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河南医学生的“实习报告”:留在武汉,吃着泡面,与病毒面对面

河南商报记者 韩忠林 实习生 周梦琦/文 受访者供图

“如果每一场战斗都需要一批战士,那么很荣幸我是这次抗‘疫’大军中的一员,有祖国母亲做坚强后盾,我坚信这场战‘疫’一定能取得胜利。”经历了从担忧、彷徨到自信、勇敢后,22岁河南女大学生郝莺歌用手机便签,给自己写了一段话。

和其他3位同学类似,春节前夕,在武汉实习的河南大学生郝莺歌,看到了公司发布的“动员令”,决定留在武汉,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样本检验工作,交出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实习报告”。

在朋友圈里,细心的郝莺歌,用一段段朴实的文字,记录着与新型冠状病毒打交道的生活。

4名河南医学生的“实习报告”:留在武汉,吃着泡面,与病毒面对面

郝莺歌

【“留在这里做好攻坚战”】

“车票退了,行李也拆箱了,留在这里做好攻坚战,希望这场战役早点胜利。”1月22日13:44,郝莺歌发了一条朋友圈,把她的选择分享给了朋友们。

4名河南医学生的“实习报告”:留在武汉,吃着泡面,与病毒面对面

郝莺歌是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大四学生。2019年6月,她来到学校合作单位武汉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实习。今年1月22日,买好火车票、收拾好行李的她,正准备回老家过年,突然看到微信群里,公司发布的紧急“动员令”。原来,公司承接了部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样本检验工作,任务量比较大,需要员工们牺牲假期,参与战“疫”。

郝莺歌犹豫了。作为一名实习生,她只需要安稳地度过实习期就可以,没有人会提出过高要求。但是,经过思想斗争,她还是决定留下来,参与这场战“疫”。于是,就有了朋友圈里所写的那一幕。

4名河南医学生的“实习报告”:留在武汉,吃着泡面,与病毒面对面

郝莺歌

“当时在新闻中看到很多医生奋不顾身,就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医学生,也应该做点贡献。”郝莺歌介绍,因为身体原因,她春节期间原本约了老家一名医生看病,但最终还是选择留在武汉。

学院里一块来实习的三名男生李鋆、韩旭(化名)、张子轩(化名)也选择了留下来,他们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21岁。虽然还只是学生,却明白留下来意味着什么。

4名河南医学生的“实习报告”:留在武汉,吃着泡面,与病毒面对面

韩旭

4名河南医学生的“实习报告”:留在武汉,吃着泡面,与病毒面对面

张子轩

“我们是学医的,早晚会遇到这样的挑战,如果这时候退缩了,以后正式工作了怎么办?”李鋆说,新型冠状病毒并不可怕,自己要通过在一线参与这场战“疫”,积累更丰富的医学知识、经验。

4名河南医学生的“实习报告”:留在武汉,吃着泡面,与病毒面对面

李鋆

【“我听到了父母接电话时的哽咽”】

“明天就要正式走入前线,对家里说就是普通的加班,很安全,我听到了父母接电话时的哽咽,但是他们依旧坚强的说:这是光荣的事情,保护好自己。”1月23日23:56,正式上战场前一夜,迟迟未能入睡的郝莺歌发了条朋友圈。

4名河南医学生的“实习报告”:留在武汉,吃着泡面,与病毒面对面

天底下有多少父母对儿女不是牵肠挂肚?每一个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儿女背后,都有这样伟大的父母,他们嘴上说着支持孩子们的选择,实际上内心并不想让孩子去冒险,甚至可以说,他们是多么希望代替孩子承担这份风险。

思考了很久,郝莺歌终于鼓起勇气,拿起电话给父母打个招呼。

拨通父亲郝金周的电话后,郝莺歌小心翼翼地说出了想法。电话那端沉默了许久后,才响起了声音:“想留下就留下,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做好防护,不管发生任何事情,给我打电话,我马上过去接你。”放下电话的最后一刻,她听到了父亲喉中的哽咽。

