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中醫,問診,也能知病

我們大家都知道,問診也是中醫診察疾病的一種方法,中醫的問診也是有相當一套理論的。醫術高超的中醫,他們通過問診就能夠診斷出很多的疾病。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共同來學習一下中醫的問診,希望你能夠有所收穫。

高手中醫,問診,也能知病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問寒熱。寒,有惡寒與畏寒之分。惡寒一般由外感引起,一般發病比較急,若病程輕重不一,雖然加衣或者近火取暖也難以解除,而畏寒,它是因為機體陽氣虛或者寒邪內侵所導致。一般程度較輕,病程較長。

高手中醫,問診,也能知病

如果穿多穿衣服或者進火取暖,即有所緩解。熱,一般指機體受到外邪的侵襲,體溫升高,大多數為外感發熱,另一種病人自己感覺全身或者某些局部有發熱的感覺,但是體溫不高或者稍微高一些,這個大多為內傷發熱。(1)惡寒發熱,疾病開始的時候惡寒發熱,同時並見多見於外感表證。表寒證,惡寒重,而發熱輕,伴無汗,頭身痛。表熱證,惡寒輕而發熱重,或者無汗口稍微可。

高手中醫,問診,也能知病

(2)寒熱往來,惡寒與發熱交替出現,是半表半里證的特徵,常伴有口苦咽乾,胸脅苦滿等症狀。(3)但熱不寒,病人發熱不惡寒,而但惡熱多屬於裡熱證。裡熱證包括壯熱和潮熱,壯熱病人,高燒不退,不惡寒反惡熱,多見於風寒入裡化熱或者風熱內傳的裡實熱證,並伴有大汗,大渴和脈洪大。潮熱發熱如潮,有定時,故稱為潮熱。若久病午後或入夜發熱,且以五心煩熱為特徵,兼有顴紅、盜汗等症,屬陰虛發熱。

高手中醫,問診,也能知病

若發熱午後更甚,常兼見腹滿痛拒按,大便燥結,舌苔黃燥等症,是胃腸燥熱內結,屬陽明實熱證(4)但寒不熱,病人不發熱而僅見怕冷,常兼肢涼踡臥、大便溏薄、舌白脈細,多屬裡虛寒證。今天我們先學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我們下期再會。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