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倫理學6 情感主義:同情可以成為道德的基礎嗎?


我們在網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孩子失蹤父母發微博求助,素不相識的網友會團結起來,第一時間主動轉發擴散幫忙找人,連明星也會站出來呼籲大家幫忙。

“應該幫助找孩子”就是一個道德判斷。如果我問你,為什麼會做出這個道德判斷呢?你可能會說這是直覺。但是如果我再多問一句,為什麼會有這個直覺呢?你大概會說,我不忍心袖手旁觀,孩子失蹤了,父母該多難過。這裡說的“不忍心”,也就是“同情”,就是情感主義者心目中道德的基礎。


學點倫理學6 情感主義:同情可以成為道德的基礎嗎?

同情是道德的基礎嗎?

同情”,或者說“感同身受”,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有些人認為,同情是一種自私的表現。一個人同情別人,是因為想到發生在對方身上的情況,也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於是產生了和對方相同的感受。

  • 比如說,看到年輕人加班猝死的新聞你很難過、很唏噓,就是因為想到這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你自己身上。根據這種看法,任何同情其實都是指向自己的。

但是亞當·斯密非常漂亮地反駁了這種看法。在他看來,這個處境的轉換,並不是我保持著我的身份,去設想你的情感,而是我把自己轉換成了你的身份。

  • 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是,老公可能會對自己太太在分娩時經歷的痛苦充滿同情,但這顯然不是因為老公的自私,因為男人無論多麼自私,也不用擔心這樣的痛苦會降臨到自己身上。這種同情能夠產生,僅僅是因為男性的想象力,把自己轉換成了分娩中的女性,用女性的身份去感受那種痛苦。

好,那當人產生了同情之後,下面會發生什麼呢?人會把自己產生的同情和對方實際的情感進行比較。如果兩者一致,就會感到愉悅;如果發現自己的情感和對方的情感不同,就會感到震驚甚至痛苦。

  • 據說,哲學家羅素在上個世紀20年代訪問中國的時候,曾經坐著滑竿上峨眉山。在這個過程中他對挑夫的悲慘生活充滿同情,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在奴役他們。但是當羅素想要在休息的時候安慰那些挑夫的時候,卻發現這些人生活得非常快樂。這種反差讓羅素大為震驚,甚至引發了他對於幸福本質的反思。羅素感到震驚的原因,就是他認為自己對挑夫產生了同情,但是他的感情與挑夫實際的情感截然相反。


學點倫理學6 情感主義:同情可以成為道德的基礎嗎?

為什麼要和他人情感保持一致?

這種通過和他人的情感進行比較產生的快樂和痛苦,就解釋了為什麼分享別人的快樂能讓快樂增加,而分擔別人的痛苦,能讓痛苦減少。

  • 比如,當我把比賽勝利的消息告訴朋友的時候,除了獲得勝利的快樂本身,我還從朋友的快樂中得到了情感認同的快樂,這樣我的快樂就增加了。而當我因為失戀而難過的時候,一個願意坐在我旁邊也面帶悲傷傾聽的朋友會讓我感到安慰,因為在他的認同中,我感到了情感上的一致,這種一致會給我帶來一定程度的快樂。這種快樂雖然無法抵消失戀的痛苦,但是,畢竟在負能量里加了一些正能量,減輕了我的痛苦。
  • 相反,如果人與人之間產生了情感上的不一致,就會感到失望和痛苦。假如我跟朋友說完自己失戀的痛苦之後,他不僅沒有感同身受,還嘲笑我婆婆媽媽,或者對我的處境幸災樂禍,那我的痛苦就加倍了。因為在失戀的痛苦之外,又加上了自己的情感得不到認同的痛苦。亞當·斯密就說過:“幸災樂禍,是對他人最殘忍的傷害。”

那麼人為什麼會在情感上做這種比較呢?又為什麼希望和別人的情感一致呢?這是因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總是和他人生活在一起,而其他人就是自己的鏡子。

  • 假如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我絕對不會在意自己漂亮不漂亮,道德不道德。美與醜,道德與不道德這些觀念,都是因為有別人的目光注視著我。他們用鄙夷的目光告訴我,我可能很醜,可能很不道德;用羨慕的目光告訴我,我可能很美,我可能道德很高尚。在這種比較之中,我們希望可以與他人的看法保持一致,只有這樣,我才可以更好地生活在社會之中。


學點倫理學6 情感主義:同情可以成為道德的基礎嗎?

“公正的旁觀者”視角

你可能很容易想到,這樣的心理機制會帶來一個問題。人都有自利的動機,都會傾向於誇大自己的痛苦,看輕別人的痛苦,或者產生幸災樂禍的情緒。這雖然是人之常情,但是也會讓自己更難和他人的情感保持一致。這樣一來,人就需要不斷對自己的情感進行調整,那怎麼進行調整呢?

調整的辦法,就是設想一個“公正的旁觀者”視角。這個旁觀者不會因為一己私利產生偏見,同時還能掌握當事各方的動機和想法。

我們可以在頭腦中設想,這樣一個旁觀者會對某個行為產生什麼樣的感受, 那就是一個人面對這個情境應該產生的情感。我們在做道德選擇的時候,就要向這個想象中的旁觀者請教,根據他的反應來判斷自己的反應是否恰當。

這個“公正的旁觀者”視角,就是道德規範的來源,比如應當幫助別人,應當公平分配等等,這些都是一般的道德原則。想要服從“公正的旁觀者”,服從這些道德原則,就讓我們產生了道德感和義務感。

而當道德感和義務感進一步內化為一種穩定的品格,就產生了各種德性,比如仁慈、節制、正義等等。擁有了這些穩定的德性之後,人就達到了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學點倫理學6 情感主義:同情可以成為道德的基礎嗎?

情感主義確實有很多優點,但是在實踐中,它也會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基於情感給出的道德規範,可能無法有效地說服所有人。

因為一個人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會和文化塑造的,不同人面對同一個場景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情感。一個佛教徒會對動物被殺感到悲傷,而一個從小在屠宰場長大的孩子,就可能完全無動於衷,我們很難找到一個標準去評判誰對誰錯。這麼看來,情感主義就面臨著相對化的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