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危城:反思中國城市的大都市衝動


疫情危城:反思中國城市的大都市衝動


從武漢出現新冠狀病毒消息之後,我一直擔心,會不會是非典捲土重來,沒想到在春節期間爆發了,讓國人過了一個不尋常的春節。

疫情動態不必多言,各大新聞APP、朋友圈、微博都隨處可見,小區裡很少人走動了,北京的馬路上也非常冷清,連老家山東的村莊已經設立關卡,嚴控外部人口進村,這是一場全民戰爭。

疫苗研發需要時間,不是一兩天的事兒,可能需要幾個月,疫情會持續多久也是一個未知數。鍾南山院士讓大家減少聚集、戴好口罩,除了聽話,我們什麼也做不了,等待醫療生物戰線的捷報吧。

每一次傳染性的重大疫情,都是一次國難,會死傷很多同胞,也會讓很多實體商業遭受致命打擊。毫無疑問,在疫情警報沒有解除之前,旅遊、酒店、餐飲、交通等各行各業都會受到巨大沖擊。

此時此刻,很多迷戀於各種野味的國人,應該醒醒了,無知的貪吃癖好,卻帶來國家災難,實在讓人痛心。

疫情危城,未來如何?

武漢封城了,正在建設集中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小湯山醫院”,全國的每個城市、每個鄉鎮、每個村莊、每個小區都很緊張。

我在想,上一次是非典,這一次是新型冠狀病毒,下一次又會是什麼呢,我們如何面對未來,是否每一次都要全民戰爭。

我們的城市一個個都差不多,到處是動輒三十層的高層住宅,用水、防火、維護等難度都很大,人口密度越來越高,產生的服務便利度也很高,但是,一旦出現問題,產生的負面能量也更高。

這一次新冠狀病毒疫情,可怕的不是病毒本身,而是武漢春運期間走出去了幾百萬人,進進出出,以致於潛在傳染人群規模太大,不容易進行精確鎖定,也帶來很多不確定性。

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的城市規劃,一個個超級城市、大城市起來了,資源密集於大都市,小城市很容易隨之衰落,造成了大都市、大遷徙的社會學特徵。

這一次是武漢,但是,換成任何一個超級城市,也很難迅速解決此類問題,這是城市人口密度、高流動性的結構弊端。

當年,非典對香港的打擊非常之大,香港人口密度也很大,這類問題在東亞比較普遍,歐美人口密度度相對低很多。

未來,我們是用大數據來強化集中式的超級城市,還是分佈式地構建城邦,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大數據時代的超級城市

現在的超級城市已經不是過去的概念,因為全城是攝像頭,警方甚至可以做到遠程人臉識別,電力、燃氣、通信等基礎設施的治理也進入到智能化時代,城市大腦已經進化到比較先進了。

這是一個大數據時代,稅收、房產、車輛、信用等要素都可以實現雲端化,進而大數據處理,通過計算機來提升城市的數字化治理能力,這個趨勢在中國已經在加速推進。比如,在我老家山東,成立了省一級的大數據局,將各縣市的網站進行了數據打通和平臺一體化,一個賬號可以登錄山東全部政府網站,並進行留言互動,類似機制也在推進到稅務、警務、社保等諸多領域。

從技術維度,超級城市的治理不是問題,AI時代會更牛,計算機可以減低城市治理的人力成本,也會讓各地區的政務水平得到提高,讓服務更加透明化。

但是,面對傳染性疫情的時候,網絡技術起不到關鍵作用,一旦進入隔離狀態,那麼,城市生活容易陷入半癱瘓,連帶的房產、餐飲、培訓等都可能出現斷崖式下滑,這些是經濟問題,不是技術問題。

那麼,下一步,是構建災難、疫情的不可抗力超級模型,還是改造城市的構造思路呢?

互聯網時代,網絡辦公協同軟件越來越先進,已經沒有必要將人聚集到超級城市了,但是,我們的超級城市似乎還在GDP崇拜中加速度,這個矛盾不解決,未來東亞模式會越來越糾結。

分佈式計算時代,集中化的超級都市

微信是一個了不起的產品,帶來了一個去中心化式的生態,但是,微信生態並非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生態,而是一個超級中心節點的蜂巢生態。微信將基礎構架做好,釋放生產力給千萬內容生產者或商業組織,從來形成某種去中心化樣子的生態。

區塊鏈技術帶來的是真正的分佈式生態,是真正的去中心化,但是,管理挑戰太大,不容易成為主流國家的管理機制模型。

我們的超級都市是集中化的,在某種程度上,是基礎構架能力不行造成的,生產要素還需要線性聚集來擠壓成本空間。

在我看來,國家層面的超級計算中心,進行底層核心構架,並設計大量的API接口,通過API接口的權限等級進行分配,讓大小城市只需要進行API化管理,從而讓城市治理模型輕量化,進而可以避免城市紛紛走向大都市化。

以我家鄉煙臺為例,我十分反對現在的高樓大廈模式,丘陵地形,本可以進行分佈式的城市社區規劃,需要創新水、燃氣、垃圾處理等服務能力和技術,而不是為了城市化而城市化,最後讓小城市得上大城市病。

我國人口是美國的數倍,但農村人口基礎很大,真正在各級城市的人口規模和密度並不是特別大,而中國現在卻走向了一個強化地級市、不斷並區攤大餅的路徑上,在超級城市之後,基層也在走集中化路線。

縣一級的小城市,才是中國活力之源,是分佈式城市服務能力的生態節點,只要把大城市治理能力和標準輸出到小城市,並進行數字化,那麼,中國人口應該沉澱在縣一級,而不是超級大都市。

大學密集於大都市,不是好現象

超級大都市優點很多,缺點也很多,最典型的就是基礎生存成本拉昇。以現在的北京為例,應屆生的薪水確實很高了,動輒一兩萬,但是,面對北京房價依舊望洋興嘆,年輕人需要玩命奮鬥很多很多年,才能有自己的小家園,最後幾百萬積累轉換成一堆鋼筋混凝土。

對於互聯網等高收入行業來說,北上廣的高房價或許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中國大學基本密集於大都市,意味著高校教師、研究人員也必須在超高生存壓力下生活。於是,我們看到大學教師變成了商人,研究生變成了教授的免費工人,聰明的學子忙於賺錢發財,那麼,科技研發的冷板凳誰去坐?

斯坦福、劍橋等歐美名校基本上都在小城鎮,遠離大都市,讓大學教師和科研人員可以專心從業,也讓學生們可以更安心學習。看看清華、北大,原來也在城市外圍,後來隨著城市擴張才被包進去了,當下的中國大學城很多是配套畸形狀態。

60 70 80 90 這四代人的大學生涯,有一部功能是農村學子進城見市面,幫助年輕人融入城市,但是,00之後的大學生人群可能是城市孩子比例更高,他們不再有城市文化融入問題,可以更專注於大學的專業職能。

當下的中國,房地產綁架了實體經濟,也綁架了幾代人,也倒逼壓迫了很多領域的人才走向。是解決房地產問題,還是還給大學一片天空,怎麼做,才是最有利於未來的呢?


轉自柳華芳 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