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哩嗶哩(bilibili)上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紀錄片?

靖歌閣娛記


最輕鬆的觀看紀錄片的方式,大概就是通過彈幕網站來欣賞紀錄片了。

偏向文學性的紀錄片,很難找到娛樂點。而通過彈幕網站的插科打諢,往往能夠發現一些平常留意不到的細節。

下面我為大家推薦幾部娛樂價值已經欣賞價值都比較高的紀錄片作品吧……

迪奧和我

服裝產業是鮮亮的,是造星的,又或者說是造夢的。一個服裝設計師的艱辛,可能不身處其中,很難體會。

Raf Simon自信美麗,乾淨利落,對自己的設計理念深信不移,對待同事和睦友善,在原則問題鋒芒畢露。

通過《Dior and I》揭穿了一層對服裝設計者們的夢幻迷霧,更真實的面對他們。瞭解他們。女生絕對值得一看的佳作!

在最後的大秀中不禁與Raf Simon一起落下了淚水。

一根繩子有多長

一根繩子到底有多長?真是有趣又古怪的問題啊...正是BBC這部紀錄片要探討的對象。

英國著名演員艾倫·戴維斯試圖回答,發現這個問題很快就變成了一個令人費解的古怪難題。艾倫拜訪了數學界領軍人物馬科斯·杜·索托伊,他驚人地發現自己手中這根有限長度的繩子,在原子標度下,居然是無限長。

甚至,艾倫還發現,至少在理論層面上,這根短小的繩子將很可能創建一個將世界陷入末日的黑洞。一釐米將有一個新的含義,你是否會開始質疑現實生活中的構造?

你測量地越精細,繩子就越長!簡直就是細思極恐,無聊的週末不妨看看這部經典有趣的BBC紀錄片來打發無聊的時光吧!

坐火車遊英國

愛好旅遊風光類型紀錄片的朋友,如果你錯過這部經典BBC佳作,一定會後悔的,電影不僅僅對英國風光有著細緻的描繪,更對英國鐵路運輸有著獨到的講解。通過這部電影,你會了解更多你想知道的關於英國的故事

文章的最後,向大家重點推薦一波優秀的CCTV佳作!!最美紀錄片系列

如果對你有幫助麻煩給我點個贊吧!我正在申請優質回答,您的無意支持,對我都是莫大的鼓舞,謝謝~


仙子有話說


強推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嗶哩嗶哩9.8分,胡歌免費配音,實在很贊!

這部紀錄片以書為題材,記錄快時代裡的愛書之人,捕捉和書有關的精彩故事。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剛開始都是衝著胡歌配音去的,卻沒想到被這部紀錄片徹底圈粉。

整部紀錄片不長,一共5集,每集半小時左右,講述與書相關的故事,無形之中點燃更多人對於書的興趣。


1、第一集《書海編舟記》:致敬書籍幕後工作者

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而編輯、譯者這樣的書籍幕後工作者則是為我們建造避難所的工程師。在他們的努力構建下,我們見證了一本本書籍的誕生,並從中汲取營養。

《書海編舟記》講述了三位書籍幕後工作者的故事,他們分別是豆瓣禿頂會會長、後浪文學主編朱嶽老師、中華書局學術著作出版中心主任俞國林老師和北大外國語學院老師、《百年孤獨》譯者范曄老師。

第一個故事裡的朱嶽老師,穿著印有“精神恍惚”的黑色T恤,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喪,但內心卻始終有一腔熱血,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文學理想。

第二個故事的俞國林老師,曾經在2017年獲得了首屆宋雲彬古籍整理獎·編輯獎,但他堅持將10萬元獎金捐給了宋雲彬古籍整理出版基金。

紀錄片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他:板凳一坐一輩子冷。俞老師能編能寫,尤其專注於史書材料。在製作一本好書時,他的眼睛裡是有光的。

