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嚴重便祕,小妙招有哪些?

勺zc老15sr


給大家分享幾個小妙招:

1. 腹部按摩法:

家長將手掌貼在寶寶腹部,並按照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這個動作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經常做可以避免便秘。

2. 小寶寶經常練習趴,有助於預防便秘:

之前我家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便秘很嚴重,去兒童醫院的時候,醫生就讓孩子多趴著,說是促進排便。不知道有沒有科學依據,但對於我家孩子還是很管用的。

3. 多吃蔬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

如果寶寶已經添加了輔食,就一定要每日攝入蔬菜,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這些膳食纖維就是我們腸道蠕動的加速器,可以增加腸道蠕動,從而減少便秘的發生。

4. 添加益生菌,預防和緩解便秘。

益生菌進入人體腸道後,會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刺激腸道並加強腸道蠕動,增強腸道潤滑能力,從而避免便秘的出現,或者緩解便秘。

不過一定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可以給0-3歲的寶寶吃,一定要選擇嬰幼兒可食用的菌株。我國衛生部曾經發布過一個《嬰幼兒可食用的菌株名單》,一共有7種菌9個菌株在其中。各位家長一定在給孩子購買益生菌時,選對菌株選對益生菌。

下面這種便秘“偏方”,千萬不要給寶寶用。

- 蜂蜜緩解便秘:

千萬不要給1歲以下的孩子食用蜂蜜,因為蜜蜂在採蜜時,有可能會接觸一種肉毒梭菌。

寶寶食用這種受汙染的蜂蜜,嚴重的會肉毒中毒,危及生命。

另外,其實蜂蜜對於大多數來說並沒有緩解便秘的作用,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如果是對果糖不耐受,吃一些蜂蜜會產生輕微的腹瀉,從而給人產生“通便”的效果。如果對果糖耐受,即使吃了蜂蜜,對於預防和緩解便秘也沒有太大的作用。

希望對你有幫助。


YOYO育兒說


我兒子特別喜歡吃,有幾次也是幾天都便秘,我們就用了一個偏方,給寶寶用蜂蜜在鍋裡煎熱後,做成條狀塞進臀部裡面,過一會兒寶寶就會上廁所。後期千萬要注意飲食,不能讓寶寶挑食或者不吃飯專吃零食,這樣還是會便秘的,同時還需要多喝水。


母嬰大視角


最近有無數個麻麻問我,寶寶便秘怎麼辦?看來,寶寶的吃、喝、拉、撒、睡,沒有一樣不讓媽咪們焦慮啊。

其實很多時候,連續幾天不拉臭臭並不是便秘,尤其對於小寶寶來說,可能是“攢肚子”。

所以今天就好好說說寶寶的“便秘”問題。便秘如何處理?和攢肚如何區分?如何給便秘的小寶寶按摩?我都會詳細解答,關於按摩這一塊,還有GIF圖詳解,大家耐心往下看哈。

別把”攢肚子“認為是便秘

01不是所有的“不拉”都是便秘

首先來注意一點,便秘不應該只看大便頻率,更該看大便的性狀!

有的娃可能排洩頻率很高,但很難排出大便,或者每天都拉很少一點,其實便便還囤積在腸道內,這樣其實已經發生了便秘。

有些娃可能四五天才拉一次,排便間隔長,但是排便的時候沒有痛苦的表現,排出的大便也不幹不硬,是正常的黃色軟便便,沒有硬結,胃口也很健旺,那麼這樣的情況不叫便秘,而叫“攢肚”,我們不需要特別採取措施。

02什麼樣是“攢肚”?

相對來說,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比其他寶寶更容易攢肚子,不容易便秘。因為母乳的吸收效率很高,寶寶吃下去以後在肚子裡留下的固體殘渣少,所以母乳寶寶幾天不拉臭臭也很正常(有些母乳寶寶,會一週都不拉臭臭)。

上面說了,只要糞便仍然是軟的(不比花生醬硬),而且孩子各方面都正常,體重穩定增長,定時吃奶,就沒問題。

一般來說,配方奶餵養和添加輔食後的寶寶,相對更容易出現便秘的症狀。

03怎麼來確定到底是不是便秘?

