怕被髒了鞋的心態。現在國家富強起來,國人對這些移民的瞭解慢慢全面起來,他們不再神秘,他們在外的狀態也被我們知曉,發現他們不是富裕先進學習對象,僅僅是一群在中國救亡圖存時逃亡國外的移民,你再擺出一副老子比你優越的樣子,誰見了都噁心。

我見過優秀的二代移民,他們父輩祖輩對家鄉的貢獻都被人們銘記。也見過不少漂洋過海回來的洋垃圾,他們的醜惡和不堪,真的讓人鄙視排斥,甚至會想,他們在外是不是就這樣敗壞華人形象的。

所以,真正優秀的人不會被討厭排斥,你被討厭排斥,一定有其原因的,審視自己,完善自己,做好自己,這才是關鍵。


Berick99612431


昨天在央視體育節目裡觀看世界盃女子體操決賽時聽到主持人介紹一個美國隊裡華裔女子時稱其為亞裔女孩,(那女孩子其實是華族女孩,中國臉女子)我覺得她這一提法非常值得所有中國媒體和媒體人借鑑。因為我非常反感中國人報道移民國外的中國後裔為華人。每當聽到看到聽到“華人”時,那是拿中國的臉去貼“華人”的屁股罷了,因為這些“華人”與中國大眾無關,所以稱“華人”為亞裔最恰當。因為他們只跟亞裔有關,而跟中國無關。多半移民的原中國人都有一個趨利唯利是圖的野心。白巖松說,為祖國做貢獻的都是中國老百姓而不是那些從中國移民出去的假洋鬼子。


金狗如虎


華裔二代,這是隨父母去美國的或是在美國出生的,從這一點看,去美國並不是自己的選擇,評不出對錯。我有一個朋友,五十多歲了,女兒也結婚了,且生了一個可愛的孫子,可突然間提出與妻子分手,在外遇上了新人,夲來這對夫妻相處並無大礙,只是因工作的女方夜間必守診所,長時間單居的男人而心生另意,其他沒有大的矛盾。可女兒找了我,說要給娘出氣,她要和丈夫去暗訪跟蹤父親找到那個女人痛打一頓,我聽了大吃一驚!我問她,爸爸對你好不好,一直好,她答。我又問,你爸天天上班,又天天做飯給你媽媽吃,是不是,一直是,她又快答。其實,在一問一答中,′她爸蠻在乎這個家的,就體現一個"情″字,這麼累家務的男人,長期獨居一室,經不住外面女人的誘惑,一歪腳就陷進去了。我忙說,你別傻,你和丈夫去大打出手,鬧出傷殘,你們要付出不必要或難以承收的代價,你們想到後果沒有?再者,你爸夲質不壞,只能溫情感化,千萬不能做出傷情而將其往外推呀,她沉默了,似乎有所感觸。從這半年時間看,家裡老房子裝修,天天回家把關料理,現在女兒常在家裡居,她爸帶著孫子其樂融融,至於心是否全歸原處,還得觀察一段時間,但起碼是好的走向。中國人是最懷有感情的,對在美華裔二代,是中國人的血脈,我們不要因他們的父母而去岐視他(她)們,更不能將其推向反面!囉嗦了,回答的不一定入題。主要是不將己人推向敵方!


祝融松


聽說西方也是分階層的。什麼精英階層什麼平民?什麼唐人街什麼中國人街?這些地方的存在必定是有它的原因的。很早以前我就認識的。作為中國人,應該生存在自己的文化圈子裡。我的同學不相信。舉家去了新西蘭。剛開始充滿了新鮮感。之後就沒有之後了。經常回到國內來找感覺。


古典式螞蟻


這句話並不具有普遍性,其實很難被美國圈子歡迎的是華一代,也就是在國內長大後來美國移民、留學和工作的中國人,這類人很難在美國有好的發展,尤其是在職場之上,因為文化原因,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很難適應。


以我為例,我在美國讀書兩三年,班裡同學來自五湖四海,也有三個同樣來自於中國的同學,我就發現來自中東、澳洲甚至非洲的同學在和美國本地學生打交道的時候十分自然,能開玩笑打趣之類的,我雖然和他們相處融洽,但是很難發展個人友誼。

你說為什麼在美國工作的中國人大多是理工科,因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技術活,不需要去搞什麼交際,不需要去多說話。


可是大學裡的華裔美國人則和美國本土學生沒什麼區別,他們在學校和職場很少會受到歧視,都是憑本事說話。


穿美國望世界


這是八十年代去美國的父母內心糾結的事!他們吃苦耐勞,出去打天下想自己的兒女有個更好的學習工作生活的前途。可孩子們看看國內同齡人生活也不錯了,留在國外黑頭髮黃皮膚還是被看不起,就感到憋屈……回來吧,父母在外國,國內沒啥好朋友,一時又適應不了……因此埋怨父母為啥要來美國。我原本一個老同學,八八年出去,吃了多少苦,如今有房有退休金,也不錯了吧?結果獨生兒子還是回到了爺爺身邊,因為他們出去他很小,還是留了幾年在爺爺身邊,出去大學畢業後還是回來了!


勤勞大寶寶2


這確是事實,但對他們當中一部分人只能說:活該!

現在中國人富了,一出國,看到的都是這此人,而被哄被騙也是這些人乾的。

我到新馬泰旅遊,一車人都被那個華yi泰國人連哄帶騙,硬是多交了2000元。其他人也是這樣,其他國家也是這樣。


迎賓松6


當你放棄中國國籍的時候你就已經不是我的同胞了,無論在什麼樣的戰場都是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