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故事系列之二)一名青年女醫生的戰"疫"記錄

記者 王 偉 通訊員 李 亞 整理

(前線故事系列之二)一名青年女醫生的戰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我叫趙敏,共產黨員,碩士研究生畢業,是駐馬店市中醫院一名普通青年女醫生,目前在發熱病房"疫"戰一線。

1月22日,當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在全國範圍內蔓延之際,我們醫院各臨床科室的醫護人員都爭先恐後湧躍報名,積極要求投身到防控疫情的最前線工作。我是一名黨員,關鍵時候"巾幗不讓鬚眉"必須要衝在前面,聽說醫院要組織援鄂醫療預備隊人選,我第一時間請戰堅決要去。1月28日,醫院防控疫情指揮領導小組按照上級部門要求,迅速從各臨床一線選調了一批業務骨幹,組建了發熱病房,專門收治經發熱門診初篩後需要住院隔離觀察的患者。醫務科正式通知我和急診科的王付啟、劉萬磊、重症監護室的路光明、腦病一科的趙平麗五位醫生一起負責發熱留觀病人的診療工作,這也意味著我們要真正的衝上抗擊病毒的第一線了,大家沒有人畏難反而有些自豪和興奮……

發熱病房成立後,醫院專家組裡的各位病區主任、老專家積極為我們提供技術後援:"專業上有啥24小時隨時聯繫,要會診隨喊隨到";院領導、醫務科、護理部、感控辦多次到我們病房指導工作:"有啥困難和要求儘管提出來,醫院就是你們的堅強後盾";父母和家人安慰我們:"家裡的事不用擔心,安心工作,我們支持你";很多同事、朋友打電話或者發微信鼓勵我們,大家的共同幫助給與了我們極大的勇氣和更堅定的信心。

王付啟同志是急診科主任,他臨危受命,在承擔急診科(包括普通急診和急診重症)繁重工作的同時,兼顧發熱病房的日常管理和協調工作。我們在王主任還有肺病科主任劉中友的帶領下,不斷學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及診療知識。我已經記不清王主任多少天沒有回過家了,到處都是他忙碌的身影和聲音。

  住進發熱病房的患者由於沒有家屬的陪護,不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還要經受心理上的煎熬。我們病房全體醫護人員在進行正常治療護理工作的同時,更加註重患者的心理疏導,無微不至地照顧病人的生活起居,真正做到了"視病人如親人",待病人病情穩定後轉入相關的科室進一步治療,避免給病人及其家屬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這裡的同事們都把危險置之度外,每名護士都很盡心盡責,她們也是從臨床一線選調過來的:田夢、胡文佳、何依蕾、陳莉敏、郭炫利、史俊平、賀亞琳,姐妹們都很優秀。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發熱留觀病人的日常護理更為重要。比如日常的查房和護理,取各種體液和血液標本,病人時常發燒、流涕、打噴嚏,對醫護人員來說都是有風險的,但大家都很淡定:"沒想太多,這是我們的工作。"

  在治療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中西醫並重,著重突出中醫藥特色,發揮中醫藥優勢,辨證論治,每一位病人的治療方案,大家都會結合中醫名家的經典經方展開討論、各抒己見、不斷推敲,根據患者每天不同的症狀表現以及舌苔脈象,每天開具相應的湯藥,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現在,每當患者症狀得到緩解,各項指標逐漸恢復正常,結束留觀,平安的走出發熱病房,是我們全體醫護人員最開心的時刻。"謝謝你們!","不用謝,祝你健康,不說再見。"看到他們每個人出院時感激的情景更讓我們充滿了繼續戰鬥的動力。

工作之餘,我嘗試著用文字把這些難忘的經歷記錄下來,這將是我人生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立春來,寒日遠。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我堅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一定能打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