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爾的緊急48小時:全球採購330萬隻口罩、近30萬件防護服馳援湖北

卓爾的緊急48小時:全球採購330萬隻口罩、近30萬件防護服馳援湖北

醫療物資告急,卓爾48小時緊急全球採購並首批運抵武漢。6天時間內,卓爾全球採購了300萬個醫用口罩、30萬隻N95口罩、近30萬件防護服、32000副護目鏡,用4架專機運回,捐贈範圍覆蓋了湖北全部17個市州。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王雷生

圖片來源|被訪者


卓爾的緊急48小時:全球採購330萬隻口罩、近30萬件防護服馳援湖北


1月24日,大年三十。新加坡。15點50分。

已經放假的餘偉突然被通知參加一個緊急電話會議。會議的召集人是他的老闆、武漢民企卓爾控股的董事長閻志。卓爾控股旗下各產業集團的負責人全部被要求參加,氣氛緊張。

這場會議只持續了20分鐘,閻志發言的主題只有一個:武漢告急,湖北告急,卓爾控股要緊急全面啟動全球供應鏈網絡,採購全球醫療物資。閻志在電話裡對高管們下達了命令,口罩、防護服等醫用物資“不論價格、不論數量、不設上限,有多少要多少,儘快運往武漢”。

這場會議前幾天,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1月23日凌晨2點,武漢宣佈封城。不久後武漢和湖北各地的醫用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物資出現嚴重短缺,國內已經很難買到,武漢有關部門多個渠道詢問卓爾,希望能從國外採購。

卓爾控股的高管們馬上動員。擔任總指揮的閻志拉了一個包含18名高管的“醫療物資捐贈群”,任務隨即明確:

卓爾公益基金會統籌支持捐贈;卓爾跨境供應鏈團隊負責全球採購;卓爾宇航團隊負責協調貨運包機和國際航線;組織公司在漢志願者成立卓爾防疫物資突擊小分隊,負責駐守機場接機聯絡,分發物資。

會議結束後,大年三十晚上,卓爾智聯副總裁餘偉與卓爾智聯總裁齊志平、副總裁孫煒等卓爾跨境供應鏈核心成員一起緊急制定對策,依託卓爾智聯跨境供應鏈優勢,第一時間與全球生產廠家對接,將貨源重點鎖定在了東南亞。

卓爾跨境供應鏈團隊隨機組織了專業貨源搜尋小組,通過已有渠道根據交易量數據查找東南亞的大宗貨源。55分鐘後,他們找到了30多家醫療用品交易量比較大的公司,逐個打電話聯繫。

很快,他們就找到位於菲律賓馬尼拉的貨源。餘偉通過朋友直接聯繫上這家公司的董事長並提出採購,這位曾參與過2003年非典緊急供貨的董事長馬上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立即動員配合,並把已經放假的工人叫回來加班。

雙方確認了數據,這家公司位於菲律賓的工廠可以馬上提供320萬隻醫用口罩(含27萬隻N95口罩);位於柬埔寨的工廠有20多萬件防護服。這些資料被立即彙報給了相關部門核實確認。

21:12。東方航空公司傳來消息,通過民航總局重大辦協調,東航承諾將以最快速度全力提供包機支持。

其實,在下午的會議結束後,吳奇凌與卓爾宇航的同事就一直在不停地尋找直飛馬尼拉的貨運包機,他們聯繫到民航總局,同時建立了一個由湖北省政府、外交部、民航總局、湖北海關、湖北省慈善組織等多個政府單位領導的交流群,尋求支持。

23:30,新年鐘聲敲鐘前,閻志再度給高管們下達指示:“以最快速度包機滿載到武漢。”

卓爾的緊急48小時:全球採購330萬隻口罩、近30萬件防護服馳援湖北


1月25日。大年初一。凌晨。

凌晨2點。餘偉鎖定了320萬個口罩、20萬件防護服的貨源。

這批貨物於大年初一上午10點50分在距離馬尼拉四五個小時車程的小城裝車,準備運往機場。1800公里外的柬埔寨首都金邊,防護服此時也已完成打包,整裝待發。

餘偉發現,當天晚上恰好有一架柬埔寨瀾湄航空的航班直飛武漢,乘客大都是在外旅行著急回家的武漢人。得到閻志的同意後,他決定先利用客機行李艙搶運回2萬件防護服。

當晚20點,這批200箱共2萬件防護服開始裝運。瀾湄航空CEO表示大力支持,機場清關、行李託運等所有程序全部採用特別通道,以最快速度裝運。當發現因為貨物體積太大貨倉沒法裝下200箱防護服後,工人們又把打板好的貨物拆掉重新裝了100箱(1萬件)才進飛機貨倉。

卓爾的緊急48小時:全球採購330萬隻口罩、近30萬件防護服馳援湖北

一開始,餘偉並沒有和瀾湄航空仔細談運費價格,他給對方的態度是“不惜一切代價,什麼價錢我們都付,儘快運回去”。當所有貨物裝上飛機,瀾湄航空CEO卻說,“一分錢運費都不收!”

