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源緊張,線上問診迎來訪問峰值,行業大拐點將至?

醫療資源緊張,線上問診迎來訪問峰值,行業大拐點將至?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在一線醫生疲憊不堪、醫療資源高度緊張的情況下,線上問診正在釋放產能,被大量的用戶使用。


證券時報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叮噹快醫、優健康等多個平臺通過開展線上義診、名醫直播等方式,為公眾提供線上問診服務。微醫、好大夫在線、丁香醫生也推出湖北地區的免費問診服務。


一場疫情,讓線上醫療平臺迎來了訪問峰值。阿里健康數據顯示,其提供在線醫療平臺的輕問診服務上線24小時,累計訪問用戶數近40萬。


優健康和大象醫生聯合推出的線上義診,自大年三十啟動以來,APP端疫情科普信息的日均送達量超過600萬,大年三十和初一兩天APP註冊用戶量同比去年提升55%。


平安好醫生APP後臺大數據顯示,大家線上問診最關心如何辨別、預防這種新型冠狀病毒。香港上市的平安好醫生近十個交易日上漲9%。


在醫療資源被擠兌之際,線上平臺的問診人數快速上升,極大地緩解了醫院壓力,對穩定患者情緒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線問診迎來增長峰值


截至2月5日9時07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24363人,疑似病例23260人,重症3219例,全國接受醫學觀察的人數超過17萬。


大量的疑似和輕症患者,以及這個季節爆發的流感患者,在時間中煎熬。若去醫院發熱門診,唯恐增加感染的幾率;在社區等待確診或被醫院收治,前面的排隊更長。大量的人轉向線上尋求幫助。


與病毒擴散賽跑,刻不容緩。在線醫療平臺以積聚資源、快速響應的優勢,在這場戰役中為患者給出了專業建議,贏得了時間。


“請和我們一起在線執醫……如果您是呼吸科或者全科醫生,歡迎加入。”


1月25日,美聯健康旗下優健康APP發出一張志願醫生召集令,很快,全國各地兩千多醫生加入義診行列。


這些醫生來自多個渠道,除了美聯健康旗下大象醫生平臺上的註冊醫生、全國各地體檢中心的醫生,還有外部報名的志願者。經過資質審核後,超過2600名醫生參與了義診,其中包括近300名影像專科專家,近100名心理精神科專家。


截至2月3日, 義診頁面點擊量14.5萬次,義診人次1.7萬,心理醫生服務220人次。優健康APP上科普內容日均送達612萬人次,在大年三十和初一(義診項目啟動的第一、第二天),該APP註冊用戶量同比去年提升55%。


同期,阿里健康數據顯示,其在線醫療平臺輕問診服務上線24小時,累計訪問用戶數近40萬,其中97%的訪問量來源於湖北省,而64%的用戶集中在武漢市。


據平安好醫生醫療院長望亭松介紹,由於疫情快速發展,諮詢量大增,平臺上千名醫護人員春節期間都在加班。


平安好醫生APP後臺大數據顯示,大家線上問診最關心如何辨別、預防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其中,40%的人關心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25%的人諮詢,如果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是否意味著已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10%的人詢問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


在線醫療迎來大拐點?


根據現行的《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在線問診平臺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首診只能在線下。線上醫生不能開具處方,一定程度上成為用戶從線下往線上遷移的制約。


但這次疫情,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認知。


首先,線上醫生及時地出現並切實解決了難題。


優健康副總經理王波介紹,這次疫情爆發後,很多醫院和專家也第一時間加入了線上問診服務,為最大限度及時服務患者、消除疫情帶來的心理恐慌,以及有效避免院內交叉感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種高效、快捷的線上問診方式,在疫情結束之後,也會為緩解我國緊張的醫療資源及區域分佈差異起到積極作用。


其次,線上醫生的用戶體驗得到檢驗,接受度增高。“在這樣的大災大難面前,我們要集結互聯網之力,最大程度地緩解一線醫務人員的壓力。更重要的是,經此一役,互聯網家庭醫生的理念會被越來越多的人理解、接受和重視,而這也是國民健康觀念升級的重要內容之一。”王波表示。


最後,科技的力量再次展現。雲上問診、遠程閱片等技術讓醫療資源得到更高效的使用。未來,互聯網醫療將成為中國醫療產業鏈中的重要補充力量,離不開科技的力量。


2003年SARS期間,淘寶、京東流量大增,成為線下商業向線上遷移的拐點。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期間,在線醫療平臺迎來了爆發式增長,這是否意味著這些行業新的拐點即將到來?


疫情終將過去,在線醫療平臺的明天,還取決於一系列的改變。


在王波看來,不管是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還是疾病預防和民眾健康素養的提高,都是在醫療行業應該被重視,卻一直被忽視的。


“疫情轉常規之後,最需要的是讓公眾重視健康教育,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逐步引導公眾提高健康素養。”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