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中國有哪些改變?

  • 文 / 張涔汐
  • 疫情過後,中國有哪些改變?


    在國際上稱這次的疫情為“武漢肺炎”。

    針對這次貌似偶然發生的疫情,其實背後存在著某些必然的聯繫。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病毒的來源是蝙蝠,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如果人類不肆無忌憚的打撈捕殺野生動物,這種在野生動物身上寄生的病毒能到人類的身上嗎?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從來沒有因為野生動物病毒而引起人類的瘟疫。


    疫情過後,中國有哪些改變?

    但是短短這20年來,非典的引起是因為野生動物,這次的肺炎同樣還是因為野生動物。

    所以這裡面的必然性就是人類跟野生動物的生存關係,只要人類仍然肆無忌憚的捕殺野生動物,把野生動物當成飯桌上的美味,那麼避免不了的就是還有其他野生動物身上寄生的病毒或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會傳播到人類的身上。

    那麼這次疫情,給了我們哪些改變呢?



    第一、野生動物的管理更嚴格


    很多人都非常好奇,都知道很多野生動物不準買賣,但是為什麼華南海鮮市場裡面會有那麼多的野生動物在被販賣呢?

    另外,都知道野生動物不準捕殺,那為什麼飯店會堂而皇之把野生動物端上飯桌呢?這不是明擺著是違法行為嗎?

    疫情過後,中國有哪些改變?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野生動物保護不夠嚴格,有太多的管理環節出現了紕漏,這些紕漏直接導致了這次疫情的出現。

    這次的疫情出現在武漢,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吃野生動物的地方只有武漢嗎?當然不止,仔細查查全國各地都有野生動物的販賣點。

    這次疫情過後,國家會在野生動物保護上更加的嚴格,把那些管理紕漏的地方全部堵上。



    第二、野生動物保護的立法更嚴格


    但凡涉及到野生動物的販賣、殺害,另外還有飯店以野生動物為食材的行為都應該判刑。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野生動物的殺害,是因為人類的需求,如果人類沒有需求野生動物的傷害還有嗎?


    疫情過後,中國有哪些改變?

    所以,既然飯店可以堂而皇之的把野生動物作為食材,這就說明了野生動物的立法還不夠嚴格。

    兩次的疫情教訓,我們必須將野生動物保護的立法更嚴格苛刻,才能保護好我們自己。



    第三、關於疫情發生,醫療基礎設施的建設


    非典出現的時候,在北京臨時建設了一個小湯山醫院,專門用來收治當時感染非典的病人。

    我們先來看看這樣的醫院和普通的醫院有什麼區別?

    區別在於有沒有隔離區,隔離措施。


    疫情過後,中國有哪些改變?


    就好比武漢的這次疫情,定點醫院有著更完善的隔離措施。

    但是現在出現一個現實情況,武漢臨時重新建了兩個醫院,這充分說明了我們在出現疫情這種情況,醫療資源非常短缺。那麼我們再來思考一個問題,人口眾多的一線城市是不是都應該多建設幾家防疫中心,專門用來收治因為疫情受到感染的病人的醫院?


    疫情過後,中國有哪些改變?


    前幾天,河南鄭州建設了一所小湯山醫院,這次出現疫情事件河南的領導班子真是太值得讚揚了,提前讓醫療資源更加的充足,才能充分應對這次疫情。

    我們在非典疫情上的反思太少了,這就導致在這次疫情防護上的資源準備不足,所以,這次疫情後應該把這個防護疫情的醫療資源儲備不足上的問題應該解決了。



    第四、醫護人員培養


    這次的疫情,我們用肉眼可以看到醫護人員太短缺了。

    每一個城市都缺少好的醫護人員。

    二三十年前,我們很多孩子的夢想是當科學家、教師、醫生,但是現在孩子們的夢想是明星、網紅。


    疫情過後,中國有哪些改變?


    其實醫護人員培養主要是因為社會價值觀出現了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醫院運營市場化,加速了病人跟醫院之間的矛盾,這就導致了醫鬧事件屢次發生。

    這讓醫護人員在培養上出現了短缺,因為年輕人不再想著去當醫生了。

    這次事件,社會主流的價值觀是時候掰正了,醫療人員應該得到相應的尊敬。



    第五、關於對大自然的敬畏


    這次疫情給人類一個教訓,同時讓人類覺醒:凡是不愛護大自然,肆無忌憚傷害大自然的人,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我們仔細思考一下,改革開放三四十年,中國的經濟騰飛了,很多中國人因為暴富、發財,膨脹的忘乎所以,簡直是一副唯我獨尊的小人得志之相。

    我們把自己放到上帝的位置,甚至想扮演上帝的角色,以為我們人類可以主宰著整個宇宙,這次的疫情讓人類明白,面對大自然的懲罰,人類跟螞蟻沒啥區別。


    疫情過後,中國有哪些改變?


    或許,以前那些肆無忌憚把野生動物當成口中美味的人,因為這次疫情,他們會畏懼的思考:這碗野生動物湯裡,會不會藏著病毒?

    這就是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或許以前我們看到飯店明目張膽把野生動物端上飯桌上,會視而不見,把自己當成局外人。


    疫情過後,中國有哪些改變?


    但是因為這次疫情,我們會舉報他們的違法行為。

    因為我們不想讓第三次疫情再次發生,我們不想看到病毒再次肆虐人類,這就是我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疫情發生看似偶然事件,其實背後是我們對大自然多年來的傷害,導致的這個必然事件,這次的疫情讓我們人類反省一下自己:我們人類是不是太猖狂了?



    作者:張涔汐,用男性的視角看職場,以女性的視角看人生,既能剖析人性的複雜,也能把世間冷暖寫筆下,新書熱銷《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