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国防疫信息公开、透明、高效传播

《俄罗斯报》2月3日在网站首页刊发题为《中俄锐评:国家疫情防控,百姓尽在掌握》的评论报道。文章聚焦中国政府在疫情信息公开透明方面所做的努力,称赞中国上下万众一心,在互联网生态下民众参与度与人民监督广泛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工作高效运行。文章还深度剖析了疫情为中国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北京国际在线网报道,俄媒报道指出,中国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极大地提高了民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水平。随着中国社交媒体的发展和新的信息传播机制的出现,防疫信息公开、透明、高效传播,加强了民众监督的力度。互联网生态下政府的权力和官员的行为得到了舆论的有效监督。人民监督促进责任落实,推进疫情防控工作高效运行。

俄媒报道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连日来对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造过程进行24小时慢直播,数千万网友化身“云监工”,在评论区建言献策,为一线建设者们隔屏加油打气,一同见证中国速度。中国媒体对抗击疫情进展的全天候直播报道,不仅体现了信息实时、公开报道的最大化,更充分调动了全民参与、大众监督的热情。

俄媒报道认为,面对疫情,中国遇到很多挑战,同时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信息传播技术与互联网发展领域。报道援引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席教授彭波的观点称,中国在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也会迎来飞跃式的发展:

第一,5G商用加速推进。彭波教授分析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是涉及亿万民众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它带来信息的超大规模流动,以及许多前所未有的需求,呼唤更大容量、更快速度的信息通道。对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与远程办公的需求强盛且紧迫,5G加快落地已成紧要任务。

第二,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将大规模应用。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优化了病毒传播轨迹监测手段,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互联网普及迎来新的机遇。因防疫期间人员流动锐减,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将在现阶段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逐步接近互联网发达国家的水平,尤其在中国农村地区对互联网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第四,网络视频将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网络视频不仅陪伴人们打发隔离期间的“无聊时光”,诸如“快手”等平台发布的短视频更是在防疫信息发布、知识科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五,电子商务发展升级。防疫期间,中国各大电商平台、物流平台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需求急剧提升。

第六,远程协同办公软件需求旺盛。在家办公、移动办公的需求凸显,这为发展电子办公系统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第七,医疗应用程序市场广阔。民众健康意识普遍提升,对普及防疫知识、增强身体抵抗力的各种医疗应用程序需求骤增。

第八,社交媒体访问量急剧提升。防疫期间,微博、微信等不仅成为了人们实时联络、交互信息的平台,也成为民众获取最新防疫信息的重要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