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二寶身為大寶怎麼平衡心理?

水簾洞主904



遵守承諾的男人


給大家分享下關於日生二胎後,我的真實感受:

本人81年的,大寶2004年出生的,我們一直是計劃要生二胎的。因為剛結婚經濟條件不允許,所以一直沒有要二寶,在2013年的時候二寶出生了,那會大寶上小學4年級了。有了二寶對大寶的關注肯定是沒有之前那麼多,再說精力也有限。二寶出生全是我一個人帶,沒有人幫忙(老公上夜班,白天要休息,很辛苦),每天除了照顧二寶還要做一家人的飯(每天還要給婆婆送飯),對大寶的關注也是越來越少,也很少和她溝通……在這種情況下會讓大寶覺得父母不愛她了,只愛妹妹。後來在二寶2歲多的時候才發現大寶的心裡有不平衡,會對我們產生誤會,好在後來與她溝通,加之孩子大了也理解。總之有了二寶後一定要讓大寶明白,父母對她的愛並沒有減少,以後家庭裡會多一個人愛他,多一個至親的親人……


蓉wang蓉兒


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我家的倆小子相處的很好。老大在外地上學(寄宿制的那種,吃住都在學校,一個月回家一次),老二經常唸叨他哥哥,每次老大回家以後老二就把好吃的給他哥哥吃,好玩的玩具也讓給他哥哥玩,老大回家時也經常帶東西給弟弟,有一次在學校食堂裡打的飯菜都帶回來給弟弟吃,兄弟倆相處的挺融洽的,所以我沒有感覺到大寶二寶心態哪個不平衡了。如果你家的大寶有這種情況我建議你從自我做起,對待倆個孩子要一視同仁,特別是對待大寶要比以前更疼愛他更關懷他,不要有了二寶就不關心大寶,否則大寶肯定會心態不平衡。這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到你。



前坤愛生活


我覺得最主要是的千萬別動不動就說“你是哥哥/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結合自己,我小時候就恨透了這個理由,本來不討厭妹妹的,但什麼都要讓著妹妹,所以小時候關係特別不好!後來長大些了,才和妹妹有感情的!所以我覺得,作為老大,其實對弟弟妹妹的到來原本是跟欣喜的,但就因為不均等的對待,離間計老大老二的感情。一碗水不能完全端平,但の儘量端平吧



京玉亦心


  很多父母選擇多生一個孩子,除了在二寶身上寄託了父母自己的期盼,也希望兩個孩子長大後能相互照顧,成為彼此的情感支撐。父母生二寶的初衷是好的,但品嚐家有二寶的快樂時,也需要有耐心和智慧去面對兄弟姐妹之間存在的天然的競爭與嫉妒。

  很多家庭中,二寶出生後,大寶會受到嚴重的忽視,常常被不公平對待,比如父母過度關注二寶,強硬要求大寶多忍、多讓,這導致兩個孩子無法和平相處,大寶常常覺得是二寶的存在搶走了自己本該得到的愛,把二寶視為“仇人”,覺得父母“偏心”,對二寶、父母充滿憤怒。

  有些大寶覺得自己的地位被二寶取代了,自己的存在變得不重要了、沒有價值了,所有人都去愛二寶不愛自己了,自己沒人愛、沒人疼了,在家裡沒有歸屬感了。部分大寶甚至會做出一些過激行為,如傷害自己(自殺、自殘、離家出走、自我墮落等)、傷害弟弟妹妹(故意讓二寶走丟、攻擊二寶等)、傷害父母等。

  近日《人民日報》報道,杭州市一女孩,因和家人賭氣而爬上24樓窗戶外沿要跳樓。據瞭解,女孩今年14歲,家裡還有個5歲的弟弟,父親常年在外地工作。女孩認為自己學習成績不夠好,感覺家裡人更寵愛弟弟,跟自己溝通時簡單粗暴,對弟弟總是很耐心,便賭氣爬窗想要跳樓。女孩情緒非常激動,不允許家人靠近,並說“反正他們有弟弟了,我跳下去,(他們)也不會傷心的。”

