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中國漢地九州之三——青州


中國漢地九州之三——青州

青州

山東省濰坊市代管縣級市

青州市,山東省轄縣級市,由濰坊市代管,地處山東半島中部,東臨昌樂縣,西靠淄博市的淄川、臨淄兩區,南接臨朐,北與東營市的廣饒接壤,東北與壽光市毗連,為古“九州”之一。名稱由來根據《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蓋因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1986年由原益都縣撤縣設市。

青州市總面積1569平方千米,屬半山區半平原地形結構。2016年轄4個街道辦事處和8個鎮,總人口94.04萬人。膠濟鐵路和羊臨鐵路、濟青高速公路和長深高速公路在青州內交叉貫通,309國道、352省道等穿境而過,被列為山東半島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青州先後獲得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等17項國家級榮譽稱號。2013年11月18日被國務院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7年青州古城景區獲評“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7年獲評“中國人居環境獎”。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2018年10月,青州市入選“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2019年9月25日,青州市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2019年10月,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中文名稱

青州市

外文名稱

Qingzhou City

別名

益都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山東·濰坊


中國漢地九州之三——青州

建置沿革

青州之名,始見《尚書·禹貢》:“海岱惟青州”,為古“九州”之一。上古為東夷之地。至夏商間,先後為爽鳩氏、季則氏、逄伯陵氏所據。周初封呂尚為齊侯,地始歸於齊。歷春秋戰國之世,均為齊屬。

秦統一天下,置齊郡。

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青州刺史部,駐廣縣,稱青州城。

東漢至三國間,青州城為東方之重鎮。

西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曹嶷棄廣縣,築廣固,為青州刺史治。

東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慕容德陷廣固,定為南燕國都。義熙六年(410年)劉裕滅南燕,夷廣固,築東陽城,置北青州刺史治於此。

北魏獻文帝皇興三年(469年)拔東陽城,仍為青州刺史治。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增築東陽城南郭,即南陽城。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7年)遷益都縣治於東陽城,移青州府治於南陽城。

隋為青州總管府治,後改為北海郡治。


中國漢地九州之三——青州

唐初復為青州總管府治,後又改為北海郡治。

宋為京東東路路治。

金為山東東路益都總管府治。

元為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治。

明清時期,為青州府治。

民國時期,撤消青州府,益都縣直屬山東省轄。

1948年青州解放,設立青州特別市,陳光任市委書記,馮毅之任市長,1952年恢復益都縣。1986年改稱青州市。


中國漢地九州之三——青州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7年,青州市行政區劃進行重新調整,撤銷五里鎮併入王府街道;撤銷東高鎮併入益都街道;撤銷朱良鎮併入高柳鎮;撤銷普通鎮併入邵莊鎮;撤銷口埠鎮併入何官鎮;撤銷鄭母鎮併入譚坊鎮;撤銷王母宮街道,將原王母宮街道的大崔家等8個村,東夏鎮的東侯廟等15個村併入黃樓鎮;將王母宮街道的徐七里等34個村併入東夏鎮。原雲門山街道、王墳鎮、廟子鎮、彌河鎮4個行政區域不變。


中國漢地九州之三——青州

區劃詳情

2015年,青州市行政區包括4個街道、8個鎮:益都街道、王府街道、雲門山街道、黃樓街道、高柳鎮、何官鎮、東夏鎮、譚坊鎮、彌河鎮、王墳鎮、廟子鎮、邵莊鎮。市政府位於青州市範公亭西路1601號。

地理環境


中國漢地九州之三——青州

位置境域

青州市東臨昌樂縣,西靠淄博市的淄川、臨淄兩區,南接臨朐,北與東營市的廣饒接壤,東北與壽光市毗連,總面積1563.8平方公里,跨東經118°10′~118°46′,北緯36°24′~36°56′範圍內。總面積為1569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青州市地處魯中山區沂山山脈北麓和魯北平原洽接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西南部為石灰岩山區,是魯中南臺隆的一部分。地下水為岩溶裂隙水,最高點青崖頂海拔954.3米,最低點在何官鎮張高村北,海拔16.2米,西南部群山迭翠,東北部沃野平川。地貌類型主要有低山丘陵、河谷階地、山前平原三種類型,由南到北依次排列。

低山丘陵:約佔青州市總面積的52.6%,有石質山嶺、低山嶺坡、近山階地三種微地貌類型。主要分佈在西南石灰岩低山地區,海拔高度多在60米以上。

河谷階地:主要分佈在大小河流兩側,包括河灘高地、河漫灘和河谷梯田三種微地貌類型,約佔青州市總面積的8.9%。

山前平原:主要分佈在中北部地區,約佔青州市總面積的38.5%,包括山前傾斜平地、山前緩平地、緩崗、淺平窪地、背河槽狀窪地等微地貌類型,海拔高度多在100米以下,地面坡度多小於2度。


中國漢地九州之三——青州

氣候特徵

青州市處於暖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春秋溫暖適中。多年平均降雨量為664毫米,其中西南山區為697.6毫米,北部平原為638.9毫米,乾旱指數為2.24。青州市多年平均氣溫12.7℃,最高年(1961年)為13.5℃,最低年(1969年)為11.4℃,七月份為全年最高氣溫,多年平均為26.3℃,一月份為全年最低氣溫,多年平均為-2.9℃,年溫差為29.2℃,極端最高氣溫為40.9℃(1959年8月1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9.3℃(1959年8月1日),多年平均無霜期191.7天。最大凍土深度為45毫米(1968年2月12-13日),一年之中大於0℃的積溫年均為4670℃,大於10℃的積溫為4331.7℃。

