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子要反對仁愛?

滋楊養生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悅哥需要先解釋一下:老子其實並不是反對仁愛,它只是指出了儒家所重的仁愛,在治世育人上的無天性缺陷。就像醫家說的那樣:是藥三分毒。只要是人為加工出來的東西,都是不完美的。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仁愛的毒性,或者短板在哪裡。



<strong>01.

三年一葉

《淮南子》這本書裡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微雕高手,花了三年時間,雕出一片假的樹葉,放在真的樹葉裡,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於是他把這片樹葉作為禮物送給了皇帝。《淮南子》對這個故事的評價是這樣的:天地造物如果也像這樣,三年才造一葉,那天底下所有的樹,只怕都是光禿禿的。這話真是一針見血,它同時也指出了,儒家的仁愛教化之艱難。艱難是因為從外向內灌輸的這種教育方式,註定會受到抗拒,沒有人喜歡被人強行推銷。



02.

上天之載

《中庸》的最後一句其實就是對這個問題,最完美的回答: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上天的造化,無聲無響,但日月星辰,運行有序;春去秋來,輪轉不息。這才是真正至高無上的化育之道。人與人之間的一切爭端,都始於一個人想要改變另一個人,一群人想要改變另一群人,一國人想要改變另一國人。但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有什麼資本,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別人改變?



天地造就萬物,生化人類,從來不曾要我們做什麼,只是任運自然,清清靜靜。我們比天地更大,更有智慧嗎?與其執著於強制性的去改變一個人,不如引導他自己去尋找改變的契機,這才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真相:每一個出現在我們生命裡的人,都是為了引導我們去完成自己的人生功課。


我是悅哥,我的夢想是“3+1”:讀懂《論語》+《金剛經》+《道德經》這3本書,成為1個像張慶祥講師那樣的開悟者和傳統文化傳播者。歡迎【關注】,一起成長。



被催更的牧羊悅


問題的前提是錯誤的,因為老子並不反對仁愛,所以“為什麼老子要反對仁愛”是一個偽問題。

也許有人並不同意,把《道德經》翻到第十八章,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在這一句中,仁義、孝慈、忠臣是和大偽對應的,這不就是說,仁義、孝慈和忠臣都是虛偽的嗎?所以,可以得出結論:老子是反對仁義的。

然而,今天我們讀到的通行本《道德經》並非完全出自老子之手,而是經過了後人的修改與增補,因此其中表達的思想未必是老子原意。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郭店一號楚墓M1發掘出804枚竹簡,其中有字簡730枚,即包含著《道德經》。這是目前能看到的最古老的《道德經》,抄寫於戰國中期。顯然,郭店楚簡本《道德經》比通行本《道德經》更加接近老子的願意。

郭店楚簡本《道德經》中這一章與通行本略有不同:

故大道廢,乃有仁義;六親不和,乃有孝慈;邦家昏亂,乃有正臣。

恰好缺少了通行本中最關鍵的一句話:“智慧出,有大偽。”有沒有這句話,意義完全不同。有學者認為,“智慧出,有大偽”一句是道家莊子學派的學者加進去的,改變了《道德經》的原意,而老子的本意並不是要反對仁義。

如果老子不反對仁義,他為何要在《道德經》中說:“故大道廢,乃有仁義”呢?《道德經》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屬性都是兩兩相對的。正如《道德經》第二章所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是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當大道被人們拋棄後,就出現了自私,有了自私,就有了與之相對的仁義,因為正如《道德經》所說,一切屬性都是相對出現的。相反,如果人們沒有拋棄大道,人人淳樸恬靜,沒有自私,自然也就沒有仁義了。可見,老子並非反對仁義,而是認為當人們提倡仁義時,社會已經出現問題了。仁義可以比作治病的藥,它確實是好東西,但一個健康的人是不需要吃藥的。

老子認為,如果每個人都遵循著大道,順應自然,無為無慾,就不會有種種紛爭,不會產生種種醜惡,這樣的社會哪裡需要提倡仁義、孝慈、忠貞等美德呢?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夢露居士


老子沒有反對仁愛,仁在《道德經》裡,還是給予了正面的地位,但是給仁,打了個低分。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帛書乙本無此句,《北大西漢竹書本作:下德為之而無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在以上這一段,北大本和王弼本,除了下德那一句,其它全同。關於下德這句,其實兩個本子的含義基本是一致的,只是有為和無為的位置前後顛倒。但北大本的這句話,和上仁一樣,顯然,更好對應老子的評判,應該更合理一點。下面我們直接採用北大本的下德句。

