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盟首例确诊患者救治背后,是他们赴险如夷的身影……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

他们

令人钦佩 值得歌颂

而此刻

在战斗一线

迎难而上、逆向而行的

“白衣天使”们

便是最伟大的英雄


1月21日(腊月二十七),年关已至,正是万家灯火团圆时,二连浩特市医院感染科主任刘海生准备值完最后两个班后去置办年货,回家过年。可是就在当天上午,他接到了院领导通知,要立即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预案,并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由他进行全院全员培训。多年的从业经验和职业敏感让刘海生感到此次疫情的重大和紧迫,当天下午便对全院进行了培训。


锡盟首例确诊患者救治背后,是他们赴险如夷的身影……


1月22日(腊月二十八)晚上,刘海生再次接到院里的紧急通知:由北京开往莫斯科的K3次国际列车上发现一名来自武汉的发热病人,列车停靠时将由救护车直接将发热病人送到发热门诊进行排查检查。这个从武汉来的发热病人会不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来不及多想,刘海生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即投入到战备状态。


锡盟首例确诊患者救治背后,是他们赴险如夷的身影……


在患者来医院前,刘海生组织院内医生做好二级防护。很快救护车将4名同一车次疑似接触人员送到发热门诊,刘海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对4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史、检查胸部CT及血常规等检查,并采集咽拭子标本,详细记录每个人的个人信息。经过检查,其中有一人发热,刘海生将这4人暂时安置在发热门诊观察室隔离观察,并报告疾控部门进行进一步检查。


大约夜间12点,又有2名有疑似接触人员被救护车送到发热门诊,刘海生和其他医护人员按照程序进行相应处理,并隔离于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待相关检查结果。


凌晨4点,第7名有疑似接触人员被送到发热门诊进行排查。“此人近期从武汉而来,经过检查体温正常,无明显不适症状,但肺部有炎症改变,血常规有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按照诊疗方案,以疑似病例严密隔离,等待疾控部门核酸检测结果。”刘海生说。


一夜不曾合眼的刘海生说:“总算有时间抬头看看窗外,发现外面已经朦朦亮了。”此时,十几个小时滴水未进的刘海生还在担心着疑似病例的排查结果。直到第二天早上接班的医生到岗,守了一夜的刘海生才脱下防护服,回到生活区准备休息。


⏱所有人都在焦急等待,终于在1月23日(腊月二十九)下午2点,检查结果出来了,其中一名疑似病例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在报送自治区疾控中心复核前,医院按照疑似病例严密隔离。


1月24日(除夕),该疑似病例被自治区专家组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这合家团圆的除夕,刘海生与其他6名医护人员正抓紧时间自身防护,直面病毒。当天晚上, 由刘海生、贾舒悦等人组成第一批医疗救治小分队进入传染病隔离区。


除夕夜,听着窗外热闹震天的鞭炮声,刘海生和小分队队员们在隔离区吃了一顿特殊的年夜饭,感受着与众不同的“年味”。大家相互打气,彼此鼓励,开启了他们紧张忙碌的2020年。


锡盟首例确诊患者救治背后,是他们赴险如夷的身影……

此后连续数日,刘海生带领医疗救治小分队每天对患者进行检查、治疗。“病人刚开始送来并不发烧,一天之后开始高烧,最高烧至39度。由于病情不稳定,我们三班倒,随时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除了医疗救治,对患者心理关心也必不可少,我们在患者身边放了对讲机,这样让她随时可以联系到我们。”刘海生说。

锡盟首例确诊患者救治背后,是他们赴险如夷的身影……


1月29日(正月初五)上午,刘海生等最先进入传染病房的值班人员安全换岗,被转移到指定宾馆隔离观察,感染区的工作暂告一段。在宾馆,刘海生仍旧密切关注着患者的病情,同时还承担着院里信息报送和疫情防控协调工作。


刘海生在七天的坚守日记中这样写到: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神圣的使命让我只能向前,不能退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没有选择,只有尽一切努力保护百姓,保护生命。百姓安宁,国家的兴盛,才有小家的团聚。(二连浩特市报社 作者 李晓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