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当初会被禁

《白鹿原》,是陈忠实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初在写《白鹿原》的时候时,陈忠实就说,他想拥有一本可以放在棺材里当枕头的书。然后,他回到了乡下,花了几年时间,尝尽了寂寞和孤独,写成了这一部奇书《白鹿原》。

《白鹿原》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当初会被禁

1997年,《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2006年,评选“作家富豪榜”的时候,陈忠实在还排在第13位。10年后,陈忠实因癌症去世,人们都说:“白鹿原上有白鹿,世间再无陈忠实”。

在今天,《白鹿原》被看作是一部少见的神作,但是在《白鹿原》发表之初,它其实是一本“禁书”,就像是明代的《西游记》《水浒传》一样。就连当初评奖的时候,也不得不删掉一部分。

至于《白鹿原》被禁的原因,很多人说是因为它的“不健康”描写,但是《白鹿原》书中的那些描写,和现在的部分网络小说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为什么这些网络小说平安无事,而被称为神作的《白鹿原》却会被禁呢?

《白鹿原》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当初会被禁

虽然《白鹿原》最后能被大家接受,不排除是时代发展的原因,但是它当初被禁的原因,却绝不仅仅是因为那些所谓“不健康”的描写,真正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真实。

只有客观真实的书本,才能让我们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才能让我们有所感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其他作品所缺少的。

就连同样被誉为神作的《活着》,也被人认为,作者是在故意渲染“苦难”,因此名不副实。对于这种想法,其实可以理解,毕竟没有几人,会真的经历“福贵”那样的人生。

《白鹿原》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当初会被禁

通常情况下,不被大众接受的,都被认为是不好的作品,当初被禁的《白鹿原》也是一样,很多人都劝陈忠实放弃《白鹿原》,就连陈忠实自己,也怀疑过《白鹿原》是否真的有那么好。

在今天,《白鹿原》重新恢复生机,除了让我们读到一部神作之外,还告诉我们另一个道理:我们缺少的东西,这才是需要的东西。

《白鹿原》的前五章,写“白鹿原”上的人,究竟在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从娶妻生子到五谷杂粮再到翻修宗祠,兴办学堂,渐渐在读者眼前,描绘出一个真实的“白鹿原”。

《白鹿原》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当初会被禁

但在今天的部分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读者看来,这些文字可能过于夸张。其实这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那种苦难的岁月。

比如《白鹿原》中写,吴仙草生产时只有一个人在,事后白嘉轩烧了一壶茶,要喂给吴仙草喝。这一段在年轻的读者看来,完全不会泛起任何波澜,但是小说中的吴仙草,却因此感激涕零。于是,部分年轻读者开始不屑一顾,认为《白鹿原》写得太假,名不副实。

可事实上,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白鹿原》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当初会被禁

但太过真实的东西,又往往让人不敢相信。因为太过真实的东西,会让人产生一种“我的生活被曝光”的错觉。当一个人所有的善良和丑恶,都暴露在大众眼前,这个人一定瑟瑟发抖。当初《白鹿原》的读者,就有这种感觉。

但我们缺少的,往往就是这种真实。真实的过去,哪怕再不堪,也不能一味隐藏修饰,我们总要面对,总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才能不断改正,不断成成长,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一样。

况且真实的过去,也不是只有不堪,毕竟在《白鹿原》笔下的那个时代,真的诞生了很多的英雄。

《白鹿原》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当初会被禁

但《白鹿原》没有选择去歌颂那些英雄,他歌颂的,是那个时代的小人物。不管是“白嘉轩”,还是“鹿子霖”,对那个时代而言,都不值一提。

而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而言,同样不值一提。可我们这些不值一提的人,还在努力的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如果将我们自己的故事写出来,既不添油加醋,也不顾忌避讳,很多年以后,说不定会成为下一部“白鹿原”。

《白鹿原》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当初会被禁

当初《白鹿原》会成为禁书,便是因为它过于真实,既不添油加醋,也不顾忌避讳。前者或许会被赞扬,但后者往往成为大多数人都不敢触碰的“警戒线”,《白鹿原》敢,所以它成了禁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