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應該空腹吃還是餐後吃?有何科學依據?

心血管王醫生


為什麼阿司匹林的服用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機,那是因為進入胃內的阿司匹林在和胃黏膜接觸時會對其造成刺激,甚至損害,嚴重時還可導致胃出血或穿孔等情況,所以,糾結於空腹還是餐後服藥,其實就是為了保護我們的胃,那麼,怎麼吃阿司匹林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其實,阿司匹林的服用時機取決於該藥的劑型,因為不同劑型的阿司匹林,它們在口服後和胃粘膜的接觸情況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得先看一下您正在服用的是哪種阿司匹林;

首先是阿司匹林泡騰片,該藥在口服前需要先通過浸水崩解,服用時已近乎液體狀態,進入胃內與胃黏膜的接觸也最是容易,所以應當儘量在餐中或餐後半小時服用,以通過大量的胃內容物減少藥物與胃粘膜接觸的機會;

其次是阿司匹林普通片,該劑型雖不像泡騰片那樣崩解的如此迅速徹底,但在口服進入胃內後也會逐漸溶解掉,然後會隨著胃的蠕動開始慢慢接觸胃黏膜,進而造成刺激,所以,和泡騰片一樣,最好也在餐中或餐後半小時服用;

第三則是阿司匹林腸溶片,之所以稱之為腸溶片,是因為藥物表面附著了一層耐酸不耐鹼的腸衣,該腸衣可以保證藥物躲過酸性胃液的侵蝕而進入腸內崩解起效,但如果胃內有食物存在,胃內PH值環境就會發生改變,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腸衣損壞,使得藥物提前崩解,進而損傷胃黏膜,所以,阿司匹林腸溶片還是應該空腹服用。



綜合內科張醫生


很多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對這個問題都比較關心,他們在諮詢醫生時,確實有一部分醫生說“阿司匹林應該空腹吃”,另一部分醫生會說“阿司匹林應該餐後吃”,以致我們的患者朋友都不知所措。現在,我將為大家解答阿司匹林的服藥時間及依據。

現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幾乎都是為了預防心絞痛、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由於心腦血管疾病在我國患病人數眾多,所以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也比比皆是。拿到阿司匹林後,請各位患者朋友先看清楚了:藥品包裝盒上寫的是阿司匹林片,還是阿司匹林腸溶片。雖然只有兩字之差,卻是阿司匹林選擇服藥時機的關鍵。

阿司匹林片餐後半小時服用

阿司匹林片由傳統工藝生產而成,阿司匹林腸溶片採用了新的生產工藝。服用過阿司匹林的患者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以後會出現上腹疼痛、燒灼不適,這是因為阿司匹林損傷了胃黏膜。阿司匹林片進入胃中就開始分解,與胃黏膜接觸的面積越大,對胃黏膜損傷越嚴重,長期服用可能導致糜爛性胃炎,為了減少阿司匹林片對胃黏膜的損傷,建議餐後服藥。因為餐後服藥,阿司匹林片與食物混合在一起,減少了與胃黏膜的接觸面積,減少了胃黏膜的損害。所以,如果你手中拿的是阿司匹林片,應該餐後半小時服藥。

阿司匹林腸溶片餐前半小時服用

阿司匹林腸溶片外面增加了一層保護殼,你可別小看了這一層外殼,它可抗胃酸分解。也就是說,在胃中,阿司匹林腸溶片不會分解、吸收,那什麼時候才分解吸收呢?這層外殼,雖然耐酸,卻不耐鹼。我們的腸道是鹼性環境,阿司匹林腸溶片進入腸道後就會分解,吸收。這樣會大大減少對胃黏膜的損傷。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阿司匹林腸溶片耐酸,但在酸性環境中,不能停留太久,如果停留太久,也會被胃酸分解,畢竟胃酸是可以連鐵屑都“消化”掉的強酸溶液。由於進食後,胃的排空時間有4-6小時,所以,如果餐後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還沒到腸道,都已經被分解了,跟吃阿司匹林片沒什麼兩樣。所以,如果你手中拿的是阿司匹林腸溶片,應該餐前半小時服藥。

其次,在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時需注意,阿司匹林腸溶片只能正片吞服,不能掰開或嚼碎,否則,外殼被破壞的阿司匹林腸溶片一進入胃,就開始分解。

所以,阿司匹林片餐後半小時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餐前半小時服用,看清藥品,再記住原理,就不會混淆了。


醫學莘


一、阿司匹林有什麼用?

阿司匹林是一種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其可以不可逆的和血小板結合,直到這個血小板凋亡死去,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都會被抑制!所以,阿司匹林主要用於抑制血小板聚集,廣泛用於各種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二級預防以及高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一級預防中!