“我只告诉了我哥,春节准备待在武汉不回去了。没告诉家人我在武汉做什么。”老家重庆的张子轩说,害怕父母担心,至今他没有告诉家人自己做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样本检验工作。

担心孩子们安全的不仅仅是父母,还包括学校的老师。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淼告诉河南商报记者,1月22日当天,他得知了郝莺歌决定留在武汉的信息,立马打电话过去。

“其实我们比较纠结,作为老师,当然希望孩子们健康回来。但作为学医的,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学习这种临危不惧、甘于奉献的精神。”胡淼多次征求了4位学生的想法,看到他们留在武汉的态度比较坚决,只好再三叮嘱他们注意安全。

虽然已经同意了4位学生的想法,胡淼还是放心不下,他要求孩子们每天及时向学校汇报身体状况。

【“这个大夜班特别充实”】

“伴着突如其来的大雨,我们下班了,这个大夜班特别充实。睡觉觉了,下午再打扰。”2月6日凌晨6:45,郝莺歌在朋友圈,记录了武汉的雨夜。

4名河南医学生的“实习报告”:留在武汉,吃着泡面,与病毒面对面

从前一天晚上11点接到任务,郝莺歌所在的团队就开始了忙碌,直到发这条朋友圈前。与新型冠状病毒打交道10多天,这样的工作节奏,她已经适应了。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4名实习生被分到了样本组、病源提取组、核酸提取组、实验室管理组等4个不同小组,从事着不同的工作。

公司每天要完成上千份新型冠状病毒样本检验工作,虽然样本都已经进行了“灭活”,但仍旧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和医护人员一样,防护服、护目镜、头套、脚套、口罩等防护用品,成为他们工作必需品。

“带着护目镜就像带着紧箍咒一样。”郝莺歌所在的核酸提取组,负责从样本中提取核酸。工作实行的是两班倒,每班每天待命12小时,一旦有样本送过来,就得立马穿上“装备”上战场。“这些装备防护效果挺好的,就是有些闷、有些勒。”

“每次去实验室前,我都会先上一趟厕所,中间根本没时间。”韩旭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其实工作期间并非真的完全不能上厕所,只是脱、穿一次防护服,需要花上近10分钟,大家不想浪费时间。

“这样的高强度工作,确实会很累,但是周边所有同事都是这么拼命,我觉得自己没理由喊苦喊累。”郝莺歌说,同事和武汉医护人员的坚强,给了自己很大的信心和勇气。

【“一周没洗头,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些日子里,有几个特别难坚持下去的瞬间,没有热水,一周没有洗头,整个人都不好了。”1月29日23:12,决定留在武汉一周后,郝莺又发了一条朋友圈。

4名河南医学生的“实习报告”:留在武汉,吃着泡面,与病毒面对面

“我不是一个很坚强的女孩,看个电视剧都能哭地稀里哗啦。”以前在学校,郝莺歌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没有什么宏伟抱负。留在武汉第一周,员工宿舍的热水器坏了,无法洗头、洗澡。再加上工作比较忙,很多时候来不及吃饭,只能用泡面充饥。这些让她的情绪发生很大波动。

4名河南医学生的“实习报告”:留在武汉,吃着泡面,与病毒面对面

郝莺歌宿舍储备的泡面

她开始在心里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留下来。就在内心最煎熬的时候,她想到了刚进大学时许下的誓言:“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手机,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我没有誓言说的那么伟大,但就是想着能尽自己所能,做一些贡献。”郝莺歌说,那天的思考,让她更加坚定了留在武汉的决心。

“这就是一个‘战场’,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就像是士兵,如果我们畏首畏尾,大家肯定会更害怕。”4位实习生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他们都不后悔留在武汉的决定。

“能在实习中参与这样一场战‘疫’,整个人生都会很难忘。”韩旭说,能够交上这样一份“实习报告”,自己很满意。

春天来了,武汉的樱花即将盛开。郝莺歌最喜欢的花就是樱花,她说,她想在樱花烂漫时,带着心爱的人,走遍武汉的街头巷尾。

(见习编辑 张惟一 编辑 施尚景 李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