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這個地方,死,也許是一種解脫!

始終沒有快進的認真看完一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在出字幕的那一刻,緊繃的神經,還是沒有松下,除了深深的

絕望之外,基本上找不出任何適合表達這部電影感受的詞語。

作為一部劇情片,卻總是給我一種紀錄片的錯覺,因為那種刻骨銘心的真實,還有毫不做作的生活再現,給了處在舒適圈的人們,一個從未觸碰過的世界。在那裡,沒有安全,沒有家園,沒有童年,沒有食物,沒有穩定,甚至,沒有自由。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在2019年中國上映之後,除了票房上的驕人成績,更多的是,帶給觀眾情感上的體會。這種體會,不是基於個人氾濫的同情心,而是在認真審視與對比我們當下所處環境後,深刻的思考與潛移默化的改變。

生在這個地方,死,也許是一種解脫!

電影上映期間,有媒體對於導演納迪·拉巴基拍攝此片的目的表示質疑,因為,對於無可扭轉的苦難深入挖掘,總會引起人們在“吃人血饅頭”話題上的猜測,畢竟,利益為先的市場化標準中,人心在善惡之間,總是會傾向於惡的揣測。

只不過,無論是否存在市場利益的考量,這部電影的出現,註定會被載入影史之中,不是因為殊榮,而是因為呈現。

生在這個地方,死,也許是一種解脫!

看《何以為家》這部電影,很容易想到伊朗的電影《小鞋子》。同樣是涉及到兄妹的關係,但是,比起《小鞋子》裡時刻傳遞的溫情,《何以為家》則是赤裸裸的現實呈現,這裡麵包含著一種無力的反抗,更有一種無可避免的悲劇展示。

作為觀眾,也許無法真切感知他們的遭遇,但卻可以從呈現出來的遭遇中,理解著我們現在的生活。

生在這個地方,死,也許是一種解脫!

1

《何以為家》究竟應該算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呢?這是我看完這部電影后,產生的第一個疑問。

沒有專職演員的參與,全部都是在貧民窟直接選擇的孩子,而對於電影中所講述的故事,基本都是這些參與者,曾經經歷過的事情,所以,這不像是一部電影,倒更像一部紀錄片。

電影開始,在嘈雜的環境中,贊恩被檢查著身體,這是為了能夠推斷出贊恩目前的年齡。導演利用倒序的拍攝手法,先給觀眾設置懸念,然後,再一步步穿插與閃回著贊恩所經歷過的一切。

生在這個地方,死,也許是一種解脫!

因為持刀故意傷人,這個不到十二歲的孩子,被判處五年的監禁,而利用法庭上的審判,導演將電影畫面,重新調回到故事發生的起點,從而完整的勾勒著贊恩生活的環境以及生存的狀態。

作為非法移民,躲避戰亂逃到另一個國家,似乎也沒有換來穩定的生活,而父母拼命的生孩子,目的只是為了能夠利用孩子擺脫困境,此時,孩子成為了換取生存條件的工具。

男孩可以幹活掙錢,女孩可以長大賣錢,這種思想,在沒有秩序的貧民窟,是很常見的,因為,在沒有約束與管制的牽引下,人們的觀念裡早就習以為常,所以行為上也就麻木不仁,而贊恩和他的妹妹,便生活在這樣的家庭。

生在這個地方,死,也許是一種解脫!

為了能夠更加突出真實,導演在劇本走向的安排上,採取的是放任的態度,也就是給出大概框架,剩下的,就由這些小演員自我發揮。這樣做的好處,便是擺脫對於苦難劇情片模式化的情感渲染,因為,我們需要的不是煽情,而是儘量呈現出一個文明秩序表象背後的黑暗面。

電影中,利用贊恩這個孩子的眼睛作為鏡頭,利用他在家庭與社會穿梭的軌跡,作為故事發展的推力。採用跟拍與偷拍的鏡頭表達方式,似乎有意要排除人為的干擾,而始終保持與贊因平視的角度,則更能夠展示一種平等的姿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純粹同情。

生在這個地方,死,也許是一種解脫!