22點10分,載著1萬件防護服的客機起飛,兩個小時後降落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成為首批從境外運抵武漢的醫療物資。

與此同時,外交部、駐菲大使館等一直在與菲方溝通包機事宜。

這趟包機由東航旗下中國貨運航空承運,但馬尼拉並不是它的日常航點,在當地沒有航權、沒有時刻,飛機此前也沒有註冊。卓爾、外交部、大使館、民航總局、東航等各方緊急申請協調,終於在21:30獲得馬尼拉落地時刻批覆,完成報備。

另一側的菲律賓,車隊準備前往馬尼拉機場。根據計劃,這趟車程共需要4個小時,在凌晨時分完成清關等各種工作,而包機預計在1月26日0:30從國內起飛,5點到達馬尼拉裝貨,恰好能避開馬尼拉機場深夜的宵禁。

宵禁給流程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車隊行進的時間可能會在宵禁時間內,只能採取特殊的方法才能完成。無奈之下餘偉聯繫到菲律賓一位將軍尋求幫助,沒想到這位將軍直接答應,並決定親自押送車隊去馬尼拉機場。

4個小時的車程是等待的煎熬。車隊不時發來照片,顯示道路出現擁堵,車隊進程受阻,有幾次這位將軍直接下車帶人疏通交通,保證車隊快速通過。

閻志很著急,他不時發來信息詢問進展。民航總局、馬尼拉機場也不時打來電話問走到了哪裡,這樣的焦急在於,如果錯過了申請的時刻,很有可能需要延後很久才能起飛,而武漢的物資已經不斷告急。

即便順利到達機場,也遇到了麻煩。這批貨物價值幾百萬美元,在有些證明文件還沒有簽署的情況下,當地海關擔心會承擔責任,遲遲不予辦理。餘偉就只好又通過關係直接與馬尼拉海關官員協調。

1:23,口罩在馬尼拉通關。東航的包機也已經在趕來的空中。


卓爾的緊急48小時:全球採購330萬隻口罩、近30萬件防護服馳援湖北


1月26日。大年初二,早上10點。馬尼拉。

原定7點起飛的包機延時了。

卓爾、東方航空公司不停溝通申請新的時刻,8點、9點15、10點,終於在第四個時刻,即上午10點,運輸、裝載、海關報批流程全部完成,飛機起飛,目的地武漢!

在武漢,卓爾宇航CEO徐強已經開始準備接機。他負責物資在湖北這一側的對接、報備、清關以及根據閻志等對接的物資需求進行分發。連續兩三天他每天都只能睡上一兩個小時。

前一天晚上,這320萬個口罩與防護服的艙單、物資清單等資料已經遞交給了湖北省紅十字會、慈善總會、湖北海關等機構,協調優先通關。而從飛機起飛之際,徐強就開始與武漢以及湖北各地需要物資的醫院、防疫指揮部等聯繫,告知飛機到達時間以及前來取物資的時間。

為此,徐強把核心的8個人分成四個小組,收貨清點組、運輸組、分發組和信息記錄組,每天8點、17點、22點各報一次庫存。每次卸貨時再從卓爾找來十幾個員工,保證物資儘快發放下去。

因為提前報備,卓爾採運的物資可以通過綠色通道快速清關、驗收,大部分由抗疫指揮部分配分發,一部分由特別緊缺的醫院直接領取。

12:50,來自馬尼拉的東方航空公司包機抵達武漢天河國際機場。5個半小時後的18點20分,從金邊飛來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包機亦順利降落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卓爾的緊急48小時:全球採購330萬隻口罩、近30萬件防護服馳援湖北

48個小時,卓爾從海外為武漢和湖北買回來了320萬個口罩、21萬件防護服。

不久,中國各駐外大使館收到國內指示要求採購醫療物資,當打電話給這家口罩工廠時,口罩工廠負責人只能遺憾地表示:“沒有了,所有的口罩已經被卓爾買走捐獻了。”

卓爾的緊急48小時:全球採購330萬隻口罩、近30萬件防護服馳援湖北


急!急!急!

1月26日,剛剛接完兩架包機,閻志又一次給卓爾的高管們轉達了需求,武漢防護服、護目鏡等緊缺,趕快尋找。

接到任務的餘偉發現,東南亞的防護服已經被買光了,他只好把目光放到日本,尋求卓爾智聯在日本的合作伙伴、日本五大綜合商社之一丸紅株式會社的幫忙。

餘偉很瞭解日本人做事的方式,一定需要給到一個高層的正式函件,他們才好拿著它再去找合作伙伴。但此時他還在外面協調包機,隨身也沒有帶電腦,於是他給閻志建議出一份函件。

10分鐘後,閻志發來了函件,不是打印,全部手寫完成。

閻志在這封給丸紅株式會社執行董事、中國總代表平澤順的信中寫道:“當前湖北省武漢市正全力以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各醫療機構急缺保護服等專業醫療物資。非常緊急!十萬火急!!!”

