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打造一个新南宁行政区。

五象新区,是南宁城市规划中一个以北部湾为核心的全新城区,是邕江之南的一个辽阔区域,包括了——北起邕江,南至那马,西起良凤江,东侧连片丘陵,东至邕宁老城区和八尺江,以良庆区的蟠龙片区、良庆镇、玉洞经济园区、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龙岗新区、邕宁老城区和那马组团为主的175平方公里的土地,新区新建有一个南钦高铁五象火车站。

南宁市打造一个新南宁行政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南宁市打造一个新南宁行政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南宁市打造一个新南宁行政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南宁市打造一个新南宁行政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南宁市打造一个新南宁行政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南宁市打造一个新南宁行政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南宁市打造一个新南宁行政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南宁市打造一个新南宁行政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南宁市打造一个新南宁行政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新区简介

五象新区规划让城市南部未开发的这片土地,一跃成为城市未来的建设区域,也将在未来被建设成为我们城市的形象代表。

共9张

五象新区风光

规划中的五象新区核心区,是一个功能复合的城市中心区,也是一个以文化体育、行政办公为主,集居住、物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新区,更是一个融入自然的生态城市典范。

五象新区,这个175平方公里的区域,虽然还只是刚刚绘就的一幅蓝图,但已经引发了我们城市许多的激情和豪情:因为她的未开发,因为她的无限可能,更因为她的即将崛起和必然腾飞。

虽然认真说来,五象新区至今还只是一个就是思维时空、规划时空。但那些与“五象新区”关联的词句,已经构筑了一种南宁生活的“新时空”,而从现在开始,这个新时空会一点一点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五象新区的建设序幕已经拉开。2006年4月28日,五象大道的开工、兴建,标志着五象新区建设正式启动。而从现在开始,五象新区已经成为我们城市发展的重点建设区域。建的是一个新区,也是一个新南宁。

南宁发展规划图

这个新的造城传奇,让我们一起关注。因为,五象的发展建设周期虽然还很长,但我们城市美好的远景已经指日可待;而其中的一切理念、设想,都将成为我们城市的历史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经济规则

2005年

2005年4月,时任广西区党委副书记的刘奇葆同志,在视察南宁时提出,南宁市应该重视加大向南发展,江北主要是完善为主。

根据这一思路,南宁市委、市政府开始进行向南发展的可行性研究。经多方论证、马飚书记多次现场视察,市委、市政府最后确定五象新区为新一轮城市建设重点区域。

11月28日,中共南宁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期间(2006至2010年),南宁 “城市建设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启动五象岭新区和龙岗新区建设,推动江南片区发展。”

2006年

2006年初,五象新区的规划修编逐步完成了工作方案制定、前期规划范围研究。2006年2月13日,南宁市规划局发布《南宁市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国际征集公告》,国内外25家规划设计机构参加了首轮报名,美国XWHO设计公司、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德国SBA公司与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美国威尔考特建筑规划事务所与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等四家设计机构(或联合体)等4家设计机构入围。 4月20日前,4家设计单位提交规划方案。

五象新区规划图

2006年4月28日,五象大道工程开工,标志着五象新区建设正式启动。

2006年5月20—21日,来自全国的十多位知名教授、学者和规划界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4家机构的应征方案进行了评审。

2006年6月7日,南宁市规划管理局正式委托新加坡邦城规划公司进行新区全面规划。

2006年8月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提出:南宁市要实施重点向南战略,开发新区,集中力量搞好五象新区的建设,力争核心区今后五年初具规模。更长一个时期的目标是进一步拓展五象新区,在这个方向上再造一个新南宁。

2006年9月底,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提交专家评审。

五象新区

2006-2010年

举全南宁之力,实施和推进五象新区建设,使五象新区18平方公里核心区初具规模。

2011年以后

按照规划进一步拓展新区,引导城市不断向南发展,再造一个新南宁。

南宁市第二高楼,中国东盟博览中心为585米。

2021年1月,南宁市新地标天誉东盟塔为528米投入使用,南宁成为华南地区第二高楼的城市。

南宁市第一高楼天誉东盟塔,高度为528米。

空间规划

1.一个枢纽——交通枢纽

五象新区处于南宁南向发展轴线核心位置,以交通优势作为支撑,以大交通带动大开发。

水路:邕江穿城而过,沟通各地;

海运:五象新区紧逼钦州湾。出海便捷。

陆路:新区通过南宁大桥、仙葫大桥等跨江大桥与市中心区连为一体;五象大道、玉洞大道、堤路园、银海大道、南宁大桥南岸和龙岗大桥延长线、绕城高速公路、G75兰海高速、南北二级公路等道路连接内外交通。

铁路:湘桂铁路黎(塘)南(宁)段复线穿越五象新区,与正在建设中的南钦城际铁路会合于规划中的五象火车站,玉洞火车站也将落户新区。

航空:五象新区核心区距吴圩国际机场30公里。

2. 一个中心——信息交流中心

规划建设现代化信息枢纽大楼,服务于“数字南宁”建设的信息产业基地、通讯创新技术试验网络基地,把信息资源集散地向南拓展,使新区成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信息高速公路”主要枢纽和信息交流中心。

3.三个基地

物流基地——规划建设16平方公里的五象新区综合物流园,以大交通促进西南、华南地区和东盟国家的大物流;随玉洞火车站落户的还有300万吨综合性货场。

商贸基地——面向东盟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规划建设汽车、建材、服装、机电、农副产品等一批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大型产业批发市场;规划建设以超高现代建筑群为制高点的中央商务区(CBD),将是五象新区提升区域竞争力、凝聚区域内财富的经济中枢和动力核心。

加工制造基地——充当南宁市科技资源整合优化的新高地,着重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建成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进而成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研发平台。

4.四大中心

市级行政中心 2000亩

在行政办公区内建设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广西文化艺术中心 400亩

融合传统艺术和现代风尚,建设具有国际文化交流及民族文化艺术展示等功能的综合文化设施;

广西体育中心 2000亩

规划建设6万人体育场一座,8000至1万人体育馆一座,4000座位的游泳跳水馆一座,网球中心1个和新闻中心等配套设施。让南宁有条件、有机会承办全运会等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已于2010年8月11日揭幕,第一场比赛是当晚的中国男足1:1巴林男足的比赛,之后将用于承办民歌节等大型活动。

南宁市打造一个新南宁行政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南宁市打造一个新南宁行政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南宁市打造一个新南宁行政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目前五象新区已经开通地铁,并规划有五象高铁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