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種子可以種嗎?

用戶6754180721344


什麼是佛手瓜?估計有不少人都是比較陌生的。這種瓜外觀看起來像一個人兩掌合十,因此而得名。在有些地方也叫它合手瓜、合掌瓜、豐收瓜、洋瓜、捧瓜等。佛手瓜並非中國原產,其是從19世紀的時候才引入我國,原產地是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

佛手瓜的產量非常高,其藤蔓非常的發達,一株就能結瓜數百個,可以算得上蔬菜行業中產量最高的一種蔬菜了。而且佛手瓜在我們南方是可以多年生的。當冬天到了以後,就可以把地上的根莖砍掉,然後用塑料膜覆蓋。等到了第二年春天的時候,又可以發芽的。那如果想要種植佛手瓜,應該如何播種呢?

有些人肯定很好奇,佛手瓜怎麼沒有種子。其實,佛手瓜也是有種子的,一個佛手瓜裡面就有一枚種子,但是它卻和果肉是緊密貼合在一起的,非常不易分離。一旦脫離了果實,種子就很容易失水乾癟而喪失生活力。所以佛手瓜的種子是不能曬乾貯存,一般均以整個種瓜來繁殖的。

佛手瓜在南方種植比較多,一般都是在清明節以後才播種。因為佛手瓜的種子是沒用休眠期的,一旦成熟後如果不及時採收回來,那果實內的種子就會很快萌發。所以在南方佛手瓜入窖貯藏,在春天清明節前後拿出來以後,佛手瓜體內的種子就會自然生根、發芽的。

種植佛手瓜,就是直接把整個發芽了的佛手瓜播種到土壤裡面去就可以了的,非常的方便,種植方法和直播南瓜、絲瓜、苦瓜這些差不多的。等到其出苗了以後,就要開始搭設瓜棚了,然後在後期就是注意水肥管理了。

有些人說要先對其進行育苗,然後才移栽。農夫認為如果在南方是沒有這個必要的。因為在農村裡種植往往一株就佛手瓜,一家人就都吃不完了,沒有必要在進行育苗,然後定植的。農夫家裡在十年前就栽種了一株佛手瓜,當時就是發芽了以後,然後就挖了一個深坑,在裡面施足了底肥,然後再把整個佛手瓜種在裡面,用泥土覆蓋以後,沒過多久就發芽了。畢竟在南方,到了清明節以後氣溫已經很高了。當然瞭如果在種植地的溫度不利於佛手瓜發芽,那就要先其進行催芽、育苗,之後再移栽。

在後期的管理也沒怎麼操心,就和種植絲瓜、苦瓜基本差不多的。不過需要注意,佛手瓜耐溼耐陰,但是不耐旱,也不耐漬澇,所以種植地的土壤也要儘量滿足它的邀請,而且施底肥最好是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


農夫也瘋狂


佛手瓜的種子肯定可以種了,要不然怎麼種對吧。

佛手瓜在小曉這裡被稱為“無籽瓜”,因為那麼大一個瓜裡只有一粒食指大小的種子。不過種佛手瓜有一點和其它瓜果不一樣,那就是佛手瓜種植時不用把種子給拿出來,直接種整個瓜就可以了。


佛手瓜之前我們那是沒有的,在90年代時由在南下廣東打工的人帶回來幾個瓜種。佛手瓜在帶回來當年就在村裡火了,這個品種的瓜一株結的瓜簡直不要太多。因為其產量在那時簡直火得不行,我家那時種了兩棵,村裡的、隔壁村的,過路的都會來問要種子。

佛手瓜火起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時耐儲藏、易儲藏。只要把摘回來的瓜放置在屋內陰涼通風處幾個月都和新鮮的一樣,要是放到地窖中到第二年還是一樣。那時在農村因為一到春季就會出現吃的蔬菜青黃不接的情況,這時有佛手瓜這個耐儲藏的蔬果就更火了。其實佛手瓜小曉覺得味道很一般甚至不喜歡吃,不過沒有辦法那時只有吃。



上面說了佛手瓜在夏季時可以收穫,一直可收穫到秋季。那時記得有在廣東打工回來的人說過,只要在霜降前把佛手瓜地上藤蔓給割了並用薄膜、稻草沙土掩埋後到來年春季地下根莖就會生長出新的嫩芽。這個方法那時小曉聽後確實是試過,不過老媽到不是特別在意因為這瓜太好種了。小曉自己由於那時還小,聽是聽了做也做了,最終結果卻是在第二年並沒有發芽生長出新葉。