第三個故事裡的范曄老師,大家應該會比較熟悉了,畢竟暢銷書《百年孤獨》譯者的這個稱號就足以讓人歎服。

原本以為能夠將《百年孤獨》這樣的世界名著翻譯出來的譯者,應該是髮鬚皆白的老教授了,沒想到范曄老師如此年輕,就有如此高的造詣。

2、第二集《二手書的奇幻漂流》:舊書市場的別樣情緣

每一本書都有一個故事,不僅僅是書籍本身講述的故事,還有與書籍相關的人或物的故事,尤其是這些舊書承載著的歷史風味。

《二手書的奇幻漂流》分別記錄了舊香居店主吳雅慧、樂開書店的的蝸牛和lulu以及書籍收藏愛好者陳曉維的別樣情緣。

舊香居是臺北各路文化名人經常聚集的地方,而吳雅慧則是書店的第二代掌舵人,她扮演著一個類似主持人的角色,為愛書者提供相關的文化信息。同時,她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傳承和革新上取得平衡,並通過舊書展覽等方式,傳播書籍文化。

樂開書店的蝸牛和lulu是一對可愛的情侶,喜歡旅遊,喜歡書籍,然後他們就做了一個大膽的舉動:開設移動書店,帶上書籍去旅遊。

在旅遊途中,他們在各個地方擺書攤,尋找書籍的有緣人;同時,他們還在在線上做圖書漂流活動。他們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得既有趣又有意義。

最後一位愛收藏的陳曉維,也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中慢慢發展為專業人士。他起初只是把收藏當作業餘愛好,後來卻在不斷的收集中感知到幸福,在書籍背後的故事中積累知識,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

3、第三集《繪本中的奇幻世界》:重新認識大陸原創繪本

繪本大概是書籍中最可愛的存在了,這群做繪本的老師:蔡皋、熊亮、粲然,也是尤為純粹和可愛。

“寶藏奶奶”蔡皋老師的樓頂花園和詩意生活讓人羨慕,就像她的《桃花源的故事》一樣,總是給人以生活的熱情。

這本《桃花源的故事》是蔡奶奶和日本繪本大師松居直共同繪製的,兩人的友好交往甚至推動了中國繪本的快速發展。

熊亮老師的作品和他那獨特的南方口音一樣溫柔,比如《和風一起散步》的細膩筆觸,《二十四節氣》的生動形象。

最後一個故事是關於繪本推廣人粲然老師的,她既幽默逗趣,又正能量滿滿,總是給人強大的力量。這大概也是她與繪本結下不解之緣的奧秘所在。

第四集《設計師的紙上王國》和第五集《快時代閱讀指南》,分別闡釋了書籍設計師的另類故事,以及快時代背景下珍貴的閱讀風景。

而在這些故事背後流露出的書籍的美好、閱讀的美感以及生活的魅力,都需要我們慢慢去探尋。


我是@冬月的書影小屋,陪你讀書看電影,在小屋裡說說心裡話。


冬月的書影小屋


在B站上其實並不是主要的記錄片片源獲取的最優質來源,其實還有很多一線的視頻平臺可以讓觀看者獲取更多的不同的資源!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裡可以為大家推薦幾個優質的片源,但因個人口味不同,各自留下慢慢探索吧!

BBC:

這估計也是目前最高質量的紀錄片獲取地了,他的旗下有那麼幾款優質的主題合集:《荒野間諜》《地球力量》《科學故事》《隱秘王國》《南太平洋》等!最知名的《Discovery》想必各位早有耳聞吧,不過這個和 BBC沒啥關係,一個是英國的,一個是美國的,別搞錯哦!

優酷:

先前優酷聯手度娘旗下的秒懂百科打造的視頻+搜索,質量和口碑都是很不錯的,主打視頻百科,知識含量不容小覷!

愛奇藝:

這個就不用多解釋什麼,也是目前最貼近民生的,老少皆宜的一個視頻平臺,裡面也包含了很多優質的紀錄片,找自己合口味就行!

