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能否持續得看“硬核”

在線教育能否持續得看“硬核”

在線教育能否持續得看“硬核”

多地教育部近日呼籲,要利用網絡平臺實現“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因此有不少線下培訓班緊急轉線上,使線上教育和線上教育技術支持公司的需求增加。資本市場上,2月5日在線教育概念股平均上漲5.50%。有分析指出,在疫情影響下,在線教育暫時獲得更多的消費者青睞,但最終能否持續獲得用戶的信任與選擇,還是取決於機構的師資力量、課程內容以及服務質量這些“硬核競爭”。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倪明、張忠安

2月5日,廣東省教育廳官網發佈《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學校制定至少1個月在線教學指導計劃,並根據疫情形勢發展變化進行完善。因延遲開學耽誤的教學時間,可通過週末(週六或週日)1天時間調課、壓縮暑期假期等方式補償,保證總課時不減少。當天上海市教委新聞辦發佈通知再次延遲開學。根據防控疫情需要,教育部此前也發佈了《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同時,多地發佈通知暫停線下培訓活動,並鼓勵儘可能利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讓在線教育成為眾多學生和家長選擇的方向。

一時間,在線教育成為了當前階段教育行業的“剛需”。新東方優能、學而思、卓越、思考樂等線下機構,在保持課程時間、課程教師、課程內容不變的情況下,從線下小班均轉化為線上小班。國內一些科技巨頭、教育公司和企業服務公司,也針對教育行業提出了或免費或減免的支援方案。

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就宣佈向全國用戶提供免費直播課。從2月10日開始,還將推出從週一到週五與校內時間同步的全年級各學科免費直播課和自學課,課程涵蓋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全部學科。新東方、網易有道、中公教育乃至騰訊教育等企業,也都紛紛推出了相應的課程和優惠。這既是面對疫情的慷慨之舉,也不無“拉新”的意圖。

“同步課堂”的華騰教育董事長熊小 告訴記者,目前學校推遲開學,其免費課程的學員明顯增加,並表示未來將快速加大線上業務規模。春節期間,尚德機構學員在線做題數量超過5000萬道,重播課程出勤時長近5萬小時。

“英國地接說,暑期新東方8000人研學行取消了!我一天接到教培機構好幾個電話,問我要不要給孩子報名參加一對一的線上課程”,李女士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線下培訓機構也急於尋求線上轉型,學校調試信息化設備快速線上化,家長面對多個品牌免費課程內容難以抉擇。對於家長而言,如何安排學生在家中的時間,特別是面臨中高考的學生,成為了頭等難題。

線下:機構急轉線上 機構蜂擁註冊

“突然屏幕就沒聲音了,然後圖片也沒了。老師無法在線上一一批改作業和課室巡迴指導,要等同學們一一打字回覆也很花費時間。”某教培機構四年級語文寒假班上課的學生反映。也有學生家長反饋,相比線下教育,線上教育效果也有很大差異:“在線教育最終成績有一部分是取決於學員的自覺性,因此成人、職業和高中等在線教育效果會相對較好,而小學和初中類的線上教育效果相對較差一些。”

據瞭解,由於在線教育大火,短期內湧入太多機構和用戶,工具系統穩定性急劇下降,出現了卡頓等種種影響體驗的現象。從ClassIn開發機構翼鷗教育的公開信中,不難看出這場“大遷徙”的規模:“僅僅大年三十,就有近3000家機構在ClassIn後臺註冊,如果不是我們註冊流程非常複雜,一天的註冊量會在幾萬家。”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教培企業還是公立學校,面對線上模式如何講課、如何與學生互動、板書如何演示、直播卡頓如何處理都是要老師面對的現實問題。如果沒有經過培訓,老師的線上講課效果實際上將大打折扣。

線上教育:能否持續增長要看硬指標

資本市場在線教育概念也獲得資本的追逐。5日,高樂股份、秀強股份、和晶科技、華平股份以及全通教育等20只個股漲停。

近年來在線教育獲得越來越多用戶的青睞。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預測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05億人,較2019年的2.59億人增長4600萬人。

互聯網巨頭紛紛將目光聚焦在在線教育。隨著騰訊、阿里、百度、頭條等的相繼進入,線下教育巨頭都在積極佈局線上市場,交鋒不可避免。投資者在選取投資標的時,要從師資、課程內容、服務等方面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