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有难,使命必达!”

香城都市报 新闻热线:0715-8210000

特别关注

3日起,咸安城区实行居民出行管控!附67个生活物资供应点

官宣指南:回咸宁,出咸宁该怎么走?

这里是咸宁:按下暂停键,期待再出发

一张温和的脸庞,一双含笑的眼睛。

这是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朱俊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抗疫一线奋战,口罩和防护服遮住了她的面庞,却遮不住她坚定的眼神,遮不住她积极乐观的心。

红榜 |“家国有难,使命必达!”

家国有难,使命必达

2月1日晚上10点半,朱俊带着一身疲惫,暂离工作岗位。趁着间隙,她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告全国感染科同道书》。朱俊引用了文章里的一句话:“家国有难,使命必达!”

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朱俊便深知一个感染科医生所面临的风险和肩上的使命。在每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感染科医生必定要做那个冲在最前面的人。

这一次也不例外。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之前,朱俊和感染性疾病科的同事们,刚刚打完一场抗击流感的硬仗。时至年关,本以为能略微放松,没想到一场更严峻的考验猝然而来。

湖北告急,武汉封城,咸宁封城!感染科成了最危险的战场。

面对未知的病毒和风险,朱俊毅然带着“不计报酬,不畏生死,家国有难,使命必达”的壮志,投入到抗疫一线。

组建团队第一天,她对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说:“你们是非常勇敢的,可是要做好进来了就出不去的准备。” 这句话,同样也是说给自己的。

病毒没有特效药,防护用品紧缺,发热病人扎堆,试剂盒没到位……既要管理科室、治疗病人,还要参加会诊、会议……

压力和风险从四面八方涌来,朱俊挺直脊梁,迎难而上。

从年前开始,她就没离开过岗位。除夕夜,和同事们一起吃着盒饭度过。病人有紧急情况,哪怕睡下了,也要爬起来去看看。

为了省下有限的防护服,朱俊经常不吃不喝工作几个小时。等到好不容易走出病房,才想起来这一天就匆匆忙忙吃了一顿饭。

医院的同事不敢跟她打电话,怕耽误她工作,更怕打扰她休息。这一段时间,朱俊平均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安心地睡一个觉,已经成为了奢侈。

最让她挂心的,还是病人的病情。面对一种未知的疾病,曾经上过“抗非”战场的朱俊,在用自己的经验和头脑与病魔较量,试图救回更多生命。

很多时候,朱俊甚至自己都忘了,曾经做过右上肺肺叶切除手术,肺功能还在恢复状态中。

红榜 |“家国有难,使命必达!”

心若向阳,必生温暖

感染性疾病科独立于医院大楼之外,平时就人迹稀少。疫情发生后,更成为了 “禁地”。住在这里的病人,多多少少内心笼罩着阴霾。而朱俊,就是照亮患者心里的一道阳光。

“最近感觉怎么样?”“对我们医生护士有什么建议?”“放松心态,要有康复的信心!”……防护服隔离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朱俊用语言,用肢体动作,用专业的态度和真切的关怀来弥补。

她总是语气和蔼轻松地和患者交流,给他们加油鼓劲,口罩上方露出的眼睛里,总是透着笑意和温度。

隔离病房压力大,工作强度也大。医护人员大部分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时难免觉得不能承受。朱俊像大姐姐一样,安抚、鼓励他们,“有我在,没事的。”“放轻松,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不管多么疲惫,每当穿上防护服,走进隔离病房,朱俊都会振作精神,深吸一口气,为自己加油。

同事们看到她坚定的脚步,淡然的态度,都会受到感染,仿佛安下心来一样。

平日里,朱俊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旅游、唱歌、跳舞都是她的爱好。她加入了合唱团,练习舞蹈多年。她把这样积极的生活态度也带到病房,不知不觉治愈了患者和同事的心灵。

心若向阳,必生温暖。这是朱俊在朋友圈主页的一句签名。面对这次疫情,朱俊仍然相信,怀抱坚定的信念,放手去博,疫情终究会过去,阳光终会照拂你我。

  • 防疫期间,咸宁城乡91个生活物资供应点公布!附名单

  • 咸宁对中心城区实行交通管制措施

  • 这一封封请战书,感动咸宁!

  • 咸宁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值班电话!

  • 咸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全媒体记者 周萱

出品:香城都市报新媒体中心

红榜 |“家国有难,使命必达!”

⊙业务合作:品牌推广丨活动策划丨微信代维

⊙业务洽谈请联系:182-7216-3242新闻爆料请

拨打香报报料热线:0715-8210000⊙欢迎关注 香城都市报 新浪官方微博

红榜 |“家国有难,使命必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