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與愛是成正比的——9102閱讀年鑑

又讀了一年散書,像葉子漂浮在海上。


全年讀書89本,比去年少16本,部分精讀,部分重複多次閱讀。

一如往常,建構這年輕的系統。


陳列如下。


  1. 《素履之往》 木心

讀書筆記:

讀完就像徹底洗了個澡,從內到外都乾淨了,好像終於配得上成為一個修心的人。木心先生談美,我亦認為美到極致就是美,純粹的美而已。同樣,愛到極致就是愛。素履比華服更動人,而至於“美”和“愛”,區區一個字,該比華麗辭藻堆迭的語更深刻雋永。

成立某種偉大,過程是叛逆的,叛逆的極致又是什麼呢,無可叛逆——我們什麼也沒有,潘多拉的盒子在打開之前就是空的。


生命好在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意義。假如生命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卻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尷尬狼狽。


——木心《素履之往》


知與愛是成正比的——9102閱讀年鑑

《素履之往》


2.《上海賦》 木心

讀書筆記:

木心先生真真兒有舊可懷,似乎恨不得拿著一支筆細細地描,又似乎只是信手拈來那麼輕鬆,上海的一切都被寫成了一個五光十色、安穩不移的夢。明明是散文,卻都當成小說讀了,2019年還能做這樣一場清醒的舊夢,真好。


知與愛是成正比的——9102閱讀年鑑

圖:高行健


3.《孤獨六講》 蔣勳

讀書筆記:

讀第三遍了,越來越可以體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飽滿到不行爽到不行。雖然本人很享受孤獨的狀態,可還有很多人懼怕孤獨,想要打破孤獨。

內心情感無處可訴的“情慾孤獨”;字句無法溝通的“語言孤獨”;理想未竟的“革命孤獨”;壓迫任性所造成的“暴力孤獨”;哲學思考者不為人瞭解的“思維孤獨”;世代價值交替所造成的“倫理孤獨”,是現代人所面臨的孤獨的處境。孤獨並不是洪水猛獸,它也像吃飯睡覺一樣平常。與孤獨共處,是活得更有生機的一處秘境。

儒家文化不談隱私,成長的過程中,我的孤獨幾乎沒有得到尊重。在我們的文化背景中,孤獨不是正常的,是危險的,因為當你孤獨的時候,別人不知道你在幹什麼,於是就要千方百計探尋進來。我們不被允許孤獨,我們也總是自我暗示:我不孤獨。

承認個體需求,對抗群體文化。一個成熟的社會應該鼓勵特立獨行,讓每種特立獨行都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若不仰天長嘯, 後來怎麼大徹大悟呢。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在破碎重整之後,找到真正的自我。


最好的文學就是在語言的精準度裡製造語言的曖昧。


——《孤獨六講》


知與愛是成正比的——9102閱讀年鑑


4.《蔣勳說宋詞》 蔣勳

讀書筆記:

忽然就沒有偏袒了。詞人如此深情,從風花雪月迴轉後的自戀,到以微小的姿態體會宇宙自然,細膩到深深深處,豁達到高遠從容,實在魅力非凡。

我年少的時候總是侷促於現實,以為遠方就只是旅行的目的地,或者是時空之外。人這一生總有一個階段是一心向外的,然而一心向外的人很難看到細節。人人吟誦“一花一世界”,可是一朵花的開落,其間種種所構成的那個世界,鮮少有人可以得知。微小的部分是孤獨甚至有點落寞的,而宋朝的詞人非常善於將這種不為人知的筋骨挑亮。

生命是一個非常漫長的經驗,能夠感受到春天花的綻放的人,大概必然要在某些時候看到花的凋零的哀傷。從外放到內省,延伸到人的私情。如果人間只有大愛,沒有“小我”,那這種大愛恐怕是被架空的。每一個人都有私情,溫良恭儉讓到了極致會成為巨大的壓抑,使私情無處釋放。宋代直接碰觸到生命的無常,也描繪了天上、人間,自由又隨意。萬事萬物本身都是無情的,無情到一種“空”的狀態,詞人人為地給它們賦予了一種深情,與其說是事物本身的多情,不如說是這個敘述者的多情。就像我們給別人講述自己去過的地方,我們講的不是那個地方,而是我們自己曾經的故事,帶有一點點主觀性,或許和現實是有偏差的。多情卻被無情惱,人與自然這麼一交流,忽然就成就了文學藝術。

唐朝的畫面裡都有人,而宋朝的畫面經過五代以後,人走掉了,有一點像歐陽修講的“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這樣一個感覺。所以你在宋以後的畫裡看不到人了,因為人遠離了。“平林新月人歸後”是把人拿掉以後看到的風景,在唐朝沒有機會看到沒有人的風景,或者不從人的角度去看的風景。從人的角度看到的風景都是征服的,不從人的角度看的風景,才是宋朝提出來的“萬物靜觀皆自得”,它使你自己以一朵花或者一片雪片的經驗去看宇宙自然,使你自己成為大自然當中的一部分。

人生的豁達,人生的從容,大概都來自於不必非去堅持非此即彼。能夠悠遊於生命的變化裡,耐心地看待某一段時間中我們還沒有發現的意義。聚跟散是變化,花開花謝是變化,月圓月缺是變化,可是在某一段時間我們不知道變化的真正意義的時候,會沮喪、感傷甚至是絕望。可是如果知道它是一個自然過程,為什麼要去感傷呢,那么這個時候,就會用一種很豁達的心境去看這些事物。