◎ 排便費力、大便質硬

寶寶拉臭臭的時候表情很痛苦,甚至拉臭臭的時候還會把自己拉哭(排便的時候肚子會痛),拉出來的大便體積大、又乾又硬,那毫無疑問是發生了便秘問題了。

◎ 便便裡有血

大便表面或內部有血。這個可能是寶寶在拉臭臭的時候,屁屁有裂開傷造成了出血,或者便便太乾硬劃破了屁屁導致的。

◎ 肚皮緊繃

我們伸手摸摸寶寶的腸胃,便秘的寶寶肚皮飽滿、硬、緊繃。

◎ 胃口不佳

◎ 5-10天才拉一次

雖然排便頻率低並非意味著一定是便秘了,但這也是判斷便秘與否的重要指標。

新生兒(母乳寶寶除外)一天少於一次便便、大便質硬,也有可能是產生了便秘。

找到寶寶便秘的原因

一般來說,喝奶粉的寶寶比喝母乳的寶寶更容易便秘。當然水分的攝入少了,也可能引起便秘。除此,還有兩個原因會讓導致寶寶不拉臭臭。

01剛添加輔食/斷奶時容易便秘

當寶寶添加了新的輔食,或者吃輔食的量增加了以後,有可能產生便秘。比如寶寶的第一頓輔食——米糊,其實就是低纖維的,有可能造成輕微便秘。

斷奶的時候也可能造成便秘,因為寶寶有可能會脫水。

02有可能寶寶生病了

多數時候,便秘是以上幾種情況造成的,但也有很少一部分情況,是由於疾病引起的,這個請帶寶寶去醫院看一看哈。

緩解寶寶便秘的八大方法

01喝水

如果寶寶已經有便秘症狀了,那麼不管是純母乳還是奶粉餵養,有沒有添加輔食,我們在寶寶吃飯後,都要給她喝50-100毫升水,保持胃腸道的水分供應。

021歲以後的寶寶可以適度喝點果汁

美國兒科學會明確禁止不能給1歲以內的寶寶喝果汁。

但針對一歲以後的寶寶,當他出現便秘症狀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喝點梨汁、蘋果汁或者西梅汁,因為果汁具有天然的助排便的效果(小月齡的寶寶不喝果汁,可以換成西梅泥。很多我身邊的朋友都覺得效果很好)。

不過,純果汁比較甜,營養成分、纖維含量也不及新鮮水果高,平時還是要少喝,一般在吃飯以後隔個半個小時喝一些比較好。

03多吃高纖維食物,但不要吃香蕉

在寶寶輔食裡添加一些高纖維食物,包括西梅、高纖維的蔬菜比如豌豆、大豆、西蘭花,還有全麥麥片、全麥麵包等等。

這裡要說下香蕉,很多人覺得香蕉會通便,其實是一種誤區。香蕉裡含有鞣酸,會將糞便結成乾硬的塊狀,導致便秘。未成熟的香蕉更甚,裡面含有大量鞣酸,所以便秘的時候千萬不要吃哈。

再介紹一種特別的食物:黑色玉米糖漿。這是一種烘焙原料,由玉米澱粉提取而來,不少專業人士都推薦在母乳或者配方奶裡面添加黑色玉米糖漿來化解便秘(每100毫升加1/4茶匙,如果不奏效,再增加一些,每100毫升裡不要超過1茶匙)。