  24歲女孩小敏在父親與繼母的睡房中打開液化氣罐閥門,試圖殺害熟睡的父母。之後又因擔心父親咳嗽,折回睡房想擰緊閥門,但擰錯了方向,氣體越漏越多併產生“吱”的聲音。驚醒過來的父親發現情況後迅速報警,但他怎麼也沒想到嫌犯是自己的女兒。在警方面前,小敏談起作案動機,稱“父母對弟弟太好了,心中不平衡”。小敏還說,中途放棄是因為後悔了。

  類似於這種因為嫉妒弟弟妹妹而發生的案件是非常多的,有的因為嫉妒弟弟妹妹而故意讓其走丟,有的因為嫉妒二寶而有意無意導致其受傷害,有些表面上聽父母的話照顧弟弟妹妹,但經常趁父母不注意而攻擊弟弟妹妹。

  這些案件有個相似之處:大一點的孩子,因看到父母對弟弟妹妹那般疼愛,而對自己慢慢疏忽,對比之下他們覺得是因弟弟妹妹的出現,導致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於是對父母、弟弟妹妹充滿憎恨、怨氣。大孩子對自己的攻擊(自殺、自殘、離家出走、自我墮落等),其實也是在攻擊、控訴父母——“我傷害你的孩子(我自己),看你心不心疼、後不後悔!”

  在青少年心理諮詢

中,很多大孩子在對諮詢師信任後,表露自己想離家出走或自殺自殘,是覺得父母不夠愛自己,覺得自己離家出走或死後,父母會擔心、痛苦、絕望,會不斷思念自己,並不斷反思、懺悔他們的過錯,希望自己離家出走的行為或自殺的行為能夠驚醒父母,也讓父母切身體驗一下自己內心常常體驗的痛苦、絕望,看到他們痛哭流涕、不斷悔過,自己才會原諒他們曾經對自己的傷害。

  一個人的外在行為,往往是TA內在渴望的外化,因為內在的渴望得不到滿足,所以會通過外在行為來讓自己獲得滿足。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孩子外在的行為,而未看到TA內在的渴望。“反正他們有弟弟了,我怎麼樣(好與壞)他們都不會在乎”,這是大孩子內心的無奈與怨言。大孩子內心對愛、關注的渴望不被父母看到,但又非常希望被父母看到,若好的表現不被及時肯定、支持,那就採用更壞、更糟糕、更毀滅的方式讓父母看到!

  大孩子這些變化,一方面是跟弟弟妹妹出生後,父母減少對大孩子的關注有關,另一方面跟大孩子內心害怕愛被弟弟妹妹奪走的恐懼、不安有關。

  一個家庭系統中,新成員的到來必定會影響這個系統的平衡性。弟弟妹妹未到來之前,大孩子在家庭中一直“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內心會覺得“爸爸媽媽只愛自己一人”。

  弟弟妹妹這個“競爭者”的突然出現,往往會讓大孩子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非常恐慌,甚至出現退行行為,變得比之前更弱小、更“幼稚”,比如本來可以一個人睡,突然不敢一個人睡了;本來已經不尿床了,突然又尿床;本來學習還可以,突然學不會、考不好了,需父母經常督促;經常生病、容易受傷……這些表現都是潛意識裡渴望獲得父母更多關愛。

  關於是否要提前跟大孩子商量二寶的到來,青少年兒童心理諮詢師徐文嬌老師認為,父母要不要生二胎,是父母自己的決定,不是大孩子的決定與責任。二寶是父母自己的孩子,是夫妻之間的決定與責任,二寶不是大寶的孩子,也不為大寶而出生,大寶沒有責任、更沒有義務去承擔二寶是否出生的選擇。最好父母自己做選擇,但同時也尊重大寶在家庭的地位,提前告知大寶TA將有一個弟弟或妹妹的存在,讓大寶接受這個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並做好心理準備。

  此時,父母可以告訴大寶對TA的愛不會因為二寶而減少,但更重要的是“說到做到”!大寶在之前的人生經歷中體驗到的是“父母只愛我一個”,這個信念將被二寶的到來打破,新的信念“父母愛弟弟妹妹,也愛我”還未建立,也還未被經驗到,大寶自然既想相信父母所說的,又心存懷疑。所以,父母既然承諾對大寶的愛不會因為二寶到來而減少,那麼在二寶出生後的前兩三年裡就需要對大寶做到,這樣大寶才真的確信“弟弟妹妹不會搶走我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一如既往地愛我”。

