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前供灯,点亮光明!

道教的宫观是道士们修行和举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在宫观烧香是千百年来人们求福祈愿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寄托。人们在进入供奉神仙的大殿里烧香时,会发现供桌上经常会摆放着许多的供品,道教将供于神坛的这些供品称之为“五供”,即香、花、灯、水、果。道教有云:“五献皆圆满,奉上众真前,志在求忏悔,亡者早生天。那么道教的神像面前为何要供灯呢?

神前供灯,点亮光明!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灯在道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灯能带来光明,可以上至无极之天,下通九幽冥界。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情节,诸葛亮在战争途中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便想着用“七星续命灯”为自己延续寿命。星辰崇拜是道教信仰的一部分,道教认为“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南斗星君掌管生存,北斗星君掌管死亡。传说点燃了七星灯,就可以续命增寿。

孔明先生在五丈原的帐篷里,按照北斗七星的排列点燃了七盏灯,并言“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正当他做法祈禳之时魏延闯入大营,打翻了那盏主灯,导致延寿失败。

神前供灯,点亮光明!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但是七星灯续命其实道教斋醮科仪中灯仪的一种表现方式。斋醮科仪是道教沟通人与神的一种仪式,道教的科仪种类繁多,有禳灾解厄或为亡者超度等,在高功法师的步罡踏斗中,这些科仪既可以上达神仙天界,又可以下到幽冥地界。

灯仪,是道教斋醮中一种常见仪式,高功手持光辉朗明的“灯”,以象征上照诸天,下照幽冥。《太上黄箓斋仪》有云:“灯者,破暗烛幽,下开泉夜。长夜地狱,苦魂滞魄,乘此光明,方得解脱。”灯仪种类繁多,在道教经书总集《道藏》中的灯仪就有二十多种,主要分为金箓和黄箓两类,金箓类有《玉皇十七慈光灯仪》、《北斗本命延寿灯仪》等,黄箓类有《黄箓九阳梵气灯仪》、《黄箓五苦轮灯仪》、《黄箓五苦轮灯仪》等。

神前供灯,点亮光明!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道教的度亡科仪中有云:“灯供养,普照万天中,潋滟照明幽夜狱。银灯开处曙光腾,直至蕊珠宫、三界上,火树玉玲珑,万道霞光辉碧落,五色照冥都,天地悉皆通,蒙救度,亡者返仙乡。”

道教将宇宙空间分为天、地、人三界,简单来说,天界就是先天尊神和后天仙真所生活的世界;地界则是人逝去以后魂归之处及鬼怪所居的幽冥界,像酆都大帝治下的酆都,东岳大帝统治的泰山,都属于地界;

人界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自然界万物的生存空间。对于道教来说,供灯也是为了给那些亡魂引路的,让他们在幽暗的冥界带去一线光明,给他们照亮通往仙乡的道路,同时带来光明和希望。

神前供灯,点亮光明!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人们供灯的方式有很多种,根据供灯的盏数可分为:三宝灯,寓意道经师三宝,以此祈愿功德圆满;七星延年灯,寓意北斗七星,可以增福延寿;九皇解厄灯,寓意勾陈天皇大帝、北极紫微大帝以及北斗七星君构成的九皇,可以消灾延寿、福禄兼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