美國兒科學會也介紹,寶寶1個月後,每天可以給予1至2茶匙的黑色玉米糖漿以緩解便秘。

這個烘焙原料之所以那麼“神奇”,是因為糖漿裡特定的糖蛋白可以保持便便裡的水分,讓便便不容易乾燥,而且只有黑色玉米糖漿中有這種糖蛋白,淺色的裡面沒有。

有人研究過,將黑色玉米糖漿與飲食調整相結合,可以改善約四分之一的兒童便秘情況。

不過,這個黑色玉米糖漿我本人也沒有給娃試過,好不好用真不好說,這裡僅僅作一種援引和參考,暫不作推薦哈。

04多運動

讓寶寶多運動,也有利於腸道蠕動。

平時,我們可以把寶寶仰面放到地上,抬起他的小腿,交替做圓周運動(就像騎自行車一樣),這是很有利於消化的。

05更換奶粉試試

每個孩子對於不同配方的奶粉耐受度不同,所以更換配方奶也有可能改善便秘的問題。可以試試一些低乳糖配方的。

06胃部“馬殺雞”(按摩)

多給寶寶做做按摩,也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

① 從寶寶肚臍下面開始,繞著肚臍順時針打圈圈,給寶寶進行按摩。

② 先用一個手指輕輕打圈圈,再變成兩個手指,最後變成三個手指、四個手指。力道不要太大,以寶寶覺得舒服為宜。這樣的按摩能夠促進寶寶胃腸道內部的蠕動,幫助消化。

③ 抓住寶寶的腿,推到頭頂再放下來(如上圖),反覆做幾組。

④ 握住寶寶的腿,左右搖擺,再做幾組(如上圖)。還可以在寶寶雙腿彎曲的情況下,把寶寶的腿拉直(類似於“跳躍”的動作),都能夠幫助寶寶的腸道運動。

⑤在寶寶的手心、腳心打圈圈,輕輕按摩、揉搓。

07洗個熱水澡

熱水澡有利於寶寶放鬆身心,同時,給寶寶擦身的時候,也是進行按摩的好時機。

08刺激直腸(用小肥皂條或者開塞露)

在家裡,我們可以用小肥皂條稍稍插入嬰兒肛門幫助通便,也可以用小指戴橡皮手套蘸少量凡士林、石蠟油插入肛門通便。

我用過這種方法,當時寶寶反抗得比較激烈,因為這種方法刺激性較強,所以非特殊情況時不建議採用。

實在很嚴重的時候,也可以用開塞露,開塞露有專門的兒童款,我們可以諮詢下醫生,一般一次用四分之一到一支的量就夠了。用的時候,我會把頭磨磨光滑,再抹點凡士林,這樣塞進去寶寶的痛苦會小一點。

個人建議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用開塞露,怕寶寶形成依賴。

在一些更嚴重的病例中,兒科醫生會給小朋友開一些溫和的緩瀉藥或灌腸劑。

這裡需要說一句,在諮詢兒科醫生意見之前,千萬不要擅自給孩子服用任何類型的非處方緩瀉藥或軟便劑。


豆媽育兒小記


腸道不好的人,或者是腸道虛弱的人總是會出現消化不良或者是便秘的問題。小寶寶的腸道正在發育中,所以如果家長不注意寶寶的飲食,寶寶就會因為積食或者是上火出現便秘的問題。寶寶如果是輕微便秘的話,多喝水就可以了,那麼,如果寶寶便秘非常嚴重的話,要怎麼辦才好呢?

寶寶便秘嚴重的時候可以採用藥物的方法來治療,長時間不排便的話,對於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可以給寶寶吃一些促進腸道蠕動的藥物,也可以給寶寶使用一些潤腸的藥物。如果寶寶比較小的話,建議到醫院做一個詳細的檢查再使用藥物,不要胡亂用藥。

寶寶一天排便的次數在1-2次都是正常的,所以家長注意讓寶寶養成一個排便的習慣。比如每天早上寶寶起床後可以先給寶寶喝一點溫開水,或者是讓寶寶先吃奶粉或者是母乳。然後抱著寶寶讓寶寶試著排便,不管寶寶有沒有大便,都要讓寶寶養成一個習慣。

堅持一段時間後,寶寶每天早上起床就會有便意了,這樣可以很好的避免便秘問題出現。不管是吃母乳的寶寶,還是奶粉餵養的寶寶,都是需要喝水的,喝水可以預防上火,可以讓大便更加通暢。