  二寶出生後,父母需要明白:愛二寶是父母自己的事情,不是大寶的事情,大寶可以愛也可以不愛,大寶愛弟弟妹妹,是因為TA愛爸爸媽媽,而順帶愛爸爸媽媽的孩子——弟弟妹妹。然後在與弟弟妹妹的相處中,有了情感鏈接,而發自內心地願意照顧、呵護弟弟妹妹。

  很多父母渴望做到公平、公正,對兩個孩子均分愛,但這很困難,一是因為兩個孩子本身就存在著客觀差異,如何“均”才能“公平”呢?這“均”的標準太過繁雜,也難以讓孩子真正的認可;二是孩子想要的是“完整”的愛,而不是被“均分”的愛。在對待兩個孩子時,不需要平均分,而要獨特,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有一份獨屬於自己的完整的愛,也明白自己是獨立個體,各自不同,無需處處與對方比較。

  一般而言,在二寶出生的前兩三年裡,父母越認可大寶,越尊重大寶,越愛大寶,大寶越願意友善對待二寶,跟父母一同照顧、愛弟弟妹妹,甚至有些父母會發現,大寶二寶很親密,二寶比較信任、依賴大寶,大寶也有了做哥哥姐姐的擔當。

  而若大寶與二寶關係越親密,二寶越是崇拜大寶,覺得大寶很厲害,也想模仿、跟隨大寶,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這就促進了二寶的成長。大寶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被依戀、被信任、被崇拜的美好感覺,也更願意幫助、指導二寶,從中獲得滿足感、成就感,甚至自豪感。

  當然,兩個寶貝的相處中,大寶和父母都會面對一些挑戰,比如兩寶需求相沖突,大寶和二寶面臨的是得與失的選擇,父母面臨的是如何平衡衝突。當大寶二寶發生衝突時,父母不要做評判者、仲裁者,而是要做個調節者,看見衝突中每個孩子的情緒與需要,引導他們自己去處理。

  一般而言,父母的仲裁、評判會讓孩子感覺父母維護了其中一方、批評了另一方,這樣反而會加劇衝突。而且,有時孩子間的衝突就是為爭奪父母的愛,父母本身就是他們衝突的根源,因此父母不宜介入,讓孩子們自行處理,讓孩子覺得父母對兩個孩子都無偏愛的跡象,孩子們才會學會在衝突中或堅持或妥協,學會更好的平衡自己的需要與別人的需要,在人際交往中會更懂得合作,也更擅長處理衝突。

  聽說吧心理諮詢結語:曾經有人說,對孩子來說世界上最好的禮物就是“手足”,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成長,當父母都已老去時,他們仍在彼此的生命中舉足輕重!希望爸爸媽媽在孩子早期,能夠讓孩子們之間的競爭、嫉妒變為良性,促進孩子們的健康發展和手足之情,學會更好的愛與被愛。

  寫在後面:

  “親愛的妹妹,謝謝你讓我知道生命中除了媽媽,還有一個女人那麼愛我!”

  “親愛的兄弟姐妹,謝謝你和我一起來到這個世界,讓我不那麼害怕!”

  在你的童年裡,我就是你的哥哥,你的朋友,你永遠的遊戲夥伴。


李建學心理諮詢


你好,我是傳宗老師,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接待的諮詢客戶,確實有這種情況,一般大寶學習成績都會出現明顯下滑,曾經有個女孩👧出現了自殘的現象。這個問題你是想問大寶如何自己平衡心裡,還是說父母如何幫助大寶呢,這兩個方面我都幫你解答一下吧!