水文

青州市河流分屬彌河、小清河兩大水系,過境河流有彌河、淄河兩條。廟子、邵莊大部屬於小清河水系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淄河及其支流仁河。普通、東高、高柳、朱良、何官、口埠、王母宮辦事處屬小清河水系,其河道多為平原排水河道,主要北陽河、裙帶河、王飲河、烏陽河、龍泉河、富龍河、躍龍河等七條河流。東部地區屬彌河水系,主要有大石河、小石河、南陽河、洗耳河、康浪河、堯河等六條。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青州市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鐵礦、水泥用石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巖、制鹼用灰巖、磚瓦用粘土、磚瓦用頁岩等,已探明的高品位鐵礦石儲量1.29億噸,石灰石、紅粘土儲量大,黃沙和西南山區的石灰石豐富,黑色玄武岩總儲量達500萬立方米。

水資源

青州市多年水資源總量為6.7億立方米,可利用資源量為2.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9億立方米,地下水1.5億立方米。全市現階段水資源可利用量為2.0億立方米,需求量為2.3億立方米,供需缺口為0.3億立方米。


經濟

綜述

2018年,青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04.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9.2億元,增長2.0%;第二產業增加值301.0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增加值343.8億元,增長8.1%,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8.4:42.8:48.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73031元, 比上年增長6.3%,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1036美元。

2018年,青州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4萬戶,註冊資本(金)191.3億元。其中,新登記企業4001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0134戶。

2018年,青州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萬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3954人,困難群體再就業549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2855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7%。

2018年,青州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8%,八大類商品及服務價格“全線飄紅”。食品菸酒類價格上漲1.9%、衣著類上漲3.0%、居住類上漲5.1%、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2.7%、交通和通信類上漲2.9%、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7.1%、醫療保健類上漲6.8%、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0.7%。

2018年,青州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1%,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5.0%,第二產業投資增長8.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0%。一、二、三次產業投資對全市固定資產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6%、78.0%和18.4%,分別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1個百分點、4.0個百分點和1.0個百分點。

2018年,青州市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33.6%,其中,住宅投資增長5.7%;商品房銷售面積比上年增長7.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5%。

2018年,青州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4億元,同口徑增長4.0%。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40.9億元,增長7.2%,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4.5%,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主體稅種收入19.6億元,增長28.9%,佔稅收收入的比重47.9%,比上年提高8.1個百分點。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8.5億元,同比增長14.3%。投向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農林水事務等重點民生支出49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8%。

2018年,青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04.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


風景名勝

雲門山

雲門山是1985年省政府公佈的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青州城南2.5公里處,海拔421米。

駝山

駝山,名為“駝嶺千尋”的駝山距,與雲門山東西相望,因山形似駝,故稱“駝山”。駝山,位於青州城西南,離城6公里,主峰海拔408米,為古青州八景之一,被稱為“駝嶺千尋”。

玲瓏山

玲瓏山,在青州城西南16公里處,海拔567米,面積2.73平方公里。


仰天山

仰天山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位於山東青州城西南46公里,主峰海拔800多米,最高峰摩雲崮海拔848米。2000年2月22日,經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准仰天山為國家森林公園。


藍溪谷

藍溪谷風景區位於山東濰坊青州市王墳鎮境內,S233省道南12公里,西鄰仰天山,是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生態農業與一體的生態型旅遊區,融山的雋秀、水的神韻於一體,挾田園秀色、稟歷史文明於一身。境內峰青巒秀,怪松搭棚,古藤蟠纏,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黃花溪

黃花溪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青州市,譽為“北方九寨溝”。從青州市廟子鎮聖峪口村西南行2公里,過泰和山風景區,通過泰和隧道,就到了黃花溪。


範公亭

範公亭公園佔地面積300餘畝,位於青州市範公亭路西端,因范仲淹惠政知青州而得名。


順河樓

順河樓建於清咸豐年間。1988年在順河樓北建李清照紀念館,面積3000平方米,有歸來堂、金石齋、易安室、人傑亭、詞廊等景點。


青州市博物館

青州市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一座縣級一級博物館,館藏文物達三萬餘件, 國家珍貴文物就有一千多件。另外駝山石窟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9月,中國第七屆花卉博覽會在青州市博物館舉行。


著名人物

范仲淹,(生於公元989年,卒於公元1052年)字希文,諡號文正。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曾任青州知州。所著有名流千古的《岳陽樓記》。

賈思勰,北魏時期的青州益都人,所著有《齊民要術》一書。

王曾,青州益都人,字孝先。宋真宗鹹平五年(1002年)壬寅科狀元。

趙秉忠,(1573年-1626年),字季卿,明山東青州鄭母鎮東鄭村人。晚明狀元、政治人物。官至禮部尚書。

獲得榮譽

2019年5月18日,青州市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19年7月19日,青州市入選中國百強縣。

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019年10月8日,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2019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2019年10月22日,青州市被授予“山東省森林城市”稱號。

2019年11月13日,入選2019年工業百強縣(市)、2019年中國創新百強縣(市)、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19年11月21日,入選“2019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9年12月6日,入選“2019年綜合競爭力全國百強縣(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