CCTV:

要說國產哪家強,央媽就問還有誰?國產記錄片最高級別的殿堂,CCTV的紀錄片也是不可或缺的,雖然有些方面值得吐槽一下,例如:滿滿的懸疑風!他是誰?他在哪?他在幹嘛?為什麼會這樣有一層神秘的面紗?等等!

電驢:

這個爭議比較大,有人說很好用,有人玩不了!但玩過的玩家都說好!如果你想看高清的、藍光4K格式的、未刪減的紀錄片,這個地方絕對是新大陸,很多國外優質的紀錄片這裡都有,可秒殺所有流媒,唯一的缺憾就是時間有點長!

這些地方和方法都交給各位了,想看優質的紀錄片在說找不到地方,那就只有科學上網了!至於能不能上,就看各位自己了!

好了,關注:“遊戲評頭哥”更多好玩的跟你分享!如果各位還有什麼不清楚的,請在下方留言哦,平頭哥會盡力解答!


遊戲平頭哥


B站真的是寶藏,早期有很多精彩的紀錄片,令人歎為觀止,大開眼界。推薦如下:徐童遊民三部曲, ,,,,……大家可以去看看,很不錯[呲牙][呲牙][呲牙]


我愛呢只貓


首先悄悄咪咪推薦一個UP主,他的搬運頻率真的很🉑️。

我最近看了兩部很有人生思考價值的紀錄片,一部是《美國工廠》,另一部是《含淚活著》

美國工廠在我看來是一部立場很中立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裡的政治隱喻遠沒有想象中大,勞資衝突、中美文化衝突、效率和公平的衝突......

如果我深處其中,我是應該抗議工會?抗議吸血工廠,還是抗議滔滔的技術洪流?還是抗議自己作為一個生而渺小的人類?

影片最後的結局:所有的工人都在朝前走——數量眾多的中國工人,稀稀拉拉的美國工人,最後他們走成了一連串的背影,走出了虛焦的鏡頭。

我以我的價值觀無法做出評判,卻在這些難辨是非的命題裡不斷思考時,我只能說,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子。

《含淚活著》是因為看到一篇文章,寫的是父親丁尚彪在日本打黑工15年,與家人分離,供女兒在美國從本科讀到醫學博士。文章寫得很感人,又去搜紀錄片《含淚活著》來看,再度被打動。

很佩服這個爸爸,有著不一樣的長遠眼光,從教育上改變了整個家族的命運,同時還有著頑強的吃苦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

很佩服親愛的媽媽,獨自撫養女兒長大,把一生無私奉獻給了這個家,無怨無悔。能看出女兒的性格很好,活潑開朗,自信陽光,這跟媽媽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佩服女兒在異國他鄉,從本科一路讀到醫學博士,最後成為執照醫師。其中的努力與艱辛並沒有拍出來,我們更是難以體會。

三人齊心,其利斷金。沒有一個人行差踏錯。每個人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奮鬥著,即便身處各地,心卻永遠在一起。

奮鬥歷程也讓我想起了我的媽媽,換位思考一下,我覺得上一輩人真的比我能吃苦太多太多了。





鬧鐘鍾


1.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簡介:《如果歷史是一群喵》是一部以華夏曆史為主線,依據二十四史等文獻資料編繪的歷史漫畫,旨在向青年讀者普及中華歷史知識。作品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對歷史事件進行了重新解讀,更容易為年輕人記憶和接受。在表達上,作品用現代漫畫的手法塑造了12只體態豐盈、造型可愛的貓咪,用它們把歷史事件演繹成了精彩的歷史故事。漫畫不但響應了中央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還是文化創新和“寓教於樂”的一次新探索和嘗試。

2.CCTV100集紀錄片《中國通史》

《中國通史》是由廣電總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監製指導,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撰稿,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製作出品拍攝的百集大型電視紀錄片。


