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用对了地方,也是一件雅事

“不耻”,指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语出《公羊传·昭公十三年》:“大夫执,何以致会?不耻也。”但“不耻”用对了地方,也是一件雅事。比如遇到“下问”,它就一下子咸鱼翻身了,成为一件好事——“不耻下问”,学习、工作、生活中常遇到的事情。

“不耻”用对了地方,也是一件雅事

“不耻下问”,现在的成语解释是: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辈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其典故出自《论语・公治长》,原来是孔子和学生子贡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有个背景: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圍,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孔圍死后,获得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子贡也是卫国人,商人出身,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等而著称,孔子得意门生之一,曾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但他心高气傲,爱时尚,这一点孔子不太喜欢。子贡不认为孔圍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于是就有了一段他与老师孔子之间著名的发牢骚式对话。

“不耻”用对了地方,也是一件雅事

​孔圍心里不服气地问孔子:“为什么孔文子的号为‘文’呢?”孔子细声慢语地回答说:“(孔圍)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圍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谧号。

于是,“不耻下问”这个词就这样诞生了,一直被人们沿用至今,而且成为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问题、需要请教别人又不太好意思时,它便成为鼓劲的用语或客套虚伪的说词。如开口就是“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只好不耻下问来了。”明明是不懂,还要搬出来这个词来粉饰自己。

“不耻”用对了地方,也是一件雅事

当然,不耻下问,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修养。孔圣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懂就问,不要装“蒜”,那会误了自己。历史上有成就的名人不耻下问的故事很多,比如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读过八百多种典籍。但在研读古书时,他发现诸家的说法并不一致,有的还相互矛盾,为了搞清事实真相,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鉴别考证了历代记载的一千多种药物,为它们重新作出了科学的结论。

“不耻”用对了地方,也是一件雅事

“不耻”并不只是遇上“下问”,才咸鱼翻身的,遇上“最后”,即“不耻最后”,也是一样的效果。“不耻最后”典故出自于韩非子教人赛马的要妙中,《韩非子·喻老》曰:“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不耻最后”成语释义是不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事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不耻”用对了地方,也是一件雅事。

“不耻”用对了地方,也是一件雅事

上面说了一大堆关于“不耻”的话题,其实说白了就是“不耻”后面跟上来的是什么,只要动机是好事,就行了。脸皮薄与厚,不知耻者肯定一样的坏事,知耻而后勇也是一种态度,也能解决问题。曹植《曹子建集·矫志》中曰:“鹓雏远害,不羞卑栖;灵虬避难,不耻污泥。”这又是一种做人的哲学。做人做事既简单又深奥,一切都在于自己把握。(文/蔡驷读历史 图/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