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医大二院“义务战地记者”吴宏斌:我们在不同的角落共同努力

山医大二院“义务战地记者”吴宏斌:我们在不同的角落共同努力

山医大二院“义务战地记者”吴宏斌:我们在不同的角落共同努力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计财处团支部书记吴宏斌

他是吴宏斌,生于1985年,巨蟹座,中共党员,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财处团支部书记、门诊收费处职工。他虽不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援鄂医疗队的成员,但他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义务战地记者”。

他生长在一个医院职工家庭,与疫情有不解之缘。17年前的“非典”疫情肆虐,他的父母工作在“非典”一线,作为一名中学生的他是父母的后援团;而这一次的“新冠”疫情,他已成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一名职工,他主动向领导请缨,大年三十第一个冲到发热门诊值班。

山医大二院“义务战地记者”吴宏斌:我们在不同的角落共同努力

吴宏斌(左一)为赴鄂队员拍照留影

他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工作之余用相机记录着瞬间,用快门定格着美好。在大年初二这一天,得知医院首批赴鄂队员要出征的消息。他拿起相机一直跟随着我们的十二位援鄂队员,从启程到登机,快门里的每一声“咔嚓”,都是在为他们加油,为他们打气,直到登机的最后一刻,眼泪打湿了他的眼眶,他说,有一种牵挂叫平安归来。

山医大二院“义务战地记者”吴宏斌:我们在不同的角落共同努力

他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业绩名列前茅。他每天与前线援鄂医疗队的战友发信息嘘寒问暖,用自己的方式送去温暖与记挂。正月初六的请战书中,身为党员的他毫不犹豫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第二批赴鄂队员2月2日12:00集结出发,得知消息后他义无反顾回家拿起相机,跑去医院小广场全程记录这庄严神圣的时刻。看,那每一个坚毅的眼神,每一个坚定的拥抱,每一个坚强的背影,每一位领导的嘱托......他都不厌其烦地记录着,在拍摄中不小心摔了一跤,本能的反应先去保护相机,忍着痛完成好本次拍摄。

山医大二院“义务战地记者”吴宏斌:我们在不同的角落共同努力

山医大二院“义务战地记者”吴宏斌:我们在不同的角落共同努力

山医大二院“义务战地记者”吴宏斌:我们在不同的角落共同努力

山医大二院“义务战地记者”吴宏斌:我们在不同的角落共同努力

山医大二院“义务战地记者”吴宏斌:我们在不同的角落共同努力

山医大二院“义务战地记者”吴宏斌:我们在不同的角落共同努力

吴宏斌为山医大二院援鄂医疗队同事 记录出征瞬间

回到家,他咬着牙看着自己肿了的腿说,比起前线的兄弟姐妹,这点疼不算什么。是啊,这点疼不算什么,因为我们终将成为战胜自己的英雄,只是在不同的角落里,共同努力着,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一定能赢,待凛冬散尽,定星河长明。

小插曲

2月2日是他爱人魏伟的生日,因中午去机场送行拍照没来得及取生日蛋糕,下午一直忙于修片,晚上取回蛋糕上面写的不是“生日快乐”,而是“武汉加油”!

山医大二院“义务战地记者”吴宏斌:我们在不同的角落共同努力

山医大二院“义务战地记者”吴宏斌:我们在不同的角落共同努力

魏伟(左一)给病患家属分发口罩

据了解,吴宏斌的爱人魏伟也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一名职工,是普外三病区的护士长。自疫情发生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积极组织援鄂医疗队员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魏伟也希望能尽己之力奋战一线,于1月23日自愿报名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山医大二院“义务战地记者”吴宏斌:我们在不同的角落共同努力

8岁女儿吴菲儿为山医大二院 出征援鄂的叔叔阿姨们画作

“斌哥知道我报名去武汉支援后,都哭成了泪人。我知道这两行泪背后更多的是担心与牵挂,但是他一定也会理解我的这份义不容辞,并且支持我。正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的孩子在我生日时也不停地说武汉加油,许的愿望也是希望武汉快快好起来。”聊起家人对她工作的支持与理解,魏伟感动地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