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网格员”化身“防疫员”,用“足迹”织牢疫情“防护网”


武宁县“网格员”化身“防疫员”,用“足迹”织牢疫情“防护网”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战“疫”!武宁县“网格员”化身“防疫员”,用“足迹”织牢疫情“防护网”

疫情来势凶猛,防控重于泰山。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武宁县新宁镇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把网格作为阵地坚守,选择做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的名字叫“网格员”。

连日来,他们放弃春节假期,把握每分每秒,充分发挥情报员、信息员、宣传员作用,先后对辖区13个住宅小区、180多个村民小组近5万余人进行了“全覆盖、无缝隙、地毯式”摸排,为阻击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筑起了坚固防线。

坚守防疫一线,打好防控阻击战

小区是城市的细胞,村民小组是农村的细胞,都是疫情防控的基础,新宁镇地处城乡结合部,既有住宅小区,又有自然村组,如何通过网格服务,阻断病毒传播的途径,至关重要。

“您好!非常时期,咱们还是尽量在家不外出。”“请您报一下现在体温多少度,我给报上去!”类似这样的话,新宁镇新宁社区网格员易桂华每天都要说上几百遍,她管理的网格外地人多,管理难度大,监控任务重,打电话,发微信,摸排人员情况,上报最新动态,每天忙得水也喝不上几口。

武宁县“网格员”化身“防疫员”,用“足迹”织牢疫情“防护网”

新宁社区网格员上门宣传防疫政策、知识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防范疫情在农村扩散,考验更是严峻。“非本村人员不让进,走亲戚的电话拜年感情一样深!”新宁镇东坑村方家垅网格员甘伦波自1月25日起,每天早上7点准时赶到村头设置的劝返站,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劝返外村人员和车辆。虽然大冬天站在室外值守又冷又累,但甘伦波很有成就感,他说:“外面的车和人进不去,村里的老老小小就更安全。虽然辛苦点,但是大家伙都认可我们的工作。”

武宁县“网格员”化身“防疫员”,用“足迹”织牢疫情“防护网”

东坑村方家垅网格员甘伦波设置劝返站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新宁镇将全镇划分为58个基础网格,按照“一个至少一员”的标准,配备了一支58人的专职网格员队伍。防控处置疫情工作开展以来,网格员们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日均步行万步以上,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始终盯靠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关心爱护居民,凛冬温暖你我他

病毒无情,网格有爱!

“大哥,过年好!我们是社区的网格员,您家有没有从外省来的亲戚朋友?”“这几天就不要串亲戚了,在家多休息,多喝水,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家人……”这几天,西海社区网格员邹小兰、陈翔、周梦华一边给社区居民发放“告知书”,一边向社区居民讲述防范疫情措施。

武宁县“网格员”化身“防疫员”,用“足迹”织牢疫情“防护网”

西海社区网格员劝散聚众打牌、聊天群众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网格员下户核查时敲门但不进门”周梦华说,网格员反复询问,反复叮嘱,及时上报,及时反馈,既是将防控疫情的办法告知居民,更是将安心和信心传递给居民。虽然喉咙沙哑,虽然神色疲惫,但邹小兰她们依然干劲十足。陈翔说:“疫情不等人,网格员做的是最基础最前线的工作,要想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目标,就要尽最大力度做好疫情监测、排查和预警工作。”

送药物、送物资,这几日,这样的感人画面频繁上演,驱散了冬日的寒冷,送来了春的温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广大网格员用实际行动,用心用情做好群众身边的“防疫员”,更架起了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的“连心桥”。

武宁县“网格员”化身“防疫员”,用“足迹”织牢疫情“防护网”

社区网格员为小区居民分发消毒液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使用信息技术,战胜疫情信心足

在疫情防控的信息摸排工作中,网格员通过手机收集信息,并通过综治信息平台APP随时接收上级要求,随时上传网格各类动态信息,十分方便快捷,这也让他们对下一步工作开展信心更足。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互联网+网格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依靠最新信息技术,网格内信息收集、网格事项办理效率大大提升。

新宁镇还通过学习强国APP远程视频会议功能,进行现场调度,既避免了聚众开会导致的传染风险,又能及时将最新的疫情动态、工作指示传达到每个网格员。

武宁县“网格员”化身“防疫员”,用“足迹”织牢疫情“防护网”

学习强国远程视频会议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武宁县“网格员”化身“防疫员”,用“足迹”织牢疫情“防护网”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