老子意思是,無為才是有德。

縱觀《道德經》全書,老子的主張是,德是道的性質的反映和表現,德應當和道一樣,沒有功利性,沒有目的性,沒有人為設立的規範性。道法自然,老子認為道的規律是自然而然展開的,人不論是不是參與這個過程,都不應違背道的自然過程,體現無為的態度。人的活動只能順應這個過程,不應該自作聰明地力圖主宰這個過程。(老子的認識和今天的科學主義很相似。)

這是判斷德的上下層次的根本的標準。老子就是據此來給幾個常用的社會思想和行為範疇打分的。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是純粹的“無為”,屬於第一層次;

下德“為之而無以為”,是說,有特定目的地去做,標榜自己行為的功利性,雖然有合道的成分,但不純粹與道相合,只能算下德。這是第二層次。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這和下德一樣,當然是下德。之所以把仁算作下德,我們分析是因為,仁雖然還是為了善利萬物,但它是善利萬物而有爭,而不是善利萬物而不爭。仁是有爭的,它爭了名,樹立了目的,有了功利性,干預了無為。仁當然是下德了。仁只能算作第二層次了。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目的和功利很明確和強烈,但是多少和道還有部分符合,是第三層次。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已經和道性沒有聯繫了,是強而為之,有了強制性的規範性,往往徒具形式,滋生形式主義的繁文冗節。上禮的目的再好,它也是完全違背了道的無為性質,自然完全背離了道的性質,和道沒有關係了。

在這個判斷道德層級的序列裡,仁是下德。老子明顯對仁是有了批評,但沒有完全否定它善利萬物的一面,所以批評這種還是有所保留的。

過去認為《道德經》對仁義是持完全批判態度的,應該來自通行本《道德經》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這裡顯然認為仁義也是致亂之源,雖然老子的很多話都是“正言若反”,但人們還是對此耿耿於懷的。確實,在過去的各種傳世本里,基本都是這樣的表達。但有了郭店楚簡本,作為已知最早的版本,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比較接近原始《道德經》的面貌。在仁義問題上,它對應的話是這樣說的:

“絕智(知)棄便(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又(有)。絕偽棄慮,民復季子。”這裡面,就沒有對“聖”、“仁”的激烈的態度了。可見,絕仁棄義的說法,是後世對儒家持更加激烈的批判態度的學者對原始《道德經》文字的修改的結果。

“仁”屬於有德,老子並不完全否定,但不算上德,這個觀點在《道德經》第十八章裡也看得清楚:“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仁義是大道廢弛後的就弊之道,無奈之舉,並非迴歸道本身的正確理念。


熱帶雨林的午後


老子反對“仁”,並不是說老子冷酷無情,而是說,在老子看來:“仁”是“末”,而“道”才是“本”;“仁”是“流”,而“道”才是“源”。

01

老子哲學的核心是“道”,“道”最為根本的運動變化法則就是“自然”,也就是說,“道”完全順任天地萬物自然本性,任其自我生長、自我化育,因此,“道”既是“自然”、又是“無為”。

在老子看來,“仁”則完全出於“人為”、“有為”,背離了“道”的自然無為的法則,所以,老子才會不遺餘力的反對“仁”。

比如,《道德經》第五章指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也就是說:天地並沒有什麼仁愛與不仁愛,而只是任憑萬物自然生長;聖人也沒有什麼仁愛與不仁愛,而只是任憑百姓自我發展。

02

對於這一看法,我們還可以從《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得到印證。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指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意思是說:上德之人,無私無我,完全遵道而行,因道為用,雖然有大德,但並不自詡有“德”,因而這才是真正的“大德”。

可是,下德之人卻恰恰相反,時時處處以仁義自詡,完全違反了天地萬物自然無為的本性,因而是最缺“德”的。

因此,失去了“道”才又提倡“德”,失去了“德”才又提倡“仁”,失去了“仁”才又提倡“義”,失去了“義”才又提倡“禮”。

03

從老子的推演邏輯來看,“道”是第一位的,是萬物之母,而世俗的“德”名和“仁”、“義”、“禮”的地位則是逐級遞減的。

更形象一點來理解的話,可以這樣說:世俗之“德”名和“仁”、“義”、“禮”都是“道”的不肖子孫。

既然這樣,老子當然就會對世俗之“德”名和“仁”、“義”、“禮”不屑一顧了。

再比如,《道德經》第十八章指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道德經》第十九章又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這兩段話同樣體現了老子的一貫主張:因為大道廢弛,“仁義”之名才開始顯現。只有棄絕仁義,人民才能恢復孝慈的天性。