二、阿司匹林有哪些劑型?

阿司匹林作為一款百年老藥,其劑型不盡相同,有很多種!常見的阿司匹林平片,阿司匹林腸溶片,阿司匹林泡騰片,阿司匹林腸溶膠囊,阿司匹林緩釋片等等!但臨床中最為常用的,還是阿司匹林腸溶片!



三、阿司匹林空腹吃還是餐後吃?

阿司匹林的不同劑型,其口服時間也不盡相同!對於阿司匹林腸溶片和腸溶膠囊來說,應該是空腹服用,因為其餐後使用會使得藥物在胃內排空延遲,進而導致在胃內被吸收!所以,阿司匹林腸溶片的說明書中,也強調了空腹口服的重要性!但對於平片等製劑來說,應該是餐後或者和食物同食,這樣會減少對胃的刺激!


親,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阿司匹林啊,也是老藥了,其實人家只是個解熱鎮痛藥,隨著科學進展,目前小劑量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的作用,最近還有報道說有預防胰腺炎、防癌等作用。

心腦血管疾病逐年增長,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人們對自己的健康越來越關注,依從性也逐步轉好中,阿司匹林作為心腦血管病的最重要藥物之一,人們對其用法用量也逐步明瞭。

但是很多病人還是糾結於空腹吃還是飯後吃,其實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區別在於您買的是阿司匹林腸溶片還是阿司匹林片。

如果是阿司匹林腸溶片,建議空腹吃。其具有抗酸性,所以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鹼性腸液溶解。阿司匹林腸溶片相對普通片來說其吸收延遲3-6小時。 減少對胃的刺激和損傷。 那麼大家現在是否可以對號入座,您是否需阿司匹林,針對您阿司匹林品種,選擇口服時間。



而如果是阿司匹林片,建議飯後或是與餐同服,因為其對消化道刺激極大,這也是為什麼有阿司匹林腸溶片。

至於大家所擔心的副作用,阿司匹林確實有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但是一旦發現建議完善消化道檢查,若有消化道潰瘍及時治療,待潰瘍癒合後如指證明確,建議繼續服用,需專科醫生評估。

阿司匹林作為心腦血管疾病最基礎的藥物,不能因為害怕出血而私自停服或減量,還有人隔日吃一次,遠遠不夠,建議如果明確指證建議長期服藥,如果緊急證明確建議專科評估!


心血管王醫生


阿司匹林空腹吃還是餐後吃取決於吃的是阿司匹林的哪一種劑型,一般來說普通片劑建議餐後吃,而腸溶片(如拜阿司匹林)建議餐前服用,下面說一下原因。



許多人都知道阿司匹林是一個經典老藥,該藥已經有100多年曆史,一直以來阿司匹林都是作為解熱鎮痛藥來使用的,比如以前人們感冒發熱、或者得了風溼關節痛,都是選擇阿司匹林。但是要起到解熱鎮痛作用,需要較大劑量的阿司匹林,但是較大劑量阿司匹林又會引起胃腸道副作用,嚴重的可能引起胃出血、胃潰瘍。



所以現在已經基本不使用普通的阿司匹林用於解熱鎮痛了,有副作用更小的非甾體類藥物比如布洛芬、塞來昔布等可以選擇。如果要使用阿司匹林普通片的話飯後服用可以減輕對胃的刺激。

而目前臨床常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用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腸溶片劑量比較小,如拜阿司匹林其規格為100mg,腸溶片建議餐前服用,因為餐前服用,短時間內藥物外面的腸包衣不在胃中溶解,藥物可以很快進入小腸,在小腸溶解吸收,所以其對胃的刺激就小得多。


我是無名藥師,點擊關注,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藥物知識。原創內容 未經允許 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無名藥師


阿司匹林作為臨床常用的藥物,因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目前廣泛用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由於阿司匹林在治療作用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服用。


阿司匹林主要有普通型和腸溶型兩大類,其中普通型阿司匹林應餐後服藥,以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作用。而腸溶型不同於普通型,為了更好的發揮藥效,減少副作用的發生,建議空腹服用為宜,睡前或晨起空腹服用均可。

腸溶型阿司匹林空腹服用的原因在於其有一層耐酸不耐鹼的外殼,由於胃內為酸性環境,腸道為鹼性環境,所以腸溶型阿司匹林在胃內不分解或很少分解,而在腸道鹼性環境中才分解,所以宜在空腹服用。進食後胃內PH升高,加之藥物停留時間增加,反而會引起阿司匹林提前分解,增加胃腸道副作用的發生。