連年戰亂,非法移民,販賣人口,階層分化,成為了當地政府甩不脫的汙點,於是,只能採取放任與隔離的政策,這是贊恩悲劇發生的外因。而婚姻成為買賣,生孩子成為買賣,甚至,長期在思想上存在的愚昧,以一種畸形的方式不斷壯大,並且具有了繼承性,這是贊恩悲劇的內因。

電影中,當贊恩面對行駛而來的校車時,本能的低下了腦袋逃避著,表現出了孩子的稚嫩與羞澀,而帶著弟弟妹妹街頭賣著蔬菜汁,又表現出成人才有的圓滑。當妹妹月經來時,贊恩想方設法的替妹妹遮擋,就是為了防止房東阿薩德帶走妹妹做媳婦,可惜,這個十二歲的少年,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更別說妹妹了。

生在這個地方,死,也許是一種解脫!

在這部電影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贊恩的兩次微笑。

一次是開頭那裡,贊恩和小夥伴在街面上奔跑著,玩耍著,這些稚嫩的臉上,滿是陽光般的笑容,只是,他們手上的玩具是槍,嘴裡叼著的是煙。家庭與社會在關懷上的同時缺失,讓他們過早的接觸著大人世界才有的麻木與殘酷。

生在這個地方,死,也許是一種解脫!

還有一次是結尾那裡,贊恩終於要擁有自己的身份證了,面對照相機,在工作人員的多次提醒下,贊恩才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只是,這笑容的背後是諸多辛酸的堆積。

贊恩在這個國家可以名正言順了,可是,這並不意味著,他的生活就此能夠改變,因為,混亂且無序的社會大環境驅使下,個體終究會沉淪。我猜想,如果生存環境沒有絲毫改變,人權沒有絲毫得到保障,那麼,接下來,贊恩也會成為他父母那樣的人,繼續重複著生活的悲劇。

生在這個地方,死,也許是一種解脫!

這不是簡單的個人觀念上的扭轉,而是整個國家對於人權理解的扭轉。

2

我不想天真地說電影可以改變世界,但如果它可以改變你看待這些孩子的態度、或是你看待你自己生活的態度,那麼它至少可以一定程度地改變你。當千千萬萬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視角看待這些問題時,真正的改變才會開始發生。

這是導演對於拍攝這部電影初衷的解釋,卻也點出了電影所要表達的核心。

生在這個地方,死,也許是一種解脫!

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在黑暗中苦苦找尋著光明。

從家裡逃出來,與同樣是難民的哈瑞,經歷了短暫的家庭重組,哈瑞被抓,贊恩又當了短暫的父親角色,之後,贊恩回到了那個逃離的家,當他以為可以拿到身份證明,永遠的離開這個國家時,卻因為為妹妹報仇,而進了監獄。

這是一個悲劇的重複,從大人到小孩無休止的重複,而作為觀眾,在為贊恩的苦難感到悲痛的時候,僅僅只是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可導演通過這部電影想要做的,不是呈現苦難,而是如何能夠避免苦難,她要的也不是同情,而是改變。

生在這個地方,死,也許是一種解脫!

遠在天邊的我們,作為觀眾,也只能通過熒幕,知道文明之外存在的黑暗,如果想要試圖改變他們的現狀,恐怕也只是徒勞,這也不是我們能夠做的事情。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在內容的呈現上,從來都沒有帶著批判或是諷刺的態度,因為,無論是阿薩德還是贊恩的父母,都是受害者,生存還是毀滅,也就真的成為了他們首要考慮的問題。

對於這部電影來說,故事本身就是一個悲劇,不過,能夠將這個所謂和平年代中,另一個國家的動亂現狀放在熒幕上,也算是一個警示。

生在這個地方,死,也許是一種解脫!

我們無法對於贊恩的遭遇感同身受,因為,我們擁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但我們可以反思且深入的分析,造成無數個贊恩悲劇的深層次原因,這樣,至少能夠讓我們在思想上或者行為上產生某種改變,從而學會珍惜,懂得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