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战“疫”一线的90后铁路职工

央广网成都2月6日消息(记者韩民权)2020年春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全面打响。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车站有这样一群90后们,他们主动请战,冲在一线,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青年一代温暖世界的力量。

游佳服务岗工作人员龚怡:“等疫情过了,我们就举办婚礼……”

游佳服务岗是成都东站最繁忙的地方,主要负责帮助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乘车,接受旅客咨询、帮助找人和失物招领,这里每天解答旅客问询几百次,帮助重点旅客20余人次。

生于1994年的共产党员龚怡在服务岗经历了她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三个春运,她与同是铁路人的丈夫黄浩伟刚领结婚证,原定2月份举办婚礼。疫情当前,面对车站客流量大、人员短缺的情况,龚怡与丈夫决定婚期延后,放弃了休班时间主动申请下班后继续参与应急支援,连续10天奋战在春运一线,与新婚丈夫的最近一次见面,也是1月30日黄浩伟在上岗前,专程赶到成都东站,在龚怡的岗位上看一次心爱的妻子,并向龚怡许诺,“等疫情结束了,咱们就举办婚礼……”

龚怡说,“我知道大家都很怕被传染,尤其是在人来人往的成都东站,接触感染者的概率真的不小,但即使是这样,我也不后悔。春运期间,我们更多的是难以见面的思念和微信里的加油打气。”

由于每天要面对数百名旅客的问询,带着口罩说话太多比较难受,但龚怡微笑的面容和坚定的眼神,始终没有改变。

客运值班员梁宇:“老公,我和儿子,等你回家……”

1991年出生的共产党员梁宇是成都东站站台客运值班员,主要负责成都东站站台接发车客运组织工作。

“因车站作业人员有限,在站台接发车基本靠跑,若遇临时加开车车或列车稍有晚点等情况,基本上没有吃饭的时间,在列车密集到发时段,几乎一站就是2-3个小时。”梁宇说道。

在疫情爆发初期,又正值春运客流高峰,车站作业人员严重不足,梁宇作自告奋勇加入了车站的春运应急突击队,利用间休时间支援车站体温测量及客运组织等工作。考虑到自己可能会接触病毒携带旅客,他将一岁大的儿子和家人送回乡下,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为争取时间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应急突击队的支援工作中,给自己买了两箱不同口味的泡面,下班后烧壶开水一泡就可以解决一顿饭。

“每每看见视频里的儿子用特有的奶音喊“巴巴”,向你伸出嫩嫩的小手要抱抱时,胸口会不自觉一疼,鼻头有些发酸。”梁宇的眼角有些湿润,只是抗击疫情责任重大,他说,自己必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与大家共同进退,对春运、对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梁宇的脑海里,时刻会浮现一幅美丽的画面,年轻的妻子抱着孩子,冲着镜头前身着铁路制服的他挥着挥手:“老公,我和儿子等你回家……”

综控室客运员刘明洋:确保车站运输秩序,责任重大

96年出生的刘明洋虽然年纪小,却已经是坐镇有车站”中枢神经”之称的综控室中的一员了。综控室负责全站客运组织的统一指挥,每日调度数百趟旅客列车,从进站到站台乘降、从列车到达到按时出发、从列车上水到吸污,以及保障旅客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准点检票,及时播放广播,让旅客准确找到上车位置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综控室严格卡控。

刘明洋说,“因为疫情原因有许多列车停运,涉及很多调度命令和旅客席位置换,这个一点也不能出差错,我们最近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

在春运和抗疫的双重压力下,刘明洋表示,自己虽然不是在进站、检票、站台等大家看得见的客运岗位,但客运组织事关整个车站的运输秩序,责任重大,自己一定会竭尽所能做好本职工作,守护好自己的岗位,让车站的中枢神经保持有条不紊,确保旅客顺利出行。虽然看不见口罩下的面容,却能清晰地看见她无比坚定的眼神。

作为新时代铁路人,这些90后们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岗位上,但在关键时刻,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奋战在防疫一线,用行动来书写属于90后的责任与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