可愛的嚶嚶醬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關於寶寶嚴重便秘,小妙招有哪些?以下是一些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寶寶便秘原因:

  1.飲食不足

  當寶寶進食量減少時,腸胃消化食物後液體吸收的殘渣變少,導致排洩物減少且大便的中的水分也會變少。當奶水中的糖分少於寶寶的所需量,會減緩腸胃蠕動,使排洩物乾燥。長時間的飲食不足會導致孩子出現營養不良的症狀,孩子的腹肌和腸肌的伸縮能力因此減弱。當情況嚴重至腹肌和腸肌萎縮,會加重便秘的症狀。

  2.飲食不當

  大便的性質反映所用食物的性質。當碳水化合物的量不能滿足人體的需求,就算蛋白質是處於充足的情況,腸道菌群也會產生變化,導致發酵變少,使排洩物呈鹼性,且乾燥。當碳水化合物的數量過多,腸道菌群的變動增加了腸道發酵,產生的過量酸使排洩物呈酸性,且質軟,孩子排洩的次數便會增多。健康的大便是食物中充足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作用。若飲食中鈣化酪蛋白含量較多,會產生大量皂鈣,皂鈣不易被溶解而混雜在排洩物中,從而使排洩物的量增多且不易排洩。碳水化合物含量充足的食物中,穀類食物不易引起便秘。孩子偏食,喜歡吃肉,少食或不食含有纖維素的食物比如蔬菜類,也容易引起便秘。

  3.腸道功能失常

  作息不正常、不按時排洩等,都是常見的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寶寶在上學前沒有固定如廁時間,導致上課時想排便,但又不方便去解決,就使很多孩子憋著大便上課,這也會導致寶寶便秘。常服用瀉藥,缺乏體育鍛煉,或是有慢性疾病(如佝僂病、高鈣血病、先天性肌無力等)都會使腸肌無力、功能失常從而引起便秘。交感神經功能失常、腹肌失常或麻痺也會導致該病,但是這些可以通過服用抗膽鹼能藥物、抗酸劑、利尿劑等,來促進腸胃蠕動,從而減緩便秘症狀。

  腸道菌群的失衡也會導致便秘。腸道菌群分別是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當有害菌的數量過多,會導致孩子出現便秘或是水土不服等症狀。這時可以通過補充足量的益生菌,從根本上改善便秘症狀。

  4.身體生理異常

  肛門肌肉撕裂、肛門狹窄等都會導致該症,小朋友應及時檢查肛門、會陰部和下部脊椎。如果孩子的家族中有便秘的病史,那麼孩子也有可能遺傳該病症。

  5.奶粉配方不當

  母乳與傳統配方奶粉都含有脂肪酸,但是兩者卻有本質不同。配方奶粉易使孩子體內產生不溶物,即奶粉中的脂肪酸遇到了礦物質而產生的反應物,這不僅導致小朋友難以順利排便,還會減少礦物質的吸收量。寶寶便秘是因為奶粉中的脂肪酸生成沉澱物,而不是“上火”。益生菌和水蘇糖可以中和腸道的鹼性,並使其酸化,溶解沉澱物,緩解便秘症狀。

  寶寶便秘怎麼辦?

  1.要多喝水

  如果發現寶寶平常喝水量比較少,可多準備一些水給寶寶喝,即使是外出遊玩時也不要忘帶瓶水在身上。當然,媽媽們偶爾也可以往裡面加入一點味道,比如糖,又或者是給小孩喝豆漿,4歲大的小孩子一般對甜的東西都不討厭,這樣吸引寶寶自己主動喝水。不過甜度要適量,不能太多。

  2.多準備一些流食

  4歲的孩子經常便秘的話,家長平日要多準備一些流食,比如小米粥、南瓜粥、清湯麵等等,食物外觀儘量做得好看些,味道方面不要太鹹,同時也不要放太多油。這些食物的水分含量比較多,容易被腸胃消化,適合小孩子吃。