“事關武漢廣大醫務工作者和市民的人身安全!特別請求丸紅公司幫助我司採購、運送防護服,並不惜一切代價今天運抵武漢市天河機場。拜請平澤順先生!拜請丸紅公司支持!感激不盡!急!急!急!”

卓爾的緊急48小時:全球採購330萬隻口罩、近30萬件防護服馳援湖北

拿到這封卓爾最高領導的手書,中國通平澤順馬上意識到此事非常重要,立即在日本尋找防護服供貨商,甚至破天荒的由丸紅擔保採購,丸紅負責服裝的部門長找到一批原本計劃發往別國的全球最高等級醫用防護服Tyvek三型,硬是“截胡”給了武漢。值得一提的是,日方知道這是捐贈的物資後主動進行了降價,沒有從中賺錢。

嚴謹的日本人一絲不苟的封裝、消毒等漫長流程讓餘偉看著非常著急,但更讓他頭大的是運輸環節出了問題。

日本東京成田國際機場非常繁忙。在卓爾希望包機運送的當天,已經同樣有兩架國內採購的醫療物資包機在排隊,地面的保障能力只能保障這兩架飛機起飛,也就是說即便卓爾的包機到了,也沒有人裝貨。

另一方面,卓爾的順豐包機此前從未在成田國際機場起降過,按照成田國際機場的操作流程,航空公司必須提供一份操作手冊,給機場服務公司培訓後機場才願意接納航班。

這樣的問題讓閻志很生氣,他衝餘偉發了不小的火:“這怎麼可以!這是救命的物資,你必須搞定!”並且給了餘偉一個最後期限。

26日與27日溝通最關鍵的時候,閻志幾乎每半個小時給餘偉打一個電話。半夜兩三點還打來電話詢問貨物進展。

卓爾與順豐迅速把操作手冊遞交給了日方,由日方連夜進行培訓,日方的負責人表示“要瘋了”,“我們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在日本要想把這個事情培訓好,起碼得一個星期”。

負責航空協調的同事與中國民航總局、駐日大使館以及丸紅株式會社向服務公司和機場溝通,最終機場同意在第二天打板裝運。

1月30日19點,5萬件最高級別醫用防護服從日本東京運抵武漢。比原定航線安排提前了48小時。兩天後,卓爾再次從日本東京運回37450套最高級別醫用防護服。


卓爾的緊急48小時:全球採購330萬隻口罩、近30萬件防護服馳援湖北


“快!”“買!”“要!”“速找,抓緊!”

這是最近十幾天卓爾高管聽到閻志說的最多的話。

閻志是湖北黃岡人,1994年,22歲的他就到武漢闖蕩,1996年創業成立廣告公司,到如今卓爾控股已經成為營業收入800多億元(2018年)的大型集團。閻志個人則以588億元的財富位列2018年湖北首富,同時以1.37億捐贈額位列中國慈善榜第37位。閻志的另一個身份,則是一個詩人,他喜歡與別人聊詩,自己也常常寫詩。

武漢疫情爆發後,卓爾6天內從6個國家用4架專機採購了300萬個醫用口罩、30萬隻N95口罩、近30萬件防護服、32000幅護目鏡。物資捐贈範圍覆蓋了湖北省全部17個市州。

卓爾的緊急48小時:全球採購330萬隻口罩、近30萬件防護服馳援湖北

無論是48小時從馬尼拉運來首批物資,還是從日本提前48小時起飛,抗疫的卓爾都展現出了絕對的速度。因為一般來說,“正常國際合約,涉及看樣、合同、交期、運輸、交割、清關、轉運等多個環節,沒有個把月搞不下來”。而卓爾的跨境供應鏈短時間打通了採購、通關、航空等通道。

1月30日,在武漢市江岸區防控指揮部的指導下,武漢市第八醫院聯合卓爾公益基金會成立了“武漢市第八醫院卓爾長江應急醫院”。30日、31日兩天,持續收治部分發熱病人。由卓爾公益基金會支持建設的第二家應急防疫醫院也於2月4日在湖北黃岡市掛牌,同時卓爾旗下的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也配合改造成為“方艙醫院”。

包括閻志在內,所有高管都奔波在抗疫一線。與各地政府機關、防疫部門等溝通的範曉蘭連續每天工作16個小時,每天得接聽一千多個電話和微信;與民航總局、外交部等溝通的吳奇凌每天結束工作的時間都是凌晨三四點;而在大年夜裡,卓爾智城董事長方黎正帶著十多人的志願者小組在分發物資。

之所以如此,“用閻總(閻志)的詩來說,‘不過是一個武漢伢,對江城的告白罷了’。”一位卓爾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