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適的婚姻到底有多恐怖?家暴的丈夫被砍傷,妻子則進了瘋人院

娛樂圈明星結婚、離婚動不動都上微博熱搜,成為吃瓜群眾萬眾矚目的焦點,而普通人離婚則默默無聞,濺不起一絲水花。

30年前的一部中篇小說《離婚》寫了一個普通人的離婚故事,在想離而不能離得漫長馬拉松拉鋸戰中,主人公相互折磨、互為枷鎖,最後造成一傷一瘋的悲劇,令人唏噓不已。

不合適的婚姻到底有多恐怖?家暴的丈夫被砍傷,妻子則進了瘋人院

一、沒有感情的婚姻註定是悲劇

婚姻是人生大事,自古以來,人們對婚姻都非常重視。我們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婚俗,但在古代天經地義的事情,在剛建國的時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則代表了"包辦婚姻",而這是追求自由戀愛的時代所鄙棄的傳統。

姚素琴作為新時代的女性,是解放以來發展的第一批女幹部,有文化,在縣政府中工作,屬於當年鳳毛麟角的女幹部。出生農村的她按照慣例有一門父母指定的婚姻。

由於機緣巧合,縣長聽到銀鈴般的笑聲,派縣政府財政科的副科長龐大龍去找人,發現了姚素琴。因為縣長覺得姚素琴和龐大龍名字聽起來押韻,於是就給兩人做主,讓他們配對談戀愛。

不合適的婚姻到底有多恐怖?家暴的丈夫被砍傷,妻子則進了瘋人院

姚素琴懾於縣長的權威,讓家裡把與包辦對象徐小平的婚給退了。

於是父母的"包辦婚姻"變成了縣長的"政治包辦"。名義上縣長幹了一樁"為民做主"的好事,鼓勵人們自由戀愛,追求幸福的生活,但實際上政治權威與父母權威一樣都是一種干涉。雖然換了一個馬甲,但是"包辦"的本質並沒有變。

姚素琴和龐大龍兩人沒有感情基礎。姚素琴覺得龐大龍是"一號人物"縣長邊上說得上話的人,可以算是"二號人物",而且縣長也說跟著龐大龍對以後發展進步有好處;龐大龍覺得姚素琴是個有青春活力的女性,白撿一個媳婦一點也不虧。

兩人奉命戀愛,並沒有對彼此有更深入的瞭解就匆匆步入婚姻殿堂,而這份倉促為他們婚後的生活埋下了隱患。

姚素琴講究衛生,勤洗手,勤換衣服,講究生活品質,在當年可能有那麼一點小資情調;龐大龍不講衛生,臭襪子滿天飛,吃飯吧唧嘴,在當年可能還是有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

從生活瑣事合不來開始生口角,從互相指責到大打出手,兩人的關係每況愈下。

不合適的婚姻到底有多恐怖?家暴的丈夫被砍傷,妻子則進了瘋人院

姚素琴和龐大龍沒有享受過愛情的甜蜜,卻一直生活在離婚的撕扯中,每個人都是對方的"地獄",這樣的婚姻生活,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悲劇。

二、離婚是對愛情的止損

止損是一個投資術語,俗稱叫"割肉",每一個曾混跡於股市的人都不陌生。止損簡單說就是當利益虧損時及時採取措施將損失限定在可控的範圍內。

在婚姻生活中,如果雙方沒有愛情基礎,感情名存實亡,那麼離婚未嘗不是一個好出路。可以說,離婚是對愛情的止損。

不合適的婚姻到底有多恐怖?家暴的丈夫被砍傷,妻子則進了瘋人院

姚素琴在婚後發現丈夫龐大龍有各種問題,既有生活習慣的小差異,也有人生態度的大不同。

龐大龍並沒有全身心地照顧建立的家庭,將自己的收入都寄給父母,而讓姚素琴一個人養整個家庭。同時,自己老家頻繁來人,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工作和生活。

