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夫妻同一病房靠對講機問候,村醫夫妻24小時不打烊,一牆之隔卻難見一面……

新春佳節,本是一家人高高興興、其樂融融的日子,但一場蔓延全國的新冠病毒,卻讓眾多夫妻、特別醫護夫妻相聚在抗疫第一線——隔離病房。


在雲南就有3對醫生夫妻,他們攜手共進抗疫戰場,有的雖然每天都在同一家醫院工作,這段時間還同在一個科室上班,但每天卻只能依靠對講機相聚......


01


李秀軍吳曉雲:同一病房對講機上互加油


李秀軍和吳曉雲,這對夫妻都在雲南保山市昌寧縣人民醫院工作,丈夫李秀軍是呼吸內科一名青年醫師,妻子吳曉雲是感染性疾病科護士。


疫情阻擊戰打響後,夫妻倆放棄了春節回大理老家探望老人的打算,與其他醫護人員一起留在醫院,投身到一線工作中。在得知感染性疾病科醫生緊缺時,李秀軍主動請纓“馳援”感染性疾病科,與妻子在感染性疾病科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工作中“團聚”。


醫護夫妻同一病房靠對講機問候,村醫夫妻24小時不打烊,一牆之隔卻難見一面……


面對每天大量就診的發熱病人,感染性疾病科是昌寧縣人民醫院最忙、工作強度最大的科室之一。自1月25日開始,李秀軍除短暫的休息一下,整天忙碌在感染性疾病科發熱門診與隔離病房之間,就連外公在本醫院住院都顧不上去看一眼。


“留觀的病人還發燒嗎?體溫降了沒有?你自己要注意安全,做好防護,加油!”雖然與妻子吳曉雲同在一個科室上班,但夫妻倆卻只能在休息時用對講機互相問候幾句。


醫護夫妻同一病房靠對講機問候,村醫夫妻24小時不打烊,一牆之隔卻難見一面……


“雖然他最多就提醒我一下做好防護,但同樣作為醫護人員,我能理解他。因為我自己同樣沒時間問他怎麼樣。”進入隔離病房後,為了節省防護服,吳曉雲和其它護士每天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隔離病房連續工作12小時。


02


尹盛和唐四紅:村醫夫妻24小時不打烊


尹盛和唐四紅夫婦倆是一對鄉村醫生,也是一對黨員夫妻,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右所鎮三枚村衛生室,在村醫路上,他們已經行醫25年。


平日裡,夫妻倆為村民提供基層醫療服務,疫情發生後,他們又多了一項工作任務——配合鎮裡的疫情防控工作,入戶檢測返鄉群眾身體狀況,並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醫護夫妻同一病房靠對講機問候,村醫夫妻24小時不打烊,一牆之隔卻難見一面……


大年初二,三枚村排查出一名湖北返鄉群眾。當天,尹盛就和村委會工作人員到那名群眾家,為他測量體溫、檢查身體狀況和消毒,幾天來一直密切關注他的情況。


“春節前後,本來就是流感季節,來我這裡看病的人也多,我們倆都積極地向他們宣傳防疫知識,建議大家出門戴口罩,教他們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尹盛還建議他們少出門、多通風、勤洗手、不聚集,還把衛生室裡的中草藥給他們,教他們自行回家煮大鍋藥;把消毒水給他們,教他們回家自行消毒。


從1月22日至2月1日,在11天的堅守中,尹盛夫婦共接診病患330人次、排查410多戶2200多人次。


“我們夫妻倆都是黨員,做這些事情一是盡醫生的責任,二是盡黨員的義務。”大年三十至今,尹盛和唐四紅一直守在崗位上,“就是希望村裡的老百姓不要恐慌,我們24小時不打烊,大家都要團結起來,再大的病毒都能戰勝得了。”


03


徐瑞和李宏林:一牆之隔卻難見一面


徐瑞和李宏林,都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人民醫院的醫生,一個是呼吸腎內科醫生,一個感染性傳播科醫生。


這對醫生夫妻,雖然同在一家醫院,只有一牆之隔但卻整天難得見上一面,在抗擊防控疫情的第一線,他們實在是太忙了!


醫護夫妻同一病房靠對講機問候,村醫夫妻24小時不打烊,一牆之隔卻難見一面……


“我們的這份職業,經常是顧不上娃娃、顧不上家,但是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我們都無怨無悔。”徐瑞和李宏林,這對醫生夫妻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精神。


在雲南、在全國,

像徐瑞、李宏林這樣

攜手走在抗疫最前沿的夫妻

還有很多很多,

他們舍小家顧大家,

不捨晝夜地奮戰在醫護崗位上,

不為別的,

“早日戰勝疫情,讓大家的生活迴歸日常”。


來源: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 周玉林 綜合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