總之,老子之所以反對“仁”,並不是說老子冷酷無情,而是說,老子認為統治者應該遵“道”而行,因“道”為用,就像自然無為的“道”那樣,學會尊重百姓的主體地位,順任百姓天性任其自我化育,而不應該過多的干涉百姓的自然發展,也不應該時時處處以“仁義禮節”之名去束縛戕害百姓心靈,更不應該借“仁義禮節”之名而行損人利己之實,否則的話,就只會適得其反,不得善治。


紫天雲


老子並不反對仁愛,說老子反對仁愛完全是一種誤解。

有人可能會提出反對意見:不對啊,《道德經》第十八章明明寫著: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章將仁義、孝慈、忠臣同大偽相對,老子的意思不是說仁義、孝慈和忠貞等等所謂的美德都屬於偽裝嗎?這難道不正說明了老子反對仁愛嗎?

但是,我們要明白,現在通行的《道德經》並不是100%老子原文,其中加入了很多後人的文字和思想。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古老的《道德經》是郭店楚簡本《道德經》,年代為戰國中期,它比通行本《道德經》更加接近老子原意。

那麼郭店楚簡本《道德經》中是什麼說的呢?它說:

故大道廢,乃有仁義;六親不和,乃有孝慈;邦家昏亂,乃有正臣。

其中恰恰少了“智慧出,有大偽”這一句,其餘文句與通行本幾乎完全一致。可見“智慧出,有大偽”是後人加入了,這一句話完全改變了老子的本意。有人認為這一句話是莊子後學中的激烈派加入的,因為莊子學派中存在著反對仁愛的思想。而老子本人並不反對仁愛。

那麼該如何理解老子說的這幾句話呢?老子為什麼要說“大道廢,有仁義”?其實解讀這段話的關鍵藏在《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是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在之前一篇文章中,居士我說過,老子認為世間一切性質都是相反相成的,如美與醜,善與惡,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低,前與後……這些性質相互對立,卻又相互成就。比如:

劉亦菲美不美?當然美,但是假如世界上人人都有劉亦菲一般的顏值,她還美嗎?劉亦菲之所以美,正是因為天下有很多沒有她美的芸芸眾生襯托出了她的美貌。

宋小寶醜不醜?當然醜,但是如果天底下所有人都長得像他一樣,他還醜嗎?宋小寶的醜,也正是被許多帥哥美女襯托出來的。

所以如果沒有美就沒有醜,沒有醜也就沒有美。

仁愛是不是好東西?當然是好東西,但是當有人提倡仁愛時,說明世界上已經出現了很多自私、狠毒、邪惡之人。因為如果沒有自私,人們也就不需要仁愛,兩者是相反相成的。可見老子並不是反對仁愛,而是認為當我們開始推崇仁愛時,說明社會已經出了很大的問題。

當我們開始頌揚、提倡一個行為時,正說明這種行為是稀缺的。當我們提倡給殘疾人讓座時,正說明很多人不給殘疾人讓座。假如給殘疾人讓座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們還需要提倡它嗎?

因此,老子的意思是:因為大家都不遵行大道了,人人爭奪利益,才顯出了仁義的可貴;因為家庭裡親屬之間不和睦,才需要孝慈這種美德;因為國家的政治混亂,才對比出了忠臣的重要。

老子的理想社會是,人人遵循大道,順應自然,無為無慾,因此不會爭名奪利、爭權奪勢。這樣的社會哪裡需要仁義、孝慈、忠貞等美德呢?

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夢露居士讀國學


老子本意並不在於反對仁愛,而是懷想一個自在安適的理想社會。


《道德經》十八章說: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道德經》三十八章也說: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這當然都是仁義忠信的否定,但老子並不只是為了反對仁義忠信,他是借對仁義忠信的否定,而批判這樣一個現實世界。


在老子看來,世界之所以如此紛亂,人們相互爭競,就在於人們有為和多欲。為了慾望的追求,都到了不顧性命的地步了,各種紛亂皆由此而生。


老子當然知道,仁義忠信是導人向善,是試圖是社會有秩序的規範。老子何以還要否定呢?