這一切事情龐大龍都覺得天經地義,絲毫沒有反思過自己的問題,而是讓姚素琴默默承受了太多太多。既要工作賺錢,還要做家務照顧老小。

時間一長,姚素琴心裡的疙瘩越擰越大。他不自覺地將龐大龍和曾經的"對象"徐小平對比,越比心裡越不痛快。龐大龍就像是一隻老鴉,而徐小平則是一隻鴻雁。

龐大龍混了幾年,終於成為了一名科長,而徐小平則像坐火箭一般升為公安局的副局長。

看著徐小平步步高昇,家庭美滿,反觀自己,家庭雞飛狗跳,動不動還被拳腳相加。姚素琴感覺這樣的生活實在無法繼續下去,於是想要離婚。

不合適的婚姻到底有多恐怖?家暴的丈夫被砍傷,妻子則進了瘋人院

離婚,即使不能讓生活變得更好,至少也不會變得更壞。但就是這樣一樁看起來理應很簡單的離婚,為什麼會被拖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呢?

三、離婚之難:披著"善行"外衣的"作惡"

離婚為什麼這麼難?一件本來合理合法的事情竟然變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離婚拉鋸戰,充滿了荒謬的意味。

一是傳統觀念根深蒂固。雖然建國後一派新氣象,但部分領導幹部心中並未轉變思想觀念,用一個新瓶子裝舊酒,最後幹得必然還是老舊的那一套。

馬縣長用政治包辦代替父母包辦,本質上還是利用權威來強加於弱勢的一方。當姚素琴想要離婚時,馬縣長認為"人一輩子只結一次婚",所以用政治權力強行"糾偏"。

龐大龍這個新時代的"好乾部",滿腦子"男尊女卑"觀念,當姚素琴提出離婚時,覺得自己的大男子主義受到了傷害,所以堅決不離。

不合適的婚姻到底有多恐怖?家暴的丈夫被砍傷,妻子則進了瘋人院

姚素琴的父母為了讓自己在村民中有威望、不落人口實,所以給女兒做工作,忍一忍就好了。母親甚至去求神拜佛,不惜給自己的女兒下跪,讓她喝下那靈驗的神符湯。

二是政府部門的"不作為"。政府部門代表著國家的公權力,是保障公民合法權利的重要機構。但政府部門的有關人員心裡沒有裝著人民,對僵化的教條墨守成規,一點點消耗著國家的公信力。

單位的機關黨委關心員工生活,姚素琴想要離婚卻讓他們大為頭疼。在他們眼中,離婚是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情,既是當事人的羞恥,也讓單位臉面無光。於是,他們甚至用黨員轉正的權力來"要挾"姚素琴,讓她慎重考慮。

婦女工委選拔"三八紅旗手",姚素琴雖然條條達標,但是因為擔著一個想要離婚的招牌,所以就被拿下了,而且也失去了評優漲工資的機會。

法院的人奉行"寧拆十座橋,不斷一門親"的教條,對頻繁上門的姚素琴就是一個字——"拖"。人家婚姻破裂,生活過不下去,以至於都要吃安眠藥自殺了,法院的人還是不為所動。

不合適的婚姻到底有多恐怖?家暴的丈夫被砍傷,妻子則進了瘋人院

這個拖字訣是真厲害,從三年自然災害前拖到文革結束後,世間跨度不可謂不長。姚素琴多次失望,又多次希望,她通過寫上訪信、走後門送禮等多種方式來找人辦離婚,結果婚還是沒離成。

更奇葩的還是統計局的領導,因為有一雙"慧眼"發現了離婚率不足千分之一,是全國領先以至於世界領先的"巨大政績"。於是去向書記和縣長邀功,因為如果再有一對離婚的,那麼這個記錄將被打破,所以姚素琴的離婚更加無望。

姚素琴最後瘋了,她砍傷了那個讓他痛苦不堪的男人,自己則被送到了瘋人院。這時,她解脫了,終於不必再跟那個男人在一起生活。

瘋了,反倒真正自由了,這真是莫大的諷刺!

小說將離婚放在共和國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透視,借一個人的離婚刻畫出一群人的性格和社會發展百態,揭示了人的文化心理和歷史發展的內在關係,給人留下豐富的思考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