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14天,东平一位村民这样干

“村民朋友注意了,有从湖北武汉或者外地回来的,请让家人来登记一下。”1月22日起,东平县沙河站镇三官庙西村的大喇叭就反复广播。

“我到村里给你登个记吧!”听完广播,52岁的村民刘贵堂对儿子说。“爸,我从济南回来,又不是武汉。”“那也不行,村里说了,只要是外地回来就有风险,就得上报。”儿子终究没有拗过父亲,当天刘贵堂就给儿子做了登记。

战“疫”14天,东平一位村民这样干


疫情面前,除了不讲情面,刘贵堂还有一副热心肠。他平日里经营农资服务站,疫情前村民都喜欢去那里聊上几句。

“老哥,平日你那儿人去得多,帮我想想谁家有在外的人员。”这天,村支书刘贵臣主动找上门来。

“村东头老四家、村南二大爷家,还有老李家……”一边唠叨,一边写,一会儿功夫就写了两页纸20多人。

“为降低感染风险,今年就不要再相互登门拜年了。”大年初一,村里喇叭再次响起。刘贵堂双手支持,并义务当起劝导员把街上的村民一一劝回了家。

战“疫”14天,东平一位村民这样干


按以往,正月初五是迎财神开市的日子。考虑到疫情,刘贵堂率先响应,推迟了营业时间。

村里知道刘贵堂这里农资齐全,存有喷雾器,就来找他借用。他二话不说,全都借了出去。他还动用了他的高科技——喷洒药物的无人机。看着自己的飞机在村内主要街道喷洒消毒液,刘贵堂心里美美的。

正月初四,村内不少微信群“炸开了锅”。原来是镇上的医院被确定为了疫情救治定点医院,不少村民质疑其安全性。“专家说这病传播一是靠飞沫,再就是靠接触,大家放心好了。”他还将在网上看到的防疫知识和动态及时转到村微信群里,消除了村民的恐慌。

“县里医生在镇上救治病人,村干部在村头蹲点防疫,我还能做点啥?”防疫一线缺物资,购买渠道又少,那就直接捐现金。2月2日,他做好防护,早早到了镇上,将10000元现金捐到了镇疫情防控指挥部。

战“疫”14天,东平一位村民这样干


眼下,刘贵堂和村民们积极响应县里号召,认真做好防护,尽量减少外出。2月3日,东平县首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患者病愈出院。“虽然不知道疫情还会持续多久,但是毕竟看到了希望。”刘贵堂说,从村内广播算起,已经过去了14天,疫情很大程度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全体村民都盼望疫情快点结束,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苏本善 郑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