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房理: “限購、限貸”會取消嗎?

1、限購、限貸的目的是把住房的居住屬性和投資屬性分開,貫徹國家的“房住不炒”政策,目前看會長期存在。

2、限售、限價是短期的應急政策,長期來看一定會鬆動。

3、限商實質是商業、服務業用地貢獻持續稅收,居住用地不貢獻持續稅收。要轉換用地性質,就要涉及到補地價問題。

4、目前的房產調控,一線城市的房價受到明顯抑制,但並沒有大幅下跌,說明潛在需求量依然很大,房價有其根本支撐面。

滬房理: “限購、限貸”會取消嗎?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中國經濟近40年的持續增長讓很多人富了起來,房價在最近十幾年更是猛漲,先上車的人財富狀況得到了大幅改善,後來者眼看房價越來越高,多數人無能為力,如果無法保障後來者的權益,會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團結。國家不得不調控房價的過快漲幅,讓後來者有機會上車。

中國樓市受政策影響很大,可以說幾乎是決定性的。國家通過對房產買賣的限制。對貨幣鬆緊的控制來調節房地產市場。

為了抑制2016年以來的房價暴漲,這一輪房地產調控是層層加碼,國家分別祭出: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等政策。

目前一二線城市都有限購政策。因城施策,不盡相同,主要是通過戶籍和繳納社保年限同時限制買房資格和買房數量。說白了,這個政策不是不讓你買,而是不讓你多買,避免投資行為,

貫徹落實“房住不炒”政策,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把房屋的投資屬性和居住屬性分開,允許居住買房,限制投資買房。就目前而言,限購,限貸政策會長期存在,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防止因為買房導致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限售就是限制商品房出售,防止有些人是為了投機買房,控制房產的流動性,短期看會起到一定作用,長期看可能是減少了二手房的供應。會使房價不降反升。

房產作為商品,天然擁有國家憲法保護的流通性,你就讓它自然流通。這樣政府還能增加稅收,皆大歡喜,限制人傢俬有財產的買賣,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通的。短期對房價的抑制可能會造成未來的反彈,長期看一定會取消。

限價就是限制新房的開盤價,房價高了不讓開盤,不發售房許可證。這不僅扭曲了市場上的價格信號,還創造了尋租機會,深圳的華潤瑞府開盤前幾天,去民政局離婚的人集滿大廳,政府又不得不叫停交易,還有各種變相收費的方法,不然就搖不到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些成本,最後還是會轉嫁到購房者身上。

所以這個限價政策,無非是增加了市場交易的摩擦,短期可能抑制房價,但是對長期房價沒啥影響,也一定會被取消。

限商就是限制商業樓、辦公樓改裝成公寓出租或者出售。這其實是減少了優質地段的房屋供應。商業樓、辦公樓裡面有大量生產經營活動,可以貢獻稅收,居住用地是住宅,不產生稅收。所以,未來如果要把商業樓、辦公樓轉化為居民樓,要有一個綜合考慮,前提是補一個地價,彌補政府的稅收收入,否則可能性不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從2016年房地產調控以來,到2019年6月,兩年的時間裡,一線城市僅僅上漲了1.4%,二線上漲14.3%,三線上漲16.9%。可以說我國的房地產調控,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在調控這麼嚴的情況下,房價還是上漲的,說明潛在的購房需求還是很大。調控影響的是短期房價增速,但是不會改變長期的房價趨勢。決定房價的是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城市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