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麻将"逼出来的思考

看清一个人,有三张桌子可能最是地方。一张是茶桌,一张是酒桌,而另一张就是麻桌。茶桌上看修为,酒桌上看性格,麻桌上看人品。

喝茶的人,说话象羊一样,轻声细语,"温良恭俭让"。有一张口,不轻易说,放在下面,备用。这就是"善"。

在酒桌上看人有点像在化妆间,上妆以前,卸妆以后,完全不同。都说酒桌上看人品,其实不是,酒桌上就是看酒品。喝酒跟做人没有关系,听说过酒壮英雄胆,没有听说过不喝酒的人就一定是怂人。

打麻将就不一样,有输赢在里面,"得"与"失"会考验人的取舍。然而钱财不是输赢的唯一标的,背后的东西,才是看人的关键。

做人有规矩,打麻将有规则,执不执行,全在自己。规矩,用来衡量做人。规则,则用来考验做人。打错了牌能不能悔,对牌桌上的四个人都是考验。让别人"悔"是宽容和大量,而不让别人悔也是讲原则,合情合理,无可厚非。愿赌服输,主动受罚是一种豪气。万般抵赖,把放错的责任推给别人,这样的人就欠缺气度,不好相处。

聊斋里有一篇文章叫《考城隍》说的是主人公宋焘在去世后由神差邀请,参加科举考试,宋焘在考卷中有两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主考官关公一看,说得好。大笔一挥,通过。宋焘因为这句经典名言得到了城隍的官职。

蒲松龄骂官具有一流的水平,但其初衷还是一个"善"字,好人必有好报,象宋焘这种扬善抑恶,善恶分明的孝子,就是到了阴间,也应该给个官做。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你打麻将看别人输得多了,放炮不要,虽然初心是善,但是不能希望别人感恩,你为灾区捐款抑或帮了别人的大忙,也不要有内心的沾沾自喜,更不能逢人就讲自己曾经如何如何。这就是蒲松龄笔下连鬼都听得懂的"虽善不赏"。

《论语》中:"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一个人做了好事而不留痕迹,这就是善的操守,而善的境界再高也不要登堂入室,昭告天下。这是孔子的为人,更是中国人崇"善"的思想。

反过来,你打错了牌但并不是故意耍诈,这个时候桌子上的三个人就成了被"人品"考试的对象。麻将桌上看人,这个时候就是关键时刻。

人在没有利益关系和利害冲突的时候原谅别人很容易做到。但真正到了"虽恶不罚"的时候。人品100分的答卷就真不知道有几个人的名字能够留下来了。

人情和利益,就象桌子上的108张牌,在每个人的手里转来转去,你可以讲情,也可以讲利,两可之间就是一个"看人"的窗口。

中国人造字最不缺的就是老庄思想和孔孟之道。有为无为,阴阳八卦,任何事物,任何人。有善的一面必然就有恶的一方。心有不轨,内心不善之人,不管你再怎么装,心行不能灭,言谈举止总会流露出来。庄子讲:"灭迹易,无行地难"。做贼心虚,你只有不做贼才能心不虚。选择善还是选择恶,读完之后,我相信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会象我一样反思自己,做一个真正"为善不宣,宽以待人的命中君子"。老子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品的德性是积了德而不自以为是,沾沾自喜,还始终觉得自己做得不够。下品的德性是帮助或原谅了别人便以为自己是个善人,生怕别人不知道。

有人说了,不就打个麻将嘛,有必要那么"文化"吗?讲文化,麻将桌上的确不是地方。中国人讲茶文化,酒文化,唯独不讲麻文化。是的,打麻将就是娱乐,但是高尚娱乐不是纯粹赌博,在麻将桌上看人比在茶桌和酒桌看人更加精准。在衡量人性的天平上,人品和"孔方兄"都是砝码,你往哪边放,哪边就会倾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