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老户政科长”陈永红:没有人比我更熟悉辖区人口状况,请把我放到抗疫第一线

时间已经是2月3日凌晨两点,和农历新年后的每个晚上一样,陈永红都会将当日排查的数据汇总后逐一核对,在此报给相关部门掌握。他没有换掉警服,毕竟时间不早,干脆就回单位对付一宿,第二天还要继续连轴转。

熬夜筛查出关注名单

51岁的陈永红是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人口管理支队支队长。人口管理支队的前身,就是户政科。从警31年,从基层的户籍工作到一个分局的人口管理,他一直在与社区居民和人口数据打交道。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袭,社区排查的工作,陈永红自然当起了主力军。

1月25日,在全区全面开展社区排查时,九龙坡警方的社区民警们,就拿到了各自负责警区的重点人员名单。这份名单来自何方?这是人口管理支队的专长:平时主要负责户口迁移、身份证和边检证办理、实有人口管理和社区警务。前一天夜里,陈永红会同支队同事筛选出了一份名单——辖区暂住人口中的湖北籍人员以及从湖北迁入辖区的人员。

重庆“老户政科长”陈永红:没有人比我更熟悉辖区人口状况,请把我放到抗疫第一线

▲工作中的陈永红

“通过迁入地和身份证号码的查询,我们梳理了这样一份名单,便于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并第一时间发往各个派出所,对他们重点关注。”陈永红介绍,这些人员中其实有不少都已经举家迁入九龙坡区,在此安了家,但总有亲戚朋友在湖北,时至年关,回老家、走亲戚都免不了,“拉网式排查注重面,但点对点的精准排查也必不可少。”

社区民警不知道,这份名单是人口支队的战友们加班加点完成的。陈永红回忆,虽然筛选的办法不难,但九龙坡区常住人口超过82万,实有人口更是有135万之多,筛查的工作量很大,结束时已经是凌晨三点。“但就是再晚也要赶出来,保证社区民警在排查时能重点关注,我们不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必须把我们应有的工作做扎实。”

重庆“老户政科长”陈永红:没有人比我更熟悉辖区人口状况,请把我放到抗疫第一线

▲陈永红的台账

力保排查不漏一人

尽管陈永红这么说,但是他的身影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一线。

按照工作部署,人口管理支队将九龙坡区14个派出所分成了3个片区,每个片区都有专门的民警对接,而陈永红虽然没有具体对接的片区,但他的任务更重——他要负责指导、督促杨家坪、谢家湾、歇台子、九龙等人口密集核心区域的排查工作。

“陈支又来了啊,跟我们所里的同事来得一样勤。”九龙派出所的副所长卢攀跟陈永红开起了玩笑,陈永红跟社区民警对重点人员进行逐一上门的排查,“必须见面,不漏一户一人,确定人员位置,有异常当场指导居家隔离,更严重的要及时通知卫生部门。”

和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一起入户走访时,陈永红最爱问的,就是是否知道邻居有近期前往武汉等地的情况,发动群众,搜集更多有助于疫情防控的人口流动信息。

“为什么我会到社区中来参与摸排?我是党员,又负责人口管理工作,当然要冲在前面。”陈永红说道,“另一个原因就是做了这么多年的社区警务工作,我熟悉社区,知道要如何发挥群众的力量,所以我应该要到一线。”

重庆“老户政科长”陈永红:没有人比我更熟悉辖区人口状况,请把我放到抗疫第一线

▲陈永红前往一线上门排查

“你好,请问您知道你们家对面那一户近期去过哪里吗?”在走访到杨家坪一间居民楼时,陈永红发现由户籍由湖北迁入九龙坡区的张女士几次排查均不在家,遂发动邻里群众,希望了解一些近况。

“回没回湖北我们不清楚,要不你问问她的男朋友嘛,好像是旁边哪个单位的。”通过张女士邻居提供的线索,陈永红通过其男友的单位联系上了这对情侣,原来张女士过年期间都在男友在西彭的老家,陈永红便通知负责该区西部片区的民警到该男子家中排查,确保不遗漏。

白天走社区排查,到了晚上,人口支队会收到各个片区排查的数据,除了进行汇总,陈永红还会将之与卫健委等单位的数据进行仔细的比对,他把这个称之为“碰撞”,走访累的是身体,这项工作则费眼劳心,“如果卫健委没掌握到我们排查出的人员,那就是我们的失职,幸好到目前为止,我们和他们的数据一致,排查出的相关人员都已经采取了相应的隔离措施或是收治入院。”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email protected]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余珂静/文 警方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