  3.多吃點水果

  小孩子火氣太旺的話要多吃點瓜果,比如蘋果、奇異果、香蕉、香瓜等,建議每天至少能準備一份水果,沒事時就讓寶寶吃點,實在吃得少的可親自餵給他吃。體積比較大的水果,大家要切塊,最好是方便小孩子一口吃的。

  4.多帶寶寶運動

  多運動通常也能改善排便,作為孩子的父母,平常有時間要多帶寶寶出去運動,比如走路、跳繩等,必要時可與小孩子一起進行,可提高孩子對運動的興致。








慕小喬


孩子便秘,主要表現是大便長時間的不能排出,排出的大便又乾又硬,排便的時候,寶寶比較痛苦,有的時候會有便血的情況。第一點,食物方面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特別是含有粗纖維的蔬菜,比如韭菜、芹菜,這一類的蔬菜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第二點,有一些藥物比如乳果糖,治療便秘效果也是非常好的。當然,這些都是針對功能性的便秘。第三點,訓練寶寶的排便習慣,每天定時排大便,可能一開始大便不容易解出,但是也要進行排便的訓練,這個習慣大約要一個月左右才能養成。第四點,如果以上方法效果不佳,應到醫院進行檢查,確定有無腸道發育異常的問題。



萌萌依依一家


寶寶嚴重便秘,小妙招有哪些?今天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寶寶嚴重便秘,小妙招有哪些,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首先要搞清楚寶寶便秘的原因,然後再根據原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或者是食療調節。導致寶寶便秘的主要原因有,飲食不足、食物成分不合適、腸道功能紊亂等等,大部分是功能性的,也有因為腸道系統的發育或者疾病造成的,具體的原因、治療或者解決方法等內容下面我們詳細談一談。

寶寶便秘的原因


寶寶便秘是絕大多數的嬰兒便秘都是功能性的,引發因素有飲食不足、食物成分不當、腸道功能失常、體格與生理的異常及精神因素等,功能性便秘可通過調整解決。

還有一部分便秘是因為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通過調整不能解決,需要手術治療。

包括腸道閉鎖、腸狹窄、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無肛、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腫瘤壓迫馬尾部神經等,這些常伴有嚴重的嘔吐和腹脹的現象,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診斷和治療。

新生寶寶便秘的症狀

1、先天性腸管畸形,寶寶出生後24小時仍然沒有排出胎便,應該懷疑是否有腸梗阻。如果同時伴有嘔吐,就應該馬上看醫生。

2、克汀病,新生兒出生後1月內出現便秘,同時還有黃疸,皮膚比較粗糙,克汀病主要表現為:反應欠佳、嗜睡、吸吮力弱、少哭、哭聲低啞、少動、皮膚乾燥、黃疸消退延遲、腹脹、便秘等。克汀病可以引起智力低下,有上述情況發生,應該儘快看醫生。

3、便秘與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巨結腸在新生兒期的主要症狀:胎便排出延遲。這種病症的特徵:便秘較頑固,不干預很難自己排出大便;一旦排出,量很大;便秘的同時會有明顯的腹脹。

4、因消化不良或媽媽飲食等原因的普通便秘,平時排便正常,大便性狀及量基本正常,新生兒精力正常,無虛弱狀態,主要表現大便量少、乾燥,排便困難,食慾降低,腹部脹滿。

三、正常的新生兒大便

1、胎便:寶寶出生後十小時內開始排出胎便,為黑綠或深綠色,粘稠、無臭、有點像鋪路用的瀝青,是由脫落的上皮細胞、濃縮的消化液及胎寶寶時期吞入的羊水所組成。一般在二至三天內排完,每天約3-5次。

2、母乳餵養寶寶的糞便:未加輔食的母乳餵養寶寶的糞便是黃或金黃色,均勻呈膏狀或帶少許黃色糞便顆粒,偶爾稍稀而略帶綠色,不臭、有酸味。

3、人工餵養寶寶的糞便:寶寶的糞便呈淡黃或灰黃色、較幹稠。因牛奶含蛋白質較多。糞便有明顯的蛋白分解產物,產生的臭味去掉有些吃配方奶粉的寶寶排出的糞便呈暗綠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鐵質,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並與空氣接觸之後發生化學變化,就會呈現為暗綠色。