因為在老子看來,仁義忠信之類,是治標不治本,只會使得情況更糟。老子認為,我們應該回到那個無慾無為,自在安適的狀態中。所以他說: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這就好比說,你用箱子、繩子和鎖,來保護你的財物,你以為這是對的,是正當的,這樣就足夠了。可是老子就會說,你用箱子、繩子和鎖,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有小偷、有強盜了啊。都已經有小偷,有強盜了,你還覺得好?最好的狀態是沒有小偷,也沒有強盜,自然也用不著什麼箱子、鎖。


這就是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的原因。勸人向善,說明有人為惡。設定規則,說明有人胡作非為。老子認為,無論你的規範多麼好,都是「失道」。


如果根本就沒有人為非作歹,哪裡會有仁義這回事呢。所以最好的狀態,不是宣揚什麼仁義,而是根本就不知道仁義是什麼玩意。


老子否定仁義,實際上是對現實的批判。他所設想的理想社會,根本就沒有仁義這回事,自然也沒有罪惡。人們都自由而安適的生活著。


孫虛白


見草葉就是果實,是一種愚昧。

孔子五十一歲之前,施仁愛於天下,雖見七十二君王,亦無一鉤用。

錯在哪裡?

被老子一針見血指出來:治世者仁愛於天下,在於站在民眾立場,以民眾意志為本。而不是“我要給你愛”。而是“民眾要怎麼樣”。

民眾要的“仁愛”是什麼呢?是執政者的不干擾,是執政者給於的自由,是執政者的拋棄自意志以百姓心為心。

即是:執政者仁愛天下,即無為而治。亦如牧馬牧羊——圍繞於外圍,看住外來猛獸,去除害群者而己也!

老子何曾反對“仁愛”!


卜耐夫哲學


如果你說老子反對什麼,那就說明還是沒有理解道德經的精髓,通篇講的是道,道即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那怎麼會有反對和支持之分?老子只是斗膽的把道做以描述,開篇還專門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凡是夾雜個人情緒化東西在內的,都是偏道而行。

老子對仁愛的看法,是從大道的角度考慮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首先什麼是仁愛?只要我們承認仁愛的存在,就必有不仁愛的存在,那就稱不上大仁大愛,因為沒有把萬物平等看待。所以老子說的天地不仁,其實是指天地根本就沒有仁愛的概念,只有平等。

我們都知道儒家的學說根基在於人的性善論,但在老子看來,有善必有惡,當你提出人性本善的時候,惡就已經存在了,所以討論人性本善還是本惡都是不成立的。於是才有了老子說的天地不仁,一下就跳出了善惡論,這相當於在根源上就比儒家高出了一個層次,畫了個大圈,圈住了儒家,什麼仁愛,禮儀,在大道面前,都是兩元對立看待的,當我們越提倡仁愛的時候,就是我們的社會越缺少仁愛的時候,所以幹嘛要提?最好不提,順其自然。


筆落驚鴻


小編斷章取義,就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嗎?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段話下定義的嗎?

老子不是反對仁愛,而是提倡大仁大愛,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什麼是仁?什麼是愛?仁,是造立施化,有恩有為,是人有意主動去做、去幹預,故意做好事。佛語,就是你著相了。要憑初心,本真去,這就要求有大愛,心底無私的人才能做到。



時尚達人jianchi0689


老子為什麼反對仁愛?

那得要搞清楚什麼是仁。什麼是仁呢?仁,就是兩個人。引申一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如果人只重視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否太狹隘了呢?

孔子講:道不同,不相為謀。

又講:君子和而不同。

儒家之道都是以自己為出發點,核心就是仁,方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上以敬,對事以忠。考慮的本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是仁。

但人類面對的不僅僅是人,還有耐以生存的自然。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是大自然的回答。

讀過胠篋的都知道,聖人不死,大道不止。

如果以聖人愛人的表現,他們是聖人;如果聖人的果實被惡人利用,那就是惡人。

科學的發展,提高了生產力,給人類帶來了豐富的物質生活,不是仁嗎?不是聖嗎?

但是全世界依然有許多人處於飢餓。更有甚者,後人不知節制的利用科學,已經讓人類初嘗惡果。

當日本被兩顆大火球吞噬的時候,我相信愛因斯坦會作出對科學的反省。他不是聖人,仁人,他是惡魔。

當冷戰時,歐洲人民每天都被核武器威脅,也沒人感謝愛因斯坦。

我相信:大部分有識之士都會造出原子彈的人是惡魔。

看看我們生存的環境。水,你敢喝嗎?喔,一定要燒開。空氣被吸進肺裡,總在想:超標了嗎?崔永元天天懟轉基因。飯店吃個飯,也怕有地溝油。植物是化肥、農藥堆出來的;動物是激素催出來的。

人類戰勝了自然,出於什麼目的?仁。

人類得到了什麼?大部分人生活在恐慌之中。

國際爭端,瞬間可以毀滅很多人。

金融危機有多少人結束了自然賦於的生命?

這就是因為出發點搞錯了。

第一齣發點應該是一一一道。就是自然。

第二齣發點才是一一一人,仁。

孔子居然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相信:他的仁道是低層次的。雖然我對孔子很尊重,但是我也要說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