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之时,沉默的商旅业在干什么

01


  前几日,在和一位圈外友人偶然聊天时,他很疑惑的问我:


  为什么整个旅游业中,感觉唯独商旅行业几乎没有任何发声和动作,难道你们这个行业没有受到影响吗?


  我不能责怪朋友,不在圈内,的确很多事情看不到、听不见。但是当这种疑问一而再,再而三的从不同人口中问出时,我开始坐不住了。


  商旅人的汗水、泪水、努力、奋战、委屈和无奈,可以不说,但不代表没有。


  商旅企业、OTA、航司和酒店等,都是一线受害者,在疫情快速蔓延和春节放假期间依然24小时坚守岗位,为客户服务,默默承受客户高密度的退改签需求,承担各种的损失。


  众所周知,商旅业重资金、重投入、重人工,毛利低,面对全国性突如其来的疫情爆发,依然做到保障企业客户的安全出行并安顿好企业员工,相信这也是对社会的负责与贡献。


  此外,我们也在联络多家企业合作伙伴,计划近期对机场等运输服务部门捐赠医疗物资,目前正在全球协调物料资源。


  坦率说,商旅行业的确不是习惯高调发声的行业,但面对不断面对快速变化市场环境,我们认为有必要强化行业内部、行业内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尤其是在这次大灾中,商旅行业主动或被动的开始出现一些变化,或将改变、影响行业的下一个10年,是业内外共同值得关注与讨论的。


  02


  先来思考几个问题:此次疫情对于商旅行业的企业客户们带来什么直接冲击和影响?这些冲击和影响又反过来对商旅企业提出哪些要求?


  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洗礼,企业在安全管理及特殊情况下与员工的互动这两方面的需求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特别凸显出来。


  此外,企业线上管理意识进一步觉醒。从具体操作来说,未来的商旅服务中,企业客户对商旅服务在线上自动退改签、员工信息管理、出行数据管理、线上销售签约、云办公,云打卡,云语音会议,办公协同软件联通等方面的要求会持续提升。这些需求的共性是数据信息搜集处理要求高;线下向线上转移,系统管理精细化程度高。


  对应这些需求,商旅企业相应的解决方案也不难设计,安全管理本身就是差旅管理的一个重要话题,只有整合过的差旅项目才有可能实施包括安全管理在内的商旅管理。商旅企业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精细化,做好服务。


  企业线上管理意识进一步觉醒,商旅企业的突破点在于生态圈的合作,以及对接开放能力,对接能力越强,越开放,越快速,越标准化的商旅管理平台一定是走在前面。至于线下向线上转移的技术能力,说难也不难,没有实质性的技术难点,只是需要更多时间,让商旅企业处理大数据和版本的升级测试。


  值得关注的是,因为疫情爆发和云办公的需求,当下短暂爆发了线上协同软件的使用,2月3日众多企业均通过远程线上办公模式复工,当天钉钉与企业微信短时间内涌入了上千万的企业用户,被迫对服务进行限流。


  但我认为,这种需求具有阶段性和特殊性,一旦几个月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会逐步恢复到常规工作模式。所以,线上管理不会出现持续爆发增长,商旅企业也要有相应心里预期和准备,防止过度和超前布局。


  综合来看,企业客户对于线上管理的意识被全面唤醒,这对于提升整个行业线上服务将是极为有利,其中的商机需要同业们积极抓取。


  03


  行业整合不可避免。


  商旅行业中被打击最大的应该属于掌握资源供应端的航司、包机商、酒店、景区等;其次是依赖上游资源的中间服务商,旅行社、代理商等;再次是一些抗风险能力差的小商旅企业。


  尤其是小商旅企业,承担风险能力低,3个月甚至半年内,会淘汰一批现金流差、回款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差的商旅企业。


  在此情况下,一部分优质的、可被整合的资源就会浮出水面,区域有业务服务能力的商旅和旅游公司等成为被整合的首选,从长远发展来看此时是一个收割优质资源的时候。


  至于整合者,自然是那些资金流充足、产品资源及服务团队积淀久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有系统能力的商旅巨头,甚至不排除流量平台方整合资源供应方。


  TMC的格局是否会在疫情下发生变化?


  如果TMC企业本身的现金流是充足或者是前期垫资回款是良好的,能坚持到疫情结束后企业差旅出行正常化,现有头部的TMC依然是可以存在。


  中小型TMC他们抗风险能力肯定是较大的冲击,相信会出现优胜劣汰的整合或关闭。从长期来看,具备自主差旅系统的TMC企业在疫情后必定会得到快速的增长,因为企业客户对于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与价值认知在疫情之后必定会有快速的提高,拥有自主功能全面的差旅系统,自然就掌握竞争的优势。


  此前积极介入商旅领域的费控企业,这段时间相信更多是服务之前的客户需求,同样也在修炼内功做好产品功能的优化升级,他们应该也会静下心来加快推进基于与商旅服务商的系统互通及行业生态的整合。


  这次商旅行业面对高密集退改签的客服工作处理,也会让费控企业深刻看到,商旅服务是要求专业且重服务的工作,后续也可以推进双方商旅共创的合作,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服务商来做,各自做好所善长的领域,互利共赢。


  04


  商旅企业面临的另一个扎心的话题是:


  有裁员计划吗?


  疫情一起,很多员工首要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商旅企业有个优势,服务对象是企业客户,不像散客那么需求不确定,还有相当一部分客户是政府机构,后者的出行需求虽然也在减少,但仍有商旅需求。


  都说企业会死于现金流,钱大多用于对场地租金、人员工资支出,同时需求做好前期垫资的回款,如果商旅企业备足至少半年以上运营资金,至少不会被一剑封喉。


  以我们为例,短期内不会考虑裁员,希望员工能理解疫情对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员工和企业一起需要上下一心,共度难关。只有活下去,度过难关,未来可期。


  不过人员结构提升是我们肯定要做的,过去业务繁忙招聘困难的时候,存在员工能力岗位不匹配、工作态度不积极的现象,现在业务少的情况下,我们会提升团队素质。是金子都会发光,优秀的人才是我们宝贵的资产。


  但是我们也发现,很多商旅企业已经在着手更大幅度的裁员或者人员优化了,这是降低成本,保持现金流最迅速的方法。由此也会引发行业短暂的动荡,但这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还注意到,浙江已经发布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17条政策,从减免财税、减免房租等诸多方面,给企业予以大力支持。这些举措会帮助企业节省开支,减少裁员可能,保持社会稳定。


  最后我想说,也许夜很黑,但总有人看到了光,掌起了灯继续前行。


  商旅不是一个大行业,但商旅人持之以恒,共担国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