希望大家正確認識,聽從專業醫生指導,綜合評估病情後製定個體化方案,要嚴格掌握適應症,並排出禁忌症後使用。服藥過程中也要注意監測有無副作用發生,必要時可減量或停藥,以最大限度發揮藥效,減少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說醫生的兩種說法都沒錯,只是他們所說的針對的對象不同。

阿司匹林是一種非甾體抗炎藥。可以用於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溼以及預防血栓的形成。

關於阿司匹林的服用方法,到底應該空腹還是飯後服用,對藥效的發揮和不良反應的發生都有影響,阿司匹林這種藥物也有不同的製劑類型,根據不同的劑型,要採用正確的服藥方法。所以醫生所說的餐前服和餐後服,看似說說的都是阿司匹林這種藥物,其實針對的是不同劑型的阿司匹林。

先說普通製劑阿司匹林片。由於阿司匹林本身對胃腸道黏膜有直接的刺激和損傷作用,為了避免引起不良反應,我們應當餐後服用。

再來說阿司匹林腸溶片。阿司匹林腸溶片就是在藥物的外面包裹了一層不活躍的材料來抵抗胃部的酸性環境,從而使藥物在胃中不分解依然保持完整的形態,進入腸道內才分解,達到避免胃黏膜損傷的目的。如果餐後服用,進食後胃內pH值發生變化,易導致藥物溶解,而且食物的包裹會延長藥物在胃內的停留時間,容易使腸溶膜破壞,增加在胃內溶解的幾率。反而餐前服用,胃內酸性環境穩定,排空快,可以減少對胃的損傷。所以阿司匹林腸溶片反而應該在飯前服用。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患者在不清楚藥物劑型的情況下,自行把藥物切分開服用,這種做法是極不可取的,如果是腸溶片就破壞了藥物的保護膜,不僅影響藥效也增加了不良反應的發生,所以請大家不要自行分割藥物服用。如果確實有這種必要,請先諮詢醫生。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咚咯隆咚


先說答案:如果短期服用大劑量的阿司匹林,如解熱鎮痛方面的應用,選擇阿司匹林普通片或泡騰片,由於藥物本身對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一般建議餐後吃;如果是長期服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腸溶片進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那麼一般建議空腹服用

阿司匹林有多種不同劑型,服用時機各不同

阿司匹林是一個應用百年的老藥了,在不斷的應用過程中,它的臨床應用範圍也在不斷的擴展,現在的臨床應用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大劑量的阿司匹林,比如500mg/次,用於解熱鎮痛,關節痛等方面的問題,而現在阿司匹林應用更多的,則是在心血管疾病預防領域的應用,由於其具有抵抗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的作用,因此,在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二級預防和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一級預防方面,服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由於其明確的效果和較好的經濟性,仍然是大多數預防血小板凝集患者的首選藥物。

阿司匹林的化學名叫乙酰水楊酸,顧名思義,這是一種酸性的藥物,因此,當其進入胃部時,對胃黏膜會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如果是選擇普通片或泡騰片等劑型來服用時,餐後服用,能夠減少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性,是更好的選擇。

對於為了心血管疾病預防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朋友來說,通常建議選擇低劑量的阿司匹林腸溶片,為什麼選擇低劑量,因為低劑量的阿司匹林(

75mg~150mg)就可以達到抵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沒必要繼續選擇更高劑量的阿司匹林加大對消化道粘膜的刺激性,另一方面就是腸溶片的外層有一層腸溶包衣,使得阿司匹林在進入胃部時並不會崩解刺激胃黏膜,而進入腸道時才開始溶解吸收,大大減少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因此,服用腸溶片時,讓藥物儘快的通過胃部,減少在胃部的滯留時間,才是減少胃黏膜刺激的最佳辦法,因此,一般推薦空腹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藥物可以快速的通過胃部進入腸道(半小時左右),從而減少藥物的胃黏膜的直接刺激,這樣做才是科學的做法。

為什麼空腹吃阿司匹林胃會不舒服?

李藥師給大家介紹阿司匹林很久了,跟網上很多朋友也有互動溝通,有一些朋友反應,即使是腸溶片,空腹吃了也會胃不舒服,這種情況時為什麼呢?分析下來,可能是以下2個方面的原因——

1. 腸溶片的質量不夠好,雖然是腸溶片,但有些腸溶片也會在胃部有一定的溶出,國家標準對於阿司匹林腸溶片的規定時,在模擬胃液的環境下,溶出不得超過10%,因此,對於某些品牌的腸溶片來說,並不能做到胃部的零溶出,少量的阿司匹林的胃部溶出,對於某些體質比較敏感的朋友,可能就會產生胃刺激性。對於出現這種情況的朋友,建議選擇原研進口的拜阿司匹林腸溶片,這個產品在模擬胃液中可以做到2小時內零溶出,對胃的直接刺激性更小。