四、新生兒便秘的解決辦法


排除是疾病導致的便秘後,改變飲食結構,已母乳為主,哺乳媽媽注意飲食均衡,高蛋白的食物如雞蛋、牛肉、海鮮等少食。多補充青菜和水果。多給寶寶補充水分,減少牛奶的喂入量。

按摩緩解:

1、臍部按摩,手掌心對準寶寶臍部,輕輕向下按壓約1釐米,同時以順時針方向按摩20圈,手掌不要離開寶寶的腹部。

2、熱氣燻蒸肛門:把熱水放入盆口約10釐米的盆或桶中,讓蒸汽燻到寶寶肛門處,約3分鐘,之後用手指輕輕按壓寶寶肛門皺褶處20下。

飲食方面:在排除是疾病導致的便秘後,多喝點溫開水是最有效的,同時母乳餵養的比例要比奶粉餵養的比例高。

寶寶便秘的小妙招


1、增加水分吸收

奶粉餵養的寶寶要增加寶寶水分的吸收,刺激腸道的蠕動,幫助通便。

2、多吃取瓜果

除了腸道發育方面的原因之外,兒童便秘的原因在於其體質燥熱。便秘的孩子平時可以適量添加食瓜類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等,以消除其體內的燥熱。父母還可以為孩子熬點綠豆薏仁粥吃,也能起到解熱通便的作用。

3、適當運動

對於還不能獨立行走、爬行的小一些的寶寶,父母不要長時間把寶寶獨自放在搖籃裡,應該多抱抱他,並適當輔助他做一些手腳伸展、側翻、前後滾動的動作,加大孩子的活動量,加速孩子食物的消化。運動可增加腸蠕動,促進排便。

家長還可在孩子臨睡前,以其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其腹部,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腸蠕動,還有助於其入眠。

4、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不按時排便是導致許多孩子便秘的原因之一。3~7歲的兒童,其腹部及骨盆腔的肌肉正處在發育階段,排便反射的功能尚不成熟。他們還不知道有便意就該上洗手間,經常需要家長的提醒。

家長可以把早餐後一小時作為孩子固定的排便時間。開始時,家長可以陪伴孩子排便,每次10分鐘左右,幫助孩子養成定時上廁所的習慣。上廁所之前可給孩子喝杯果汁或溫蜂蜜水潤潤腸。

5、少食多餐,慎選點心

雖然孩子的胃容量小,每次吃不了太多的食物,但精力旺盛,活動量大,幾乎每3、4小時就需要給其補充飲食。所以,孩子的飲食應堅持少量多餐。家長可以把孩子每日所需的營養,分成三頓正餐和兩頓副餐來供給。

副餐,可以選擇一些富含營養的食品,如白木耳、杏仁、蜂蜜等。這些食物含有優質蛋白質及脂質,還有軟便潤腸的作用,是孩子最佳的活力補給來源。家長可以將白木耳煮軟剁碎做成甜羹給孩子食用;也可以將杏仁磨碎加點燕麥、葡萄乾,用水沖泡給孩子當飲料喝;或將蜂蜜澆在水果或蛋糕上給孩子食用。

6、補充纖維質

如果孩子平時討厭吃蔬菜、水果,可以讓其多吃木耳、杏鮑菇、海苔、海帶、果乾等食物,以增加其纖維質的攝入,從而促進其排便。

好了,今天的這個問題,寶寶嚴重便秘,小妙招有哪些,就回答完了,各位讀者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


家長日記


寶寶便秘:

1.可以給她/他多喂點溫水。

2.多揉揉小肚子,幫助其消化,醫生說揉肚子的方向不一樣,其效果也不一樣,要注意。

3.如果是稍大點的寶寶,可以喂點香蕉【我家寶寶正常情況一天一次,如果餵了寒性水果比如奇異果、火龍果可能還會增加次數】。

4.促進腸道消化的藥物:媽咪愛或是益生菌【首次用還是建議醫院醫生看過再開】。

不知道能否幫到你,這都是我帶兩個孩子自己總結的經驗分享。

祝寶貝健康快樂成長![耶]


SZ豆媽


寶寶便秘有時候真的挺讓新手媽媽頭疼的。

先和大家說一個關於寶寶便秘的小竅門:

如果寶寶便秘沒有發生出血、腹痛的現象,寶媽們就可以不用太擔心。

什麼情況下可以稱作便秘?

剛出生的寶寶拉不出來便便會有2種情況,

1、寶寶正在攢肚子

2、寶寶便秘

有很多媽媽會弄混淆了,寶寶其實是在攢肚子,但是誤以為寶寶便秘了。

攢肚≠便秘

這裡教大家一個判斷寶寶是攢肚子還是便秘的小方法。

判斷寶寶是不是便秘,不是以寶寶排便間隔時間為標準,而是以寶寶拉出來的大便乾結、排便費勁為依據的。

1、有時候寶寶即使一週不排便,但是當寶寶排便時並不痛苦,拉出來的大便也不幹燥,這種現象屬於“攢肚”,是正常。

2、如果寶寶拉大便非常困難、拉出來的大便也乾硬而且間隔時間久,那麼,這就是寶寶便秘。

新生兒為什麼會有便秘現象?

剛出生的寶寶便秘一般是有以下5個原因,各位寶媽可以仔細核對一下:

1、餵養不當

當剛出生的寶寶在6個月內就有便秘的現象。

1、如果是母乳餵養的方式,寶寶便秘的原因很可能是哺乳媽媽吃了太多辛辣刺激、大魚大肉類的食物;

2、如果是奶粉餵養的方式,寶寶便秘的原因很可能是奶粉沖泡太濃引起。

6個月後的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也有便秘的現象。

這個時候的寶寶有便秘現象,一般是因為寶寶不合理的食物結構造成的。

比如寶寶精細的主食(白米飯、麵條)吃多了、肉類吃多了、蔬菜水果吃少了、水喝少了等。

2、寶寶的腸道菌群不平衡

上面說的主要是1歲以內的寶寶便秘的原因,那麼1~3歲以內的寶寶還有便秘的情況的話,就要考慮寶寶的腸道菌群是不是平衡了。主要有以下2個原因:

1、良好的腸道菌群環境還未建立

2、生病使用抗生素等治療破壞了腸道的菌群平衡引起。

因此便秘很多情況下,最主要的原因是腸道內缺乏有益菌。

3、憋便

寶寶有便秘情況還有可能是因為寶寶有憋便的情況。

當小寶寶的便便在結腸內留存的時候,水分會被結腸吸收,停留時間越長,吸收越多。

變乾的便便會讓寶寶排便時產生疼痛,從而惡性循環,形成憋便行為。

4、過量補鈣

很多媽媽擔心寶寶缺鈣,會給寶寶額外補鈣,但是過多的鈣不僅增加身體負擔,還會與腸道內脂肪結合形成鈣皂,引起便秘。

5、運動過少

寶寶運動量小,會導致腸道蠕動力下降,從而導致便秘。

緩解寶寶便秘有技巧

當我們知道了寶寶便秘的原因之後,就需要了解如何緩解或者解決寶寶便秘的現象了。

1、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

正確餵養方式

母乳餵養

建議哺乳媽媽飲食清淡,飲食上不要大魚大肉,也不要吃辛辣刺激和油膩的食物;同時保證自己大便的通暢;

一般只要哺乳媽媽調整飲食結構,寶寶便便會有改善。

配方奶餵養

1、喝配方奶的小寶寶一定要嚴格按照奶粉衝調說明;

