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師說,縣城學校不收鄉下差生,是因為他們也改變不了差生的成績,真是這樣嗎?

真情話教育


教書25年,把差生成績教好的情況,幾乎為零。把成績好的學生教差的情況,時有發生。


段從平


確實是這樣子的,我當地有一個學校,算是私立高中!升學率非常厲害,我一個親戚兒子也去那邊考試,最低檔分數多進不去,他分數有檔位的,然後付贊助費,好像是0、3、6、9、10幾萬之類的,然後找我父親,因為我父親50幾年就已經教書了,在教育界人脈比較多,也認識他們校長,校長說,我讓你進去也沒關係,但是肯定是沒有什麼用的,大家多認識,也實話實說,這裡學費又貴,什麼費用一起三四十萬跑不了,你讀書在這裡肯定也讀不進去的,何況頂尖的老師肯定配置在0萬這檔位班級,因為這班級基本重點大學跑不了,因為現在社會看學校好差,就看你這個學校有多少學生能考進清華北大浙大之類,而價格最貴的班級老師最差,但是不能沒有,老師工資學校財政多是這個班級出的,真的一點意思也沒有,後來把這意思轉告給親戚,親戚說,他自己辦公司,錢我是無所謂,讀中專什麼之類的,容易把人也帶壞掉,書讀不進也就算了,但是人還帶偏了,在回正道就難了,不過話說這個學校管理確實很嚴格,裡面出來人說管理像監獄,讀書確實沒有什麼捷徑,多是辛辛苦苦的付出才有得回報。。。


鑾泡心


很開心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先講一個故事,我家小侄子在上小學四年級時轉到縣城去上學。進入學校之後,老師因為他是來自農村而說過他。說鄉下來的孩子沒有禮貌,沒有紀律。

這裡可以看出,老師不收鄉下孩子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律性差。我想不管是城裡還是鄉下的孩子自律性差,老師都不會喜歡。

現在。在我身邊有很多孩子想要去市裡上學,老師都會問成績怎麼樣?就算成績稍微差,但是孩子有悟性,有紀律,都是能接收的。

在我看來,不接收成績差,不簡單是成績差,而是各方面能力差的原因。現在市裡學生多,每個老師每天工作量大,去的孩子再紀律差,學習沒有認真的態度,老師會很耗費精力。

也許有的人會說,老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但是老師不是聖母。如果孩子本身成績差,變現差,家長也不能積極配合,老師肯定也不願意。

確實生活中也有些老師就是存在一些歧視,但是如果家長能夠積極配合,老師也會慢慢改變看法。實在態度惡劣,就找領導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暖萌肉肉


老家是農村的,過年回家,看到親戚孩子整天抱著手機玩,父母也管不了,父母多數都在外打工,爺爺奶奶帶孩子,哭了就只能用手機哄,成績肯定差。至於說能不能教好,估計很難,很廢精力!只有部分對老師比較敬畏的會好教。

一個案例,同事一個比較親的親戚家孩子,3年級,來補課,根本就不怕老師,上課東張西望,說不動(大道理沒用),佈置個作業,一個老師問一個題,搞定,不去思考做,看到那個老師脾氣好,就纏著跟他講完作業,其實就是要答案。後面同事和家長溝通後,說一次謊話打10鞭,第二次加倍,沒做完作業之前不准問老師,10個題錯3個以上1個10鞭,之後哭了幾次,和父母告狀沒用,才認真上課做作業。開學後每科能考80分左右,半期以後學校老師說作業又不認真了,說了也沒用了,成績又下來。

習慣很重要,對於後近生,總會有不同的問題,哪個老師碰到都會頭痛,有的連老師說的話完全不當回事,這類問題最大,各位有什麼好辦法呢?


優學堂教育物理老師


我經歷過這事,我一直想去村小讀書,聽說一個老師交十多二十個不同年紀的學生,教一年級的時候,其他年紀的就耍,反正自由,而我一直在中心小學讀,讀五年級的時候,村小的學生就要到鄉鎮中心小學來讀了,上課說話什麼的毫無顧忌,都說的是以前多好耍。有次我們班主任在上課的時候就發火了,說是,說是家長找來問責了,因為學生在村小讀書的時候,排名第一,到我們學校來了,排中後了。反正村小來的學生很少有坐前幾排的。


蜀糰子


我必須旗幟鮮明的亮出我的觀點:

絕不認同這種觀點!

這是一種赤裸裸的對鄉村的歧視!

差生跟城市和農村有關聯嗎?都是差生,城市的差生比農村的差生還要高一檔嗎?!這是一種什麼邏輯?!

孔子說過,有教無類。現代人常說,沒有失敗的學生,只有失敗的老師!

老師,是這個世界上最高尚神聖的職業之一,教書育人,一方面教知識,一方面教品德。

對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平等對待,都應該付出心血去培養,這是最基本的職責。

人為的把城市和農村區分出來,請問平等何在?你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正確嗎?城市的學生就高人一等,更值得培養嗎?

你認真的去了解所謂農村“差生”了嗎?真的走進他們的身邊,走進他們的內心了嗎?你怎麼知道他們就不能提高成績?!

你是教師還是相面的?你又是從哪裡得出來的這個結論?!

