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電影《李米的猜想》


評電影《李米的猜想》|波浪在對自己輕聲細語

一個莫名其妙失蹤的背後,正在發生什麼?曾經發生了什麼?又將發生什麼?

 應該有一千萬個理由和可能吧?不過,對於方文來說,理由只有一個。

是的,愛。愛一個女人,並給予她理想中的生活。

也許很簡單,也許很難。對於卑微的小人物來說,只有難,難上加難。但,鋌爾走險,也許不失為一條快捷的途徑。雖然其中,付出的代價無可估量,甚至生命。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換個說法,可悲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方文們是場悲劇。悲劇的高潮不是死亡——不僅僅是死亡。方文跳不出庸常的思維,金錢成了衡量幸福的標準,為之奮鬥,心甘情願受之奴役,直至得到金錢,失去一切,包括苦心積慮的愛情(其實金錢也失去了,留下一個攝像機,只留下了一個可資追憶的實物)。

“湖底對自己是無底的,岸對自己也無岸。”方文不可能理解瘋詩人自殺前的囈語,他們選擇生命終結的方式卻如此相同。我敢肯定,瘋詩人和方文都是熱愛這個塵世的,狂熱地熱愛著或者熱愛過。瘋詩人因為熱愛而絕望,絕望來自於熱愛遇冷之後的冰凍吧,雖然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他背後的故事了。方文卻因為熱愛而萬劫不復,同樣的方式,同樣的終結,不同樣的是,方文對這個塵世充滿了留戀和愛。小人物的平凡的愛和追求,因為充滿了罪惡感而不平凡甚至偉大。

評電影《李米的猜想》|波浪在對自己輕聲細語

也許這個世界瘋狂了。毒品,自殺,冒險,掙扎,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世界裡,還有什麼能讓我們相信併為之感動?答案是有一個的:李米。李米近似於偏執的執著,近似於瘋狂的尋找,讓我們相信,這個速食歡喜的時代,竟然還存留著大約已經消失了的,近似於古典的,不曇花一現的愛情。

李米熟記著每一封來自於方文的地址不詳的信,或者說那些信裡的每一個字都已經刻在了李米的心裡。所以,當我們看到大街上的李米,一邊疾追著方文,一邊揹著方文的來信,某年某月某日第幾封信,熟稔到無須停頓。可以想見,這些平面的,本身並沒有溫度的文字,給李米苦苦追尋的寂寞生活帶來多大的溫暖和希望!如果沒有這些信,李米的生活又將塗抹上什麼樣的色彩?當李米充滿期冀的大眼睛追蹤不上方文急於擺脫的腳步,淚水漸漸充湧,可是她仍然執著地背誦那些信,對著方文執意拒絕的背影。我相信此時的你一定哭了,和我一樣。

很多時候,我們錯把激情當做愛情。激情是絢爛的煙花,愛情是涓流的長水。激情是自戀,愛的是自己,與此同時,藉助愛情的名義,緩釋多餘旺盛的力比多。愛情是他戀,愛的是愛的人,為其可以付出一切,唯獨忘記自己。所幸李米不是唯一的執著,王寶強的出現讓我們相信,暗戀同樣美麗,當然也同樣苦澀。只不過,我懷疑,如今世上還有這樣一根筋的愛戀麼?我甚至不敢說這就是愛情。愛情的內核應該兩情相悅,看著傻傻的王寶強沉浸在一廂情願的嚮往與尋找中,我只有無言相對。這場愛情是個冷笑話,酸澀得讓人想哭。還好,李米終於無須再次尋找了。當李米問葉傾城:你知道這四年來我跟幾個男人上過床嗎?然後是帶著哭音的爆發:一個也沒有!此時我無端地想到早已絕失的貞潔牌坊,曾幾何時,守寡的女人用一輩子的獨對空房換來一塊冰冷的石頭,再用這冰冷的石塊換來別人眼中的榮耀和風光。而如今等候失蹤的男友四年,已然成絕版,把我們感動得一塌糊塗。這兩種悲哀,哪一種才更深切?

評電影《李米的猜想》|波浪在對自己輕聲細語


四年的守身如玉並沒有等來方文的轉身。他已不可能轉身,那個縱身一躍,輕易地就拋棄過往種種。方文去了,這真最簡單不過。令人心疼的是李米,看過方文留下的情深款款的DV,她還能從這段歷盡生死的感情裡走出來嗎?她的下半生要經歷多少遺忘,才能不再尋尋覓覓在路上?李米的那些輕聲細語,還有誰在傾聽?難道只是我們這些陌生卻難以淡漠的觀者?王菲在歌裡唱“要有多堅強,才敢念念不忘?”對於愛情,我們既脆若琉璃,又堅硬如水,也許我們終究會遺忘。但在發生的時間,我們別無選擇,能夠做到的,惟有——念念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