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生態扶貧促「雙贏」

脫貧

攻堅

生態扶貧促“雙贏”

「脱贫攻坚」生态扶贫促“双赢”

北安市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創新生態扶貧方式,推動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相協調,使貧困人口從生態保護與修復中得到了更多的實惠。

七十歲的付子臣是趙光鎮北河村的貧困戶。今年五月中旬,政府無償提供給他200株柳樹苗,供其栽種,並在柳樹苗中間套種了黃金鉤豆角。近日,市林業局工作人員來到付子臣家中查看苗木的長勢。連日降雨導致低窪地塊部分苗木乾枯。經技術人員鑑定並無大礙。付子臣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共產黨政策太好了。林業部門對我們很照顧,一家給二百棵樹苗,長得都挺好。第一年給我們三千元,第二年給我們兩千元,這錢馬上就到位了。還有黃金鉤豆角,給我們栽、送、嫁接,賣錢歸我們。”付子臣告訴記者。

像付子臣這樣依靠栽植苗木增收的貧困戶全市共有615戶892人。政府無償為貧困戶提供柳樹苗,扶持其培植的特色苗木主要用於“三北”防護林、水打溝治理和村屯綠化等生態工程。林業部門還提供技術指導,與貧困戶簽訂三年回收合同,保證受益貧困戶人均年增收3000元。

「脱贫攻坚」生态扶贫促“双赢”

全市還有173名貧困群眾通過生態護林員崗位實現人均年增收3000元。宋長青是趙光鎮前進村的貧困戶,夫妻二人沒有收入來源,還要照顧腦癱的孩子。“我這身體不行,只能乾點兒力所能及的。現在就是看看這些樹木別讓牲畜禍害了,不讓人偷走,有倒伏的往起扶一扶,春季秋季再防防火。工資已經到位。”當上護林員後,宋長青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部分村集體還綜合利用閒置的廢棄地置換出的宅基地實施生態種養,收益優先用於幫扶貧困戶。多措並舉使我市實現了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雙贏”。

記者:韓琦

圖文:陳關慶 李雪彬

監製:秦傳慶 姜陽 皇甫長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