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有座“沈星橋”

礪劍春秋 | 青州有座“沈星橋”

講述礪劍故事,弘揚礪劍精神。小“火”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青州有座“沈星橋”》。

砺剑春秋 | 青州有座“沈星桥”

火箭軍士官學校座落在古樸秀麗的青州城,一條蜿蜒悠長的南陽河穿城而過,河上矗立著這個城市唯一一座用人名來命名的橋——沈星橋。

這座橋本是無名橋,因為英雄的出現,讓它有了永恆的生命。

時光回溯到2012年5月13日上午10時許,沈星鬆開牽著女兒的手,縱身躍入湍流的河水中,用31歲的青春年華托起了一個落水少年的鮮活生命,自己卻化作了天際那顆耀目的恆星。

英雄的生命被那無情的冰冷河水吞噬,而英雄的大愛情懷卻溫暖了一座城市和一支軍隊。於是,青州人民親切地叫它“沈星橋”。

砺剑春秋 | 青州有座“沈星桥”

每年5月,當地都有數以萬計的軍民來到沈星橋緬懷英雄。我也經常去走一走,看一看。

我似乎又看到了陽光依然、認真依然、思索依然的沈星,似乎又看到了這位朝氣蓬勃的戰友,在臺燈下如痴如醉地學理論,檯燈上掛著一張卡片,上面寫著:“共產黨員的稱號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一種感召,蘊含著把優秀的人、高尚的人引領凝聚到一起的無窮力量!”現在,“沈星橋”已成為了我政治理論課堂上的一種精神標識,成為我和學員盪滌心靈、汲取精神動力的源泉。

水火無情人有情,生死瞬間顯本色。沈星錚錚鐵骨的軍人本色非一日所成,他捨己救人的英雄壯舉也絕非偶然。

2003年暑假,沈星打起行囊,和同學一起開展“保護黃河綠色行動”自行車騎行活動,他們從天津出發,經過河北、山東、河南、山西,一路騎行回到了西安老家。1200多公里,黃河岸邊,到處都是沈星宣傳保護母親河的足跡;無論老人和小孩,無論工人和農民,都在和他的交談中看到了勇往直前的青春和堅毅果敢的軍人作風。

砺剑春秋 | 青州有座“沈星桥”

沈星在2003年8月18日的騎行日記中寫道:這段經歷為我積攢了一筆財富,如果說有什麼後悔的,那是路上的坡不夠多、不夠長,爬就爬個過癮,爬就爬個心跳加快;路上的最好感覺是爬一個又一個大坡時的體驗,有一種克服困難的快樂,有一種釋放自己的感覺,像在飛翔,像在爬升。

沈星當年的室友李良璽至今還記得與他的一次交流。沈星問他:“孟祥斌從橋上跳入河中救人,是不是很傻?”

還沒等李良璽回答,沈星就說:“從現在起,他就是我心中的偶像!”老鄉眼中的沈星,是一個正直、善良、樂於助人的人;家人眼中的沈星,是一個孝順、體貼、至真至純的人;戰友眼中的沈星,是一個敬業、勤奮、積極向上的人;領導眼中的沈星,是一個忠誠、務實、敢於擔當的人。

我想,我們士官學校就是要培養出更多像沈星這樣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因為一個從不缺少英雄的軍隊,就是一支不可戰勝的軍隊。

砺剑春秋 | 青州有座“沈星桥”

再次走到沈星橋上,我想對沈星說:你託舉起的不僅僅是一個生命,更託舉起了人性光輝和人間正義,賦予了無數人勇往直前、積極向上的力量。

現在,沈星精神已融入了學校,融入了官兵的血液和心靈。越來越多的沈星在我們身邊溫暖著他人、溫暖著社會。

2013年8月18日,女士官學員王潔蓉不遺餘力救助遭遇車禍的老人趙金虎,被譽為“最美女學員”;2014年8月23日,學校戰士馬維傑不顧危險奮勇衝進烈火救人,光榮入選“青州市十大道德模範”;2015年,女士官學員趙雅婷撿到9萬元還給失主不留名;2016年,士官學員盧帥冒險搶救液化氣中毒群眾不留名;2019年假期,部分官兵成立了“沈星服務隊”,湧現出類似的好人好事就達500餘件……在畢業座談會上,學員們這樣感慨:入校時,我們一路尋找沈星;畢業時,我們發現我們就是沈星。

沈星橋,一座永恆的橋,它宣示著革命軍人的初心和使命,它連接了軍與民之間深厚的情感,它必將跨越歷史長河,成為人們心中永不磨滅的紀念。

砺剑春秋 | 青州有座“沈星桥”

主管 | 火箭軍政治工作部

主辦 | 宣傳文化中心

刊期 | 第 726 期

監製:毛勳正

主編:吳 浩

播音:曹 增

郵箱:zghjjtg@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