啟晨娛樂


每一集都會介紹四個物品的製造流程,短小精悍,信息密度超高。望遠鏡、鉛筆、洗衣機、人工草坪、沙丁魚罐頭……只要是現實生活中能見到的現代工業產品,它都拍給你看。

沒有花裡胡哨的文藝範,只有最直最硬的技術細節,在自然純熟的鏡頭技巧下一一展現。作為一個工科生,虎皮看這節目有種特別的親切感。

不過如果對現代工業流程不太感興趣,可能就看不下去了。《造物小百科》把產品的人文元素也當成技術特徵來觀察,和《深夜食堂》《孤獨的美食家》這類治癒節目處於天平的兩端。

當然,一集不超過30分鐘的科普節目可不會教你諸如“20mmQ235鋼板對焊,工作環境零下20度,應該用什麼焊劑”之類的乾貨。它的本質仍然是娛樂向科普,只是受眾面比較窄,內容比較硬核而已。


虎皮青貓的小窩


聚焦中國人的那些事!

《中國喜事》,海南衛視出品人物生活影像志。以“良緣、新生、傳家、成長、收穫、團聚"六大主題作為視角,通過不同視角下的人物故事,彼此獨立但又緊密相連的生活日常,展現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冷暖與離合悲歡,用紀錄片的藝術張力,將不同年齡、不同圈層的觀眾凝聚在同一個故\r

事時空下。

《中國宴》“五千年,飲宴文化一覽無餘;十萬裡,世故人情盡在其中”,中華宴席文化源遠流長,宴席的分類就有千百餘種,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不同的活動儀式和規定日子裡舉行聚餐,以慶祝自然的更新和人的更新。作為首部以宴席文化為主題的紀錄片,聚焦全國各色宴席,記錄中國人情故事,挖掘宴席背後的禮儀、社交、風俗、情感等多維度的文化傳承。一宴一聚,餘味一生!

《如果國寶會說話》共100集,分為四季播出,第一季將於2018年1月1日開始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首播。為拍攝該紀錄片,攝製組足跡遍佈全國,拍攝了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50餘處考古遺址。紀錄片沒有渲染獵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學術性敘事。在每集5分鐘的時間裡,文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觀眾平等對話,“訴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傳奇




今天你也要呆在家


BBC的《冰凍星球》和《藍色星球》

冰凍星球講的地球兩極

藍色星球講的海洋



學習攝影熱愛生活


《尋找手藝》,一個獨立製片攝影師自己深入中國各大鄉村,找那些質樸手藝的傳承人

《大佬的女人們》,向你講述黑手黨的秘聞,刺激又緊張,紙醉金迷和罪惡血欲並存

《驕奢父母》,能想象英國頂級富豪們都怎麼給孩子找保姆嗎?要求千奇百怪甚至驚悚懸疑

《骯髒的城市》,主持人穿越回中世紀,體驗西歐三大城市怎麼從髒亂差,跌到疾病瘟疫大爆發谷底,又涅槃重生治理成今天的乾淨模樣

《東方帝王谷》, 古代文明的興衰變遷,歷史愛好者入

《一百年很長嗎》,看普通人在平凡世界中怎麼樣渡過歲月長河

《微觀世界》,對微觀生物感興趣的可看

《紅毯這件事》,來看看娛樂圈的規則和名利場盛事潛規則

《寵物醫院》記錄片中的網紅了!看來雲養寵是潮流啊

《逃避者》,Netflix 出品,會不會是驚悚現實派

《事前七日》,你對幕後工作感興趣嗎?你知道一個活動舉辦前七天要做什麼嗎?來一起窺探幕後的故事

《水果傳》,這部不是美食番卻比美食番更能激發口水的生物紀錄片

《紀實七十二小時》,你是一家咖啡店的老闆,你看著芸芸眾生在你店裡交匯又分別,他們各自在店外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