2. 雖然已經進入腸道,阿司匹林仍然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阿司匹林雖然進入腸道,但在其吸收起效時,阿司匹林會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而前列腺素是保持胃黏膜血流的重要物質,因此,即使在腸道中溶解吸收,阿司匹林仍然會對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當然這種刺激性的是否能夠感覺到,與個體的敏感度有很大關係,因此,有的朋友會覺得空腹吃阿司匹林胃不舒服,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之所以覺得餐後服藥會感覺好一些,一方面是心理作用,另一方面是進餐後胃部的消化蠕動等掩蓋了胃部的不適感覺。

對於確實空腹吃藥,胃部特別不舒服的朋友,如果您真的覺得餐後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更舒服,當然也是可以的,因為阿司匹林腸溶片的藥物吸收和起效,並不因進餐與否而受到影響,推薦空腹服用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減少其在胃部的滯留時間,儘量減少胃粘膜直接刺激。


李藥師談健康


【專業醫生幫您做解答】

阿司匹林在心腦血管病的防治中被得到了廣泛應用,也成為了存在心腦血管病發生風險患者的常規用藥,身邊服用者眾多,在服用中很多患者會問到一些細節性問題,比如是該在空腹還是餐後服用為好?

首先,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楊酸,它進入被吸收入血後,可以與血小板上的聚集因子相結合,使血小板失去粘附在一起聚積成團的能力,從而起到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它在體內經24小時代謝被排出體外,而每天都有10%的新生血小板出現,因此每天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來抑制新生血小的粘附功能。

其次,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乙酰水楊酸在胃中會對胃粘膜造成一定的損傷,可能會引起胃的炎症甚至潰瘍的發生,從而導致胃粘膜出血,這是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最常見的一種不良反應。因此,在服用普通阿司匹林片時,要求在進餐時或餐後立即服用,利用與食物混合的機會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這種普通阿司匹林價格很便宜。

為了減少阿司匹林對胃粘膜的損傷,在生產阿司匹林時對普通阿司匹林進行了特殊處理,比如在其外面包裹了一層可以抵抗胃酸的包膜,合其在胃中不溶解而直接進入小腸現溶解吸收,有效避免了對胃粘膜的刺激,這種阿司匹林被稱為是腸溶型阿司匹林。

對於腸溶型阿司匹林,雖然不在胃中溶解,但也希望它能快速通過胃,以免“夜長夢多”,所以建議最好能在餐前空腹時服用,有助於快速通過胃進入小腸被吸收。

所以,在餐前還是餐時服用,是根據自己所選擇的阿司匹林的劑量來定的,藥盒是會標註是否為腸溶型,服用時看清就會知道該什麼時候服用為好。至於是早晨還是晚上服用好,沒有嚴格的要求,根據自己的習慣服用即可。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阿司匹林如此普及,但是關於它的使用方法,現在依舊沒有得到全民的科學推廣。

阿司匹林腸溶片會越來越佔領絕大多數的市場,因為它可以有效的防範、避免阿司匹林的可能副作用:消化道出血。阿司匹林腸溶片和腸溶膠囊可以越過胃,在腸道崩解。如果是空胃,也就是說睡前或者晨起後吃,效果更好。


在腸溶片和腸溶膠囊之外的阿司匹林,有部分品類是需要和餐同時服用的,以降低和削減其對消化道副作用。但這樣的阿司匹林越來越少了。

在科學服用方法之外,是重視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定期複查、複診。一般查的項目有這些:

血脂、血粘度測定


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查驗這一指標是為了確定患者有沒有血脂高的情況,有沒有心腦血管病復發的高危因素。

血粘度要查全血黏度,血漿粘度、卡松粘度等。血粘度高,也是心腦血管病復發的高危因素,要加以防範。

血常規

包括白細胞計數,淋巴細胞百分比,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數,血小板計數等等都可以通過這個得以體現,尤其血小板很重要,它可以輔助醫生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如何。

凝血五項

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原時間活動度,凝血酶原標準化比值、凝血酶凝結時間等指標,可以查看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因為阿司匹林服用者一般以中老年人為主,而中老年人面對的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牙齒問題,很多人需要拔牙!拔牙需要儘快凝血,以避免出現隱患。一般建議是拔牙前一天,先暫停阿司匹林。

肝腎功能、心肌功能

肌酐、單胺氧化酶,乳酸脫氫酶、鉀鈉氯的含量…等等可以反映心肌的狀態,肝腎是否有損傷,肝功能是否正常。這也是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需要注意的。

本期指導: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滑翔院區神經內科主任譚斐

希望我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更多健康科普,盡在遼瀋名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