現在國家正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但是比起城市來,師資力量方面比之城市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優秀的教師一般不願意到農村任教,所以導致農村的孩子在教育資源方面比城市不足,很多孩子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導致基礎較弱。但是,孩子們的天賦跟是不是農村和城市有啥區別?!

我倒是更喜歡農村孩子的純樸,執著,以及相對簡單,更容易接受新觀點,只要悉心調教,很多孩子可以提高的很快。

反而是有一些城市的孩子嬌生慣養,面對誘惑特別多,心思沒有放在學習上,更有甚者,家長仗著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給老師的教育增加了很多難度。

最後,我衷心建議有這樣觀點的老師,請您摘下您的有色眼鏡,平等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不要再區分城市和農村!

因為,不論來自農村還是城市,只要是學生,特別是“差生”,都需要您好好對待,盡到老師的責任和義務。


五戒1977


我是來拉仇恨的,我贊同題目的觀點!

我先來把小孩按城鄉分分類,一類是上三代之前就進城的城裡人小孩;二類是上一代才進城新城市人小孩;三類是隨父母在城裡打工上學的農村小孩;四類是父母在城裡打工小孩在農村的留守兒童!這個分類沒有歧視任何人的意思,現實就是如此!

這裡指的農村差生,絕大多數指的第四類人!說實話,現在的這類農村人才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身在農村,思想也停留在農村(不準罵人),稍有奮鬥目標或能力強點的人,早就為孩子在城裡或郊區買了房了,還呆在農村的青壯年無非兩類人:一類是特殊困難的,比如殘疾或重病(這類人我們表示同情);第二類就是思想上懶惰,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只顧自己生活能過得去,有小孩口飯吃就行了。所以這類孩子才是最可憐的,也是農村小學差生的主力軍!

這類孩子讓教師如何教?除了少數運氣好的孩子,天生自尊心強,內驅力迫使他們認真學習,但大多數都是學習差的。孩子畢竟孩子,常年老人帶著生活,與父母極少交流,很多性格很孤僻,不願與人交流,又或是習慣極差,目無尊長。這都是長期缺失父母教育的結果!

雖然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教育是萬萬不能的,我們的教育更應該關注這類孩子,讓他們能走上正軌的人生道路!





浮生談


關於這個問題,曾經有一個城裡的老師跟我說過,如果一個城裡的學生和農村的學生,他們成績相當的話,他寧願要城裡的學生,也不要農村的,不是歧視也不是看不起,因為農村孩子輸在了起跑線,大家都知道城裡的孩子從幼兒園起就開始學英語,農村的孩子小學才開始學英語,有的甚至上中學才開始學英語。城裡的孩子很小就開始接觸電腦,初中就開始學電腦編程,農村的孩子有的要高中才開始接觸電腦。同樣成績的兩個孩子,城裡的孩子他可以直接教學,而農村的孩子他至少要花上半年的時間來幫他過渡新知識,半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有誰願意把時間浪費在一個看不到希望的地方


平安是福275715874


這句話可能是一句謙虛的話,雖然不能全信,但也可以相信一些。

但是在我看來,問題的根本是在於:

第一,縣城裡的老師,習慣於教一些優秀的學生,相對來說,他們付出的精力,投入的時間,就要比教鄉下的差生要少一些。

為了讓自己可以變得更輕鬆,為了讓自己能夠生活得更加愜意,這可能是他們的一種推諉的託詞。

第二,這其實不是教不教得了的問題,是願不願意教的問題。

實話實說教差生,可以說,投入的方向有很多。

首先是要尋找他們差的原因,不僅要找,而且要找的準,找到位。其次要有針對性的提出補習的方案,這種方案不能來的太猛,太猛會讓孩子接受不了,又不能來得太慢,太慢時間又不允許;再次要樹立差生們他們的自信心,差生他們有的時候不僅是成績差,可能心裡也很脆弱,老師啊你就要從心裡開始補起;最後對差生補課,很可能投入了精力,效果也不太明顯。

所以有了這麼一個紛繁複雜的過程,有些老師可能就望而卻步了,因此他們才會說,差生他們根本交不了。

第三,現在的錄取制度,讓差生根本就不可能進入到城裡,接受接受優質的教育。

現在中國錄取學生的制度,可以說是一種亂象。

從大城市到小縣城,可以說是層層的把優生都招到自己的麾下,越是在農村地區,所留下的學生的質量,相對來說就要差一些。

城裡的學校為學生的生源,可以說高枕無憂,農村的學校,很可能還會面臨學生人數逐漸減少的問題。


荷水清圓


不知道題主的這個問題是怎麼來的,道聽途說的?縣城學校不收農村差生?

現在各地學校招收學生,都必須按照一定的招生政策進行,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像浙江省全省實施了陽光招生,雖然還無法完全杜絕人情和關係戶,但已經極大的完善了以往的招生政策。

要相信學校招生以後會越來越規範,越來越公平公正

城市學校如果要招收非學區內學生,如果不是符合政策規定的,除非是關係戶,對這類學生,又怎麼會是一個老師能決定要不要的?

再說了,對這樣的學生,成績好不好會重要嗎?該進去的依然還是能進去。沒條件的就會有各種理由進不了。

這鍋不應該老師來背。

當然,這樣的情況不能說可以絕對避免。

重視和喜歡選擇優秀學生,也沒什麼不對的。難不成中高考不看你的成績讓人隨便選擇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