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北京4套房,却没时间生孩子,只因他们是这个职业

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有人仰望星空——刘慈欣《三体》


坐拥北京4套房,却没时间生孩子,只因他们是这个职业

我与这个职业的人还颇有些渊源,前前后后一共认识3个这种职业的人。

01

第一个是我姨妈家的表姐。

表姐从小就是我们家族的骄傲,高考时以我们市重点高中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考入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北航毕业后,顺利的进入北京航天研究所工作,在单位结识了我现在的表姐夫,两人结婚到现在有差不多15年了。

表姐夫是北京当地人,独生子,公公婆婆都是大学老师,也就是说全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从他们爷爷辈到现在已经在北京攒下3套房了,加上研究所给他们分配的单位福利房,一共4套房子

表姐和表姐夫同是航天研究所的,工作都很忙。所以我们几乎也没怎么见过面,只是从姨妈那边偶尔能听到一些他们的消息。

前几年我国的载人飞船连续发射的那几年,我们都非常想听听表姐的故事,但我们也知道这大概都是不能讲的吧。

只是姨妈从北京看望他们回来后告诉我们,他们家满屋子全是纪念章

每次成功发射航天器的时候都会给他们航天人发一枚纪念章,也许是功勋章

我想这次的长征五号也会有吧。

表姐和表姐夫结婚都15年了还没有孩子,表姐一直说忙,不准备要孩子了。

姨妈很着急,眼看表姐就40岁了,怕老了后想要又生不了,但表姐夫一家好像并没有什么意见。

也许表姐夫家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看待世界的态度和我们这些普通人是不一样的吧。

坐拥北京4套房,却没时间生孩子,只因他们是这个职业

02

第二个是我一个初中同学

几年前我还单身的时候,在上海工作,有一年春节放假回老家,被父母安排相亲

相亲对象就是这个姨妈介绍的,是他们村的。去之前姨妈只说知道男方的小名叫“二乖”,不知道大名。

进门一看,我们都笑了,原来是我初中同学。他是我们班学习最好的,上学的时候就坐在我后面,我们两个经常打打闹闹。

高中时我们都考入我们市重点,但不是一个班,他在重点班,我在普通班,慢慢就没怎么联系了。

后来听说因为他家境贫寒,本来可以上清华北大的分数,因为掏不起学费,就改报了国防科大,因为免学费还有补助。

那次一见面聊了聊毕业后的生活,才知道他毕业后直接被分到了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直干到现在。

因为基地女生不多,又基本与世隔绝,所以找对象比较困难,才趁着探亲回家让家里人给介绍。

那天我们两聊的很开心,本来就是老同学久别重逢,而且我对航天又那么好奇那么崇拜。

但那时候我在上海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舍不得放弃,如果跟他去了酒泉,我基本只能做全职家属了,即使能安排工作,也不可能对口,因为我学的是国际贸易

思前想后,放弃了。

但从我们偶尔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中,知道他们工作很忙,生活很单调。但这反而很适合他,因为他天生就比较内向爱钻研。


坐拥北京4套房,却没时间生孩子,只因他们是这个职业

03

我与航天人的第三次接触,也是相亲。但这次比较短暂,就见了一面。

从上海回老家后,就一直在太原上班,大家都知道太原有个卫星发射中心

有一年冬天我妈妈心脏病突发住院期间,认识了同病房的一个大叔。大叔人很热情,听说我还没对象的时候,满口答应帮我介绍,说他认识很多大龄未婚男青年

后来我才知道,他认识的很多大龄未婚男青年都是一个单位的,就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

他帮我介绍过一个,我们见过一次。男方看起来就跟我那个初中同学气质很像,内向又满身的学术气息。

因为双方都不来电,后来也没再接触。

不管是我表姐、初中同学还是后来的相亲男,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内向、好学、单纯、不谙世事

他们所有的心思都扑在工作上,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几乎贡献了自己的所有时间。

坐拥北京4套房,却没时间生孩子,只因他们是这个职业

04

这让我想起“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马旭老人。

她是新中国第一位空降女兵,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和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

上世纪80年代,马旭和老伴以大校军衔离休,放弃了部队安排的住房,搬到了一个偏僻不起眼的小院。

马旭和丈夫没有生育自己的孩子,至今无儿无女。他们生活艰苦,家里除了书籍和工作资料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

他们不仅将自己的整个人生贡献给国家,还把这辈子省吃俭用加上他们学术论文得到的奖金全部捐了出去,前后共1000万余元。

坐拥北京4套房,却没时间生孩子,只因他们是这个职业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总有人纯粹如他们,真正的心怀天下,心怀全人类。

仁者心怀天下,智者上下通达。

有巨大优越感的人,才有包容万物、宽带众生的胸怀吧。

虽然我们做不到,但不妨碍我们崇拜他们、敬重他们。


作者简介:七上,天蝎女,用理智来抒写情感。贪财好“色”,热爱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