我認為,糊塗和豁達是兩種狀態。糊塗是莫名其妙,什麼都不知道,稀裡糊塗就被生命糊弄了過去;而豁達是什麼都清楚,心裡明鏡似的,但是毫不在意。鄭板橋的“難得糊塗”不如說是“難得豁達”。人總要曲曲折折才能進到高處,私情並不可恥,這也是我們生命裡絕美的一縷魂魄。


知與愛是成正比的——9102閱讀年鑑


5.《蔣勳說唐詩》 蔣勳

讀書筆記:

氣象恢宏,華麗絕美,果然是氣吞山河的大唐盛世。詩人站在高處,看得見遊牧民族的華美,充溢著“俠”的豪情萬丈,也流露了“高處不勝寒”的孤獨。

人與人無非就是生離死別。讀到“願逐月華流照君”,感動得心生盪漾,連忙將這句詩送給男朋友。思念不就是這樣嘛,好希望變成月亮,讓我的月光夜夜灑在你身上,這樣我就可以一直陪伴著你了。

讀到這些詩人的典型狀態,加起來很像是人的一生。李白像少年,浪漫到極致,因為青年才俊而有點自負,有點孤獨,有點感傷;白居易是青年,開始有了自我覺醒,一腔深情,頻頻尋夢,骨子裡透著關懷和慈悲;杜甫是中年,眼見著社會的苦難,記錄著歷史的悲劇,人世間不可解的憂愁;王維是老年,經歷過了所有悲歡離合,看破世間萬事,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而李商隱是潛意識裡的那個小孩子,要知己,要愛,要深情,有無窮的生命力,卻也脆弱不堪。

人情越豐富,自我就越少。所以唐詩才那麼動人,是因為這一次自我真正地跑了出來。李白坦然面對了自我,大膽地徹頭徹尾地描述了自我的種種,比如“仙”,就是他的一個完美的自我。只有走到山裡去,他才比較接近那個完美的自我。到最後他也沒有找到,依舊茫然,可是他不要再回到人間。因為回到人間,他覺得離他想要尋找的完美自我更遙遠。他寧可是孤獨的,因為在孤獨裡他還有自負;如果他回來,他沒有了孤獨,他的自負也就會消失。李白一直在天上—人間之間遊離。他是從人間出走的一個角色,先是感受到巨大的孤獨感;然後去尋找一個屬於“仙人”的完美性,可是他並沒有說他找到了,大部分時候他有一種茫然。

當我們面對唐詩時,幾乎每一個人都感覺到唐詩好迷人,裡面的世界好動人。再追問一下,也許是因為剛好唐詩描寫的世界是我們最缺乏的經驗,在最不敢出走的時候去讀出走的詩,在最沒有孤獨的可能的時候讀孤獨的詩,在最沒有自負的條件時讀自負的詩。

李白是浪漫的仙俠,他看到的是瑤臺月色,是蜀道之難。杜甫是慈悲的旅人,他看到的是路邊凍死的人,是眾生的苦難。並無他,在同樣的背景下,李白選擇了精神上孤獨的自我完成,杜甫選擇了同情眾生,世間疾苦,他沒辦法不去看。很多時候這兩種角色同時存在在我們身上,我們身上還有很多種角色,讓它們和諧共處並不是太難的事情。與自己和解,便是與世界和解。


知與愛是成正比的——9102閱讀年鑑


6.《生活十講》 蔣勳

讀書筆記:

要找回生活的信仰。信仰是什麼呢,也許是那種讓人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篤定的東西,它讓人篤定地自信,充滿富足的感覺,總是很安分地——做自己。我們生活的這個地方有太多的“樣板”,樣板人格、樣板規矩、樣板眼光……我們沒有被當成獨立的人格。因此更要成為自己。文學其實是一種疏離,你在鏡子裡看見自己的時候,若能夠疏離,就能產生文學。

無論如何一定要有“美”的,人生如此,總該有個歸處。


知與愛是成正比的——9102閱讀年鑑


幾乎是兩位先生專場了。最後放一位西方的思考者,依然是很有魅力的人。


7.《叔本華心靈咒語:請優雅地擁抱這個苦難的世界》 亞瑟·叔本華

讀書筆記:

清淺自然,像一雙大手溫情的撫摸。不是很像叔本華的全部,但的確是他的某一面。這一生的開始,我們什麼都不明白,稀裡糊塗地過了小半生之後才猛然驚覺人生有限。我們該何去何從,這一秒怎麼過去了,然後呢?

希望你學會享受孤獨,擁有獨立人格,擁有使自己幸福的能力,那麼就要看清最真實的你。瞭解你自己,然後才能瞭解這個世界。

智慧應該是一種達觀吧。智慧怎麼會有限度呢?我還在世界和宇宙的底層,底層有底層的幸福感。路邊野花不為眾人所鍾愛,卻也是歡騰的生命力。如果憑風直上,看見的就不止此時此刻,而那種幸福或許更高一點,更細一點,更溫柔一點。

願時時刻刻,不亂於心。


知與愛是成正比的——9102閱讀年鑑


20年就以學習為主啦,有空的時候我會繼續推送的。Be bett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