2、另外還要考慮配方奶粉是否不耐受導致的小寶寶便秘,如果是需要及時更換。

2、增加膳食纖維高的食物

1、把精白米麵,用小米、糙米、燕麥、芝麻替代一部分,小寶寶可做成泥吃;

2、多給小寶寶吃一些高纖維的蔬菜、菌藻類,比如豌豆、西藍花、蘑菇等;

選擇一些高纖維的水果給寶寶吃,比如梨汁、西梅汁、火龍果等都可通便,最好與水1:1稀釋之後再喝。

3、給寶寶的腸道“加油”

很多寶寶在6個月後就添加輔食了。添加了輔食後容易非常發生便秘,主要原因在於寶寶的脂肪攝入太少。

那這個時候可以給寶寶輔食裡添加一些植物油。

如亞麻籽油、核桃油、橄欖油等,不僅可以通便,還可獲取豐富的omega-3脂肪酸。6個月以上的寶寶每天5ml,1-2歲的寶寶每次15ml。

4、給便便喝足水

多喝水對於便秘的寶寶來說,雖然不是治標治本的方法,但可以預防便秘。

1、每天保證寶寶足夠的水分,可以使便便軟化。

2、0-6個月的寶寶,母乳餵養不需要喂水;

3、奶粉餵養可在兩餐之間適量添加;

4、添加輔食後,每天適當喂水約100ml。

5、不要過度補鈣

一般1歲以內的寶寶只要奶量足夠,不管母乳還是配方奶餵養,鈣都是可以滿足寶寶需求的,只需要每天給寶寶規律補充維D3即可。

如果過度補鈣會引起便秘。

6、給寶寶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有抗菌物質和大量活性細菌,具有幫助消化、促進腸胃蠕動的作用。比如含益生菌的食物和益生菌製劑。

7、盆浴+腹部按摩

(1)盆浴

可讓寶寶在熱水盆裡泡數次,使寶寶放鬆直腸肌肉,使排便過程容易進行。

(2)腹部按摩

讓寶寶舒服的平躺下來

右手在寶寶的腹部上方,順時針緩緩滑動,畫出半圓;

左手以同樣的手法畫出全圓,雙手輪流交替,連續做數回。

用手掌在寶寶臍周順時針方向按摩,每次10-15分鐘,每天1-2次,加強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8、給寶寶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家長要給寶寶定時排便的計劃,最好是順其自然。

任何強迫的行為對於寶寶和大人都是煎熬。有的寶寶小時候會有規律的排便,但因人而已。真正的排便訓練可以在18個月後開始,幫助寶寶養成排便習慣。

9、適當活動

不能走路寶寶:

可鼓勵寶寶多爬多翻滾,或者媽媽可輔助寶寶做踩自行車運動。

可以走路寶寶

對於已經學會走路的寶寶來說,建議媽媽經常帶寶寶到戶外散走、跳繩等運動,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10、給寶寶的肛門抹香油+乳果糖

肛門抹香油

可以用幾滴香油塗在寶寶肛門周圍,適當地按摩肛門口,這樣能使寶寶的肛門括約肌鬆弛,引起生理反射,促進排便,同時還可避免肛裂出血可能。

但不可長期使用。

聽從醫囑使用乳果糖

對於小寶寶除非非常非常嚴重的便秘,都不建議使用藥物,比如開塞露、灌腸劑。如果要使用,請在醫生指導下用。

目前解決便秘問題比較安全的藥物,可使用乳果糖,但最好先諮詢醫生。

乳果糖可分解成有機酸降低胃腸道的酸鹼值,增加大腸水分滯留,使大便膨脹並刺激排便。

如果以上10種解決寶寶便秘的方法均不起效或便秘過於嚴重,甚至出現的便血的情況,建議還是去醫院進一步診治,找明原因。


柚子碩


1.可能奶粉的原因,有的牛奶粉吃了上火,可以試試羊奶粉

2.吃點水果順腸

3.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漲肚,正常現象,就是大便積在一起,幾天不拉,這時候可以順時針方向圍著肚雞眼的位置輕輕的按揉,之後就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