關於大寶自己如何平衡心裡:

1、大寶試著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多把精力放在學習和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如果只是關注父母對弟弟妹妹的愛,自己的心理會更不平衡;

2、大寶自己要積極照顧弟弟妹妹,只有融入到接受新生命的家庭氛圍中,自己才會感到特別有價值,同時親情的融洽會讓自己更有力量;

3、自己可以和父母坦誠溝通,主要是表達自己內心受冷落、孤獨的感受,而不是發洩情緒,這樣的談話會觸動父母內心。

父母如何做:

1、如果大寶明顯因二寶的出生產生異樣行為,父母中的一方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到大寶身上,平衡一下關係,讓大寶因缺愛而產生的心理得到一些補償;

2、父母可以抽出一定的時間把二寶放到老人那裡,專門陪著大寶去遊樂場、動物園等孩子感興趣的地方玩耍,讓大寶享受到和父母獨處的時間;

3、真誠的向大寶道歉,並且爭取大寶的原諒,用同理心感受大寶的情緒,並且邀請大寶參與到照顧二寶的工作中來,讓大寶充分享受到照顧他人的樂趣和價值。


傳宗老師


有了二寶,大寶如何平衡心理?

第一,這個大寶多大了?是3、4歲的幼童,還是我8、9歲的孩童?抑或12、13歲的少年?

年齡不同,孩子對新出生的弟妹的嫉妒心理表現也不同,大寶能否平衡自己的嫉妒心理,因年齡不同而表現也不一樣。

第二,大寶如何平衡心理,一是要看母親給二寶、大寶的愛是否對等,即母親對大寶的關注如何;如果母親全身心關注二寶,忽視大寶的感受,那大寶的嫉妒心理就表現的強烈,並可能在行為上表現出對二寶的恨意,欺負二寶;如果母親能夠既照顧二寶,又不忽視大寶的感受,並且向大寶解釋二寶出生情形,大寶就會很高的適應二寶的存在,接納二寶。


老左心理工作室


現在的家庭自從有了二胎後,老大的心理是什麼樣的呢?寶媽一定要注意,二孩政策開放以後,很多家庭誕生了他們的二胎寶寶。

沉浸在歡樂氣氛的同時,也不乏有些爸媽遇到這樣一些棘手的問題:家裡兩個孩子相處實在太難了!但是有的家庭兩個娃娃在一起就很好相處,老大照顧老二,老二調皮老大!不過大部分家庭有了二寶,忽略了老大,導致老大心裡會亂想,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是不是不想要我了,或者把老大送到爺爺奶奶那裡,姥姥姥爺那裡等等,這肯定會讓老大產生不平,而咱們作為孩子的爸爸媽媽,一定要特別顧及老大的感受,多多關懷一下,一定要比以前跟更加的多多關懷,關心,關愛。

有時候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也是有原因的,相差3歲到6歲,麻煩事多點,如果相差的8歲10歲的我感覺應該很好相處的,關鍵在於家人對孩子正確的引導,調整好老大的心理狀態。

所有的家長們,要永遠記得不管自己有幾個寶寶,不管他們有什麼優點,缺點,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一視同仁,不要對老大說你大了,要讓著弟弟妹妹,什麼叫讓著?不能這樣教育,這樣會讓孩子的心裡扭曲的。

愛自己的孩子們一定不要偏心誰,一定要一視同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孩子的心裡,其實很簡單,但是咱們一定要仔細去了解,不要動不動就吼孩子,那樣反而對孩子是一種特大的傷害。


唯一使者


1要二胎前跟大寶溝通好,告訴寶寶這個世間上爸爸媽媽最愛你,但是爸爸媽媽覺得能陪著大寶的時間太少,希望多個人來愛大寶,來陪大寶

2孩子都是很聰明的,應該能理解父母的做法

3告訴大寶自己是小哥哥了小姐姐了,就有責任保護自己愛的人,比方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小弟弟小妹妹

4父母在有了二寶以後要更多的關注大寶的心理感受

5祝幸福


fan教主


大寶明顯因二寶的出生產生異樣行為,父母中的一方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到大寶身上,平衡一下關係,讓大寶因缺愛而產生的心理得到一些補償,專門陪著大寶去遊樂場、動物園等孩子感興趣的地方玩耍,讓大寶享受到和父母獨處的時間,真誠的向大寶道歉,並且爭取大寶的原諒,用同理心感受大寶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