佛手瓜種植特別簡單,只要在清明過後把佛手瓜放到稻草堆裡並把稻草澆透水,這樣半月到20天左右你就會看見佛手瓜頂上那邊長出芽來,這時你只要把整個瓜埋在土裡就行。

還有一種那就更簡單了,到溫度穩定在20度以上時到儲藏處把瓜拿出來,頂朝上直接整個瓜種在土裡即可,這樣半月左右也會發芽出苗,再過兩個月就會開花結果。

佛手瓜藤蔓生長迅速而有多,所以瓜架一定要搭很大,不要太高那樣不利於摘瓜。


小曉農民


可以種的、佛手瓜在閩北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產量非常高、

1、佛手瓜不像辣椒和黃瓜那樣留苗、而是需要整個佛手瓜進行儲藏、一定不能放在潮溼的地方、

2、農村一般都是用稻穀或者是沙子墊底、然後放下佛手瓜、用沙子或者稻穀覆蓋不留縫隙、

3、11月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對優質的佛手瓜進行儲藏、

4、清明節過後佛手瓜會自然出苗、挑選苗好的佛手瓜直接播種就行、

5、只需在自家的門口或者菜地將土翻新一下、刨開一個坑放入苗用土覆蓋即可、保持好泥土的溼度、定期澆水即可、

6、這種瓜一旦結果、果子非常多、幾乎都會吃怕了。



用戶101149908206


佛手瓜是有種子的,佛手瓜(學名:Sechium edule),又名隼人瓜、安南瓜、壽瓜、豐收瓜、洋瓜、合手瓜、捧瓜、土耳瓜、棚瓜、虎兒瓜等,是一種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1915年傳入中國,在中國江南一帶都有種植,以雲南、貴州、浙江、福建、廣東、四川、臺灣最多。佛手瓜清脆,含有豐富營養。每千克鮮瓜中含蛋白質5克、脂肪1克、纖維素30克、碳水化合物77克,還含有維生素C220毫克,核黃素0.1毫克,含鈣500毫克、磷320毫克、鐵40毫克

佛手瓜留種:

(1)隔離留種佛手瓜為雌雄同株異花授粉植物,留種栽培時應注意將品種(品系)進行隔離。常採用的方法有地區隔離法和人工套袋隔離法。

1)地區隔離法大規模留種時,品種間種植距離至少相隔1000米,如有高山等天然隔離屏障,則可縮短至500米左右。

2)人工隔離法少量留種時,可在雌雄花開放前1~2天,分別套上紙袋,或用保險絲、小塑料夾夾住花瓣,授粉時將剛開放的雄花花粉塗在雌花的柱頭上,隨即套回紙袋或夾住花瓣,不讓昆蟲傳粉。人工輔助授粉宜在上午6:00~8:00進行。

(2)種瓜採收種瓜必須達到生理成熟期才可採收,即果皮由綠色變淡黃色,或由白色變淡黃白色,皮面光滑、變硬,有刺種刺瘤剛硬,手摸有刺感。選用瓜型長、大、直,刺少,縱溝淺,無傷口的果實作種瓜。種瓜大小與出根、出芽有密切的關係,一般以單瓜重150~200克為宜。成熟度高,出芽快,若不立即播種,宜選擇約有八成熟的瓜作種,並需在12~15℃的條件下貯藏


農村二偉


佛手瓜種子應該是可以種的,它的藤好像也可以移栽的,每年瓜收完後用地膜將種佛手瓜的窩蓋起來過冬,來年又會重新長出來的。在我老家以前很多人種,炒肉蠻好吃的,後來據說含有致癌物質,就再也沒人種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時還挺懷念那種味道的。



追夢人V在路上


佛手瓜種子準確地說藏於佛手瓜心,由果肉包裹著。農村一般都是一整個佛手瓜下種,基本上沒有把種子挖出來在種的。因為果肉不僅對種子有保護作用,還給生長的種子提供營養!

所以,種子是可以下種的,但是成活率不高。農村人老農講最好不要把種子取出來為好!




鮮文成


佛手瓜的習性是喜歡高溫.對冷空氣的抵抗力是很弱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好種植的時間。時間不對的話佛手瓜的存活率是很低的。


sggbtbvjjjgfbjki


可以種

我老家就種佛手瓜,我們一般就放在距離地面三米左右的地窖裡,那裡是常溫的。注:佛手瓜的種子就是佛手瓜,並不是單一的佛手瓜中間的那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