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姐姐”王辉——将真善美种进孩子心田

“爱心姐姐”王辉——将真善美种进孩子心田

清江浦区浦楼街道浦楼社区有这样一位“爱心姐姐”:她热衷慈善公益,15年来为贫困家庭患病儿童捐款20多万;她致力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编撰国学教材,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种下善的种子;她得知婆婆病重住院,连夜从千里外驱车赶回,坚守20个日日夜夜,寸步不离……她就是王辉。王辉是中国关心下一代事业联盟委员会专家委员,人社部儿童早期发展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传统文化高级讲师,高级茶艺师。被评为2018年“感动淮安大社区人物”。

不为人知为己知,15年捐款20多万。

“爱心姐姐”王辉——将真善美种进孩子心田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那些生活困难,遭遇不幸的人,哪怕是点滴之爱,都是在给社会创造价值,做慈善不是为别人做的,而是因为自己,不为人知为己知。”王辉告诉记者,做慈善十几年来,她最大的收获就是幸福。

2005年这一天,王辉因为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看到了一个没有头发,脸色苍白,目光呆滞的孩子。”看到那个孩子可怜的样子,我的眼泪当时就掉下来了,我也是做母亲的,看到那么小一个孩子,被病魔折磨成那样,心都要碎了。”王辉在得知这个孩子得了白血病后,从护士处打听到孩子所在的病房,将300块钱塞到了孩子家长的手中,然后什么话也没有说,默默转身离开了。孩子对生命渴望的眼神,深深触动了她,也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回去之后,王辉就开始发动身边的朋友,同事,走进孤儿院、福利院、敬老院、聋哑学校……王辉尽最大的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遇到家庭困难的患重病的孩子,会不遗余力地发动身边的人为他们捐款,王辉的家人对她的改变很不理解,认为她是多管闲事。“他们就老问我,有必要吗?你做这么多,对你有什么好处?我就告诉他们,帮助别人需要理由吗?”15年来,王辉已经记不得帮助过多少人,多少家庭,但她的累计捐款已经超过了20万元,至今还保持每天捐出5角钱的习惯。王辉乐在其中,而她的家人也被她的行为所感动,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的陪着她一起去做公益。王辉在无形中改变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爱心姐姐”王辉——将真善美种进孩子心田

我们帮助过的重病孩子、家庭,很多人几乎已经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希望,我们要做的就是重新给予他们希望。当你获收获他们回报的笑容时,会觉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王辉说道。

自编国学教材,为孩子种下真善美。

王辉告诉记者,她生命中有过三次重要的改变:走向慈善道路是第一次。而热衷于国学则是第二次,第二次改变源于她的儿子。

“我和丈夫平时比较忙,对孩子疏于教育,结果儿子上初中的时候,不但成绩不好,而且还很调皮,非常叛逆。”王辉告诉记者,她以前也是个暴脾气,动不动就对孩子发火,越是这样管教,孩子就越是叛逆。就在她无计可施的时候,2014年,她在秦皇岛一次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中,听取了别的家长的成功经验,也找到了自己教育失败的症结所在,那就是对孩子的文明礼仪,传统美德教育的缺失。

“我平时喜欢看书,一次读到《孝经》的时候,里面很多故事让我深受启发。”从此以后,王辉就迷上了国学。“我发现老祖宗总结了很多东西,正是现在孩子缺失的东西。”于是,王辉开始试着用国学里的典故,思想教育孩子,并带着儿子一起学习,就这样,几年下来,她的孩子变温和了,对孩子更有耐心了,而儿子也更懂事了。昔日调皮的儿子,居然考上了南京财经大学。

有了亲身经历,王辉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决定将国学发扬放大,让更多的孩子学习国学经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她自学考取的人社部儿童早期发展指导师,人社部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传统文化高级讲师,她开办国学课堂,利用4年时间,以国学为基础,编撰了《助成长入学素养系列教材》,教材一经推出,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她还受邀到全国各地进行演讲,现在,她受邀到浦楼社区开办一月一期的“道德讲堂”,给社区的孩子比较讲礼仪,将真善美的种子种进孩子的心田。

唯独孝心不能等,千里赶回照顾婆婆。

“爱心姐姐”王辉——将真善美种进孩子心田

王辉的第三次转变源自于她的母亲。“我母亲没什么文化,却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她曾跟我说,父母给了你第一次生命,而公婆却给了你第二次生命,不管什么时候,对于公公婆婆要比对亲生父母还要孝敬。”王辉告诉记者,5年前,她母亲临终时,还在交代她一定要好好孝顺公公婆婆。

母亲去世后,王辉把公公婆婆当成父母一样照顾,婆婆家里的电费、水费、燃气费都由王辉包办,婆婆身上的衣服基本上也都是她买的,她家不管添置什么都统一买两份,一份自己家用,另一份给婆婆家里送去。”我们家换冰箱了,婆婆家也一起换,微波炉、洗衣机,只要我们小家有的,婆婆家必须也得有。”王辉经常要到外地讲课,不管去哪儿都要给婆婆带些当地的好吃的。每次出差回来,她来不及回家,放下行李就先去婆婆家。邻居们都说王辉待婆婆比亲女儿还要亲。

2019年春节刚过,王辉婆婆在家里突发哮喘,被送进了医院抢救室,而王辉当时正在千里之外的山东讲台上讲课,课间接到电话后,王辉顾不上还没有讲完的课程,请其他老师代讲后,连夜驱车赶奔医院,老人从抢救室出来,第一句话就是问:“王辉来了吗?”多年来,王辉无微不至的照顾,已经让婆婆对她形成了依赖,所以,她知道,无论如何都要赶回来,婆婆在医院住了20多天,王辉放下手头的工作,日夜守在婆婆病床前,除了周末家人值班外,日夜坚守。她说:“这是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做的,什么都能等,唯独孝心不能等。对于老人来说,子女的陪伴比什么都重要。”

王辉每天都乐呵呵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虽然年近6旬,却被很多人称为“爱心姐姐”。2018年,王辉被评为“感动社区淮安十大社区人物”;今年又获“最美浦楼人”称号。她说:“能因为我的努力,收获了孩子的笑容、收获老人的笑容、收获家人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幸福。”【发布:侯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