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西海岸新區十八般“文藝”助力疫情防控

半島記者 李曉哲 通訊員 周豔華

“同心打贏疫情阻擊戰,我為值守一線的同志點個贊,紮根衝鋒在前線,精準實施來防範,用實際行動做貢獻……”2月3日,一首音樂說唱快板《同心打贏疫情阻擊戰》在學習強國平臺首發,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戰鬥員們加油鼓勁,號召幹部群眾團結一心、共戰疫情,一時形成網上“圍觀”。

青島西海岸新區十八般“文藝”助力疫情防控

創作表演的這首快板的就是青島西海岸新區文旅局幹部丁盛華、趙一鳴。

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除夕夜,陪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的丁盛華,看完央視總檯臨時增加的疫情防控節目《愛的橋樑》後,和億萬電視機前的觀眾一樣感動得熱淚盈眶。作為一名曾經的軍人,丁盛華第一時間撥通了和自己一塊當兵、一塊退伍到區文旅局工作的表弟趙一鳴的電話:“老弟,先不拜年了,咱們現在就開始創作一個關於宣傳防控疫情的節目”,說幹就幹,從蒐集素材、作詞編曲,到錄音製作,反覆較樣、反覆修改,兄弟倆一直忙活到大年初十,終於完成了音樂說唱作品《同心打贏疫情阻擊戰》的首發。“打仗還是親兄弟,你們倆好樣的”區文旅局任憲雨局長第一時間發來了祝賀信息。

1月31日農曆正月初七,新區黃島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幹警李明珠創作的詩歌《為祖國出征》在《中國移民管理報》國門副刊上發表。青島濱海學院教授、著名朗誦表演藝術家張曉光先生看到李明珠作品後,就在自己生日當天激情創作了配樂詩朗誦《致敬白衣天使》,通過喜馬拉雅平臺推送播出。

“沒想到張老師在生日當天朗誦創作了這首詩歌,我和戰友們聽了非常感動,我當時寫這首詩,是懷著對白衣天使深深的感動,疫情當前,他們義無反顧,直面生死,這種向死而生的逆行深深觸動著我,我是含著淚寫下的,可能跟工作環境有關係,張老師的鏗鏘有力的朗誦,把我要表達的那份為祖國出征,為民族擔當大義的情懷真切地表達了出來”,李明珠激動地說。

從小酷愛曲藝、熱愛創作的新區第六中學九年級學生鄭人通,用自己創作的《加油中國、加油武漢》,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叔叔、阿姨們致敬。新區民間藝術家、年過七旬的文藝骨幹薛德勇攜手機關黨員幹部,創作配樂詩朗誦《獻給白衣天使》為防疫工作者加油鼓勁。新區首位問鼎中國音樂金鐘獎的藝術家王慧敏老師,在照顧九十歲白髮老母親的同時,攜手著名音樂人李殿友老師創作推出歌曲《好好地,等我回來》,那一句“等我回來,心歸處萬家燈火,等我回來,一切安好如初”溫暖了人心,溫暖了這個季節。新區工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尹瑞強攜手李殿友老師創作的歌曲《冬天過後是春天》,稚嫩的開場童聲,那一句“這個冬天我不孤單,冬天過後就是春天”凝聚了人心,充滿的希望。

青島西海岸新區十八般“文藝”助力疫情防控

戰疫來臨,人人有責,英勇抗疫,文藝當行!為鼓舞廣大幹部群眾的抗疫鬥志,謳歌讚美抗疫英雄楷模,堅決打贏防疫阻擊戰,西海岸新區通過融媒體平臺,面向全區廣大文藝工作者和社會各界的文藝骨幹發出了“眾志成城,文藝助力”的創作倡議。“文藝輕騎兵”們,以接地氣、有溫度、有內涵為標準,精心組織音樂、詩歌、曲藝、書畫等各種門類的文藝創作,用優秀的原創作品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以實際行動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增添信心和動力。

“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在防疫抗疫的一線,有太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在觸動著我們,太多醫護人員的忙碌身影牽動著我們。文化詠志、藝術言心,這些作品的每一句、每一筆都是作者們多日來的感懷至深和靈感迸發!”西海岸新區文旅局副局長鄭桂欣表示。

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區已徵集以疫情防控為主題的書法、繪畫類原創作品100餘件,音樂、詩歌、曲藝、小戲小品等原創作品70餘件。 目前西海岸新區文旅局正在採取網絡“雲錄製”等方式,抓緊推進部分原創文藝精品的製作和發佈,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表達社會各界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決勝疫情阻擊戰的信念和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