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賣菜難 駐村幹部牽線搭橋實現雙贏

“觀音菜0.8元一斤、盤菜1.5元一斤、大白菜1元一斤、包菜一元一斤……”這兩天,虹橋鎮城南辦事處駐埭下村幹部林海很忙,幫著村裡的農戶吆喝。

埭下村有2687人,農田657畝,基本是埭下村人自己種。

眼下正是蔬菜成熟季節,村裡還有40多畝蔬菜待售,其中有包心菜、觀音菜、包菜、花菜等品種共2萬多斤,一方面是農戶急於出售,另一方面是居家市民需要購買。“以往農戶自己到批發市場上銷售,現在,響應政府號召,居民居家兩週不出門,農戶們要出門去賣菜。這和當下的形勢不符合。怎麼辦呢?我也很替他們心焦,2月5日起,就在各村微信群裡發佈蔬菜銷售消息,按照批發價格賣。”

林海的消息一發布就得到了市民的熱烈響應,半天就銷售了2000多斤。有市民說,一週出去兩趟不易,現在市場菜價漲了,鄰居一下子就團購200斤。

林海在日常下村、走訪、值守的工作外,多了一項臨時銷售員的任務。他一接到單子就報給農戶,他們再下田現割,銷售居家兩不誤。他還幫忙一起送貨到卡點。接單的有村子的,也有鄰里的。雖然工作任務多了,不過市民能買到實惠菜,農戶能銷售,他覺得很開心。

事實上,虹橋鎮統一銷售、統一送達的模式在多村上演。

如嶨前村溪東片,村民足不出戶,把需要採購菜,需要購買的日常用品通過微信群統一上報,志願幫幫團的志願者一戶戶送上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