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注意!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律师:5种情形和4个建议

作者:王科栋律师,北京合弘威宇律所事务所刑民交叉部主办律师,专注于职务犯罪、企业家经济、金融犯罪、涉黑犯罪辩护。与辩护团队办理了多起重大职务犯罪(厅级)、重大金融经济犯罪(涉案百亿)和企业家经济纠纷系列案件。

胖乎律师:知乎律师优秀回答者,今日头条和百家号法律话题优质原创作者,公众号深耕作者。

导语: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常遭遇各类法律风险,其中很多问题都出自细枝末节,甚至令人防不胜防,而法律顾问的主要职责就包括甄别、防范,这些风险,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企业经营中的高风险罪名——合同诈骗罪。

企业家注意!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律师:5种情形和4个建议

一、案例解读:合同诈骗罪

2017年,谢启良在和大连某公司实际控制人吴某合作经营油品的过程中,产生经济纠纷,在民事案件胜诉的情况下,吴某起诉谢启良职务侵占和合同诈骗,涉及金额5.8亿多元 。

从2017年8月底至2018年12月5日,谢启良一直被羁押在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看守所。期间,谢启良一直否认上述指控,坚称自己无罪。

2019年1月23日,谢启良在被羁押15个多月后终于拿到刑事裁定书,检察院撤诉,还了他的清白。

463天后虽终于获得了清白,但是他的企业已停业停产,178名员工下岗,对企业而言,这简直是一场灭顶之灾。

本是一个经济纠纷案件,缺逐渐演变成为刑事案件,而谢启良等来了他的清白,同时也失去了苦心经营的企业。

所以今天我们主要来讨论4个问题:

  1.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
  2. 有哪些常见的合同诈骗形式呢?
  3. 合同诈骗罪为何是企业经营高风险罪名?
  4. 如何有效防范合同诈骗?

接下来我将对这三点展开来,逐一进行论述,以此给企业负责人、管理者以启发。

企业家注意!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律师:5种情形和4个建议

二、什么是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归属于《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这一大类中,因为这项罪名不仅侵犯他人财产权甚至会影响正常市场秩序,也因此,这项罪名与经济纠纷牵涉极深,在司法实践中也常出现难以区分的情况。

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在这项罪名的认定中,是否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的方式手段等是难点。

在立案标准方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七十七条的规定: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企业家注意!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律师:5种情形和4个建议

三、在企业经营中有哪些常见的合同诈骗形式呢?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在与他人进行商贸往来,涉及直接经济利益的情况中比较常见。

实行合同诈骗的5种常见类型:

1、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行为

例如,利用合法的经营资质等,由职工与对方进行接洽和商务往来,资金到手后幕后策划人往往逃之夭夭,妄图以此逃脱责任。

2、团队协作数次作案

例如,几人团队经过包装,与其他公司进行商务合作,骗取钱财,这种团队比较灵活,可能随时解散或组合。

3、以见证形式骗取信任

这是一些不法分子的惯常手段,通过进行法律公证或是律师见证的方式骗取对方信任,非法获益。

4、冒用他人名义实施诈骗

例如,伪造证件或是冒用他人证件等,获取与他人接触的机会,骗取对方信任并以此非法获利。

5、伪造担保票据非法获益

例如伪造资产证明进行抵押,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某些资质的伪造后以此作保,非法获益。

企业家注意!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律师:5种情形和4个建议

四、合同诈骗罪为何是企业经营高风险罪名?

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合同诈骗罪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从实际的经营活动,商贸往来中对于合同诈骗可能会存在的情况也会有所了解。

也因此,对于合同诈骗罪为何是企业经营高风险罪名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

  • 1、对内来说,在与其他企业或个人产生商贸活动,经济往来时可能在沟通或是实际操作中出现其他问题都有可能被对方认为有进行合同诈骗的嫌疑。尤其是在厂家与商家的交易往来中,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货物、货款不及时,另外,在相关的资质审查等等方面出现问题都极有可能影响到双方的合作,也很有可能涉及合同诈骗罪。
  • 2、对外而言,除了实行合同诈骗的常见情形,对于合作对象的选取与筛查不够细致严谨,则极有可能遭遇合同诈骗。

另外,即使是场合作的企业或是个人,也仍有遭遇合同诈骗的可能,因为在商业经济往来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各种类型的纠纷,以及意外情况,致使自己蒙受损失,甚至遭遇合同诈骗。

企业家注意!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律师:5种情形和4个建议

五、企业如何有效防范合同诈骗?

1、在选取合作方时要进行多方面的审查及资质查证。

在实际的企业经营过程中,最常遭遇的骗局就是相关资质和资格方面进行造假,从而获取合作机会的情形,针对这种情形,在相关资质甚至事人员的审查上都要趋于严格。

2、合同规范,仔细查阅相关条款约定。

像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谢启良案件中,本是因合作经营产生的经济纠纷,后却发展成为合同诈骗罪,谢启良被羁押463天。

在签订合同时,尽量约定好双方的责任范围等等细则,避免在日后出现纠纷时无据可依。

3、由法律顾问把关,参与相关细节的审查

有专业人士参与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一方面是对双方负责,另一方面专业的法律顾问对其中的问题和可能涉及的风险会比较敏感,准备将会更为全面,尽可能的避免经济纠纷也避免纠纷上升到刑事案件的情况发生。

4、避免被诉合同诈骗罪,在合作之初做好防范

在避免被诉合同诈骗就要在合作之初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的防范,因为合同诈骗罪主要是涉及经济领域,这就要求企业自身也应具有相关的防范机制,包括在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上。在与对方进行接洽、审查等等工作上要有比较严格的流程与方法,对双方负责。

企业家注意!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律师:5种情形和4个建议

总结

法律风险对企业而言可以说是如影随形,它可能存在于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因此,对法律风险的防控也要深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而因忽视法律风险,致使一个企业“顷刻倒塌”的情况比比皆是。

经济纠纷、融资、并购、上市……这其中可能会涉及的法律风险比比皆是,而对企业而言,这是每个企业的关键所在,容不得一点闪失。

在此提醒各位企业家:在意识上首先要给予重视,在经营过程中要有专业的防控手段与方法,除了自身加强了解,专业人士的帮助则更如虎添翼。

企业家注意!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律师:5种情形和4个建议

(本文为办案之余普法系列文章,多为办案所感,仓促行文,旨在传播法律,为大众提供有帮助的内容,并非专业探讨,力求简单浅显,如果纰漏或晦涩难懂,还请谅解,私信联系提出建议。)

专栏作者:合弘威宇刑民交叉部辩护团队 王科栋律师

专注于职务犯罪、企业家经济、金融犯罪、涉黑犯罪辩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