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疫情期间,青岛这些商家竟敢发“国难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青岛市市场监管部门紧盯“问题口罩”等

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

<strong>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价格违法

<strong>查处了一批销售假冒伪劣口罩

<strong>哄抬价格等违法案件

罚!疫情期间,青岛这些商家竟敢发“国难财”…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1、批发购进两万只假“3M”

2月1日,执法人员到青岛某公司执法调查。发现供货商李某于1月24日、1月28日分两批供货给该公司“3M”标识口罩2万余只,初步查明涉嫌假冒“3M”注册商标。<strong>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将加大与公安机关联动,依法查办该案。

2、便利店网购假口罩

1月27日,崂山区市场监管局检查发现,崂山区好速派便利店从微信号为“A百货王”的供货商手中购进假冒“3M”口罩。涉案口罩共3500只,进价共计5600元,<strong>崂山区市场监管局对剩余的181只口罩当场扣押。该案已移交公安部门。

3、卖光两千劣质口罩

1月29日,即墨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网友微博举报核查,发现青岛宏仁堂大药房有限公司第十二分店从一上门推销的私人手中购进一批口罩,共10袋,每袋内含10小袋,每小袋20片,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已全部销售完毕。<strong>被立案调查。

4、过期口罩违法销售

1月23日,市北区市场监管局在普集路一诊所查处销售过期一次性医用口罩,现场扣押涉案物品过期一次性医用口罩340个。<strong>该诊所涉嫌销售过期二类医疗器械违法被立案调查。

5、销售口罩不明码标价

1月26日,青岛海岸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第七连锁店涉嫌违反明码标价规定销售口罩,被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涉案物品共计50只,执法部门下达处罚告知书,<strong>拟对当事人顶格罚款5000元。

6、丰硕堂药店哄抬口罩价格

1月31日,市市场监管局对青岛丰硕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由市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立案,<strong>拟作出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

7、45元口罩抬高标价139元

2月2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对<strong>青岛医保城药品连锁有限公司(总部)查实,当事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将一批进价45元/只的“好天气HEPA防霾口罩”“微氧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分别抬高至139元/只销售,进销差价率为208.89%,涉嫌构成疫情防控期间哄抬价格违法行为,情节较重。<strong>执法部门拟对其处以23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8、销售假“3M”移交公安

2月1日,城阳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某小区内一地下仓库检查。经查,孟某购进假冒“3M”口罩约9万只,已销售约7万只,涉案货值20余万元。<strong>当事人涉嫌构成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该案已移送公安部门。

9、网上哄抬价格

2月1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调查青岛福运通达商贸有限公司在天猫平台销售的口罩价格过高案。经查,当事人在疫情防控期间,以购销差价98%-209%的不等价格,销售霍尼韦尔、“3M”、朝美3种品牌口罩,涉嫌构成疫情防控期间哄抬价格违法行为。<strong>执法部门拟对其处以2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10、“三无”口罩立案调查

1月31日,崂山区市场监管局对崂山区惠顾家超市检查发现,当事人1月29日通过供货商购进100只家用口罩,该批口罩无厂名、厂址,且无进货票据。<strong>执法部门并此立案调查。

11、不明码标价罚款五千

1月31日,青岛康杰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第二十分店销售医用清疣凝露、黄芪精、一次性使用检查手套、亲肤抑菌湿棉片未标明价格。青岛市市场监管局,<strong>拟给予顶格罚款5000元,并没收违法所得。

12、日化用品店高价卖酒精

1月30日,莱西市市场监管局对莱西市铭源恒烨日化用品店高价销售酒精进行检查。经查,该店涉嫌构成疫情防控期间哄抬价格违法行为,<strong>莱西市市场监管局已立案调查。

<strong>严厉处罚!

<strong>绝不手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