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腐病是山藥栽培面臨的嚴重病害,如何識別防治呢?

笠翁話農村


山藥,別名大薯、薯蕷、佛掌薯等,薯蕷科薯蕷屬能形成地下肉質塊莖的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性藤本植物。產品為塊莖。山藥是我國最古老的蔬菜,是目前我國出口的7種暢銷特菜中的佼佼者。但是根腐病害是山藥栽培中很嚴重的病害之一,嚴重影響其產量質量。

▲一般山藥出現根腐病會有以下症狀:

山藥根腐病主要為害地下塊莖。地下塊莖染病,初生水漬狀小斑點,有的出現黃褐色壞死或擴展成黃褐色大斑塊,病組織內部開始變褐腐爛,後致整個塊莖腐爛。土壤含水量高該害擴展快,有的病部生出白色至粉紅色菌絲。地上部出現黃化或葉脈附近產生退綠,葉緣壞死乾枯,最後全株枯死。

▲山藥根腐病病原:是稱一種鐮刀菌,屬真菌界子囊菌門鐮刀菌屬。該菌常產生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兩種,前者鐮刀形,無色,多細胞。小型分生孢子長橢圓形,單胞無色,個別有1隔膜。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原真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在土壤中或隨病殘體越冬,病土和帶菌有機肥是主要初侵染源。雨天多、溼度大、土壤黏重、地下害蟲多易發病。

▲防治方法:

①選擇排水良好地塊種植山藥,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適時耕翻曬田,以減少田間菌源。

②施用腐熟有機肥或生物活性肥料。減少根腐病害的發生。

③發病重的地區或田塊,每667m2用70%惡黴靈或7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4kg拌入50kg細土均勻撒施在播種溝內,效果好。

④在發病初期澆甲殼素1000倍液,對山藥根腐病防治效果也很好。

⑤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 用350克/升精甲霜靈種子處理乳劑(低毒)使用1:1250-2500(藥種比)拌種於播種前拌種使用。拌種應均勻,處理後的種子應在陰乾後及時播種。或30%多·福·克懸浮種衣劑(中等毒)使用1:50-60(藥種比)種子包衣,包衣前將種衣劑充分搖勻,藥種比1:50-60,可機械包衣或人工包衣,種子包衣後藥劑陰乾成膜後即可播種。

同時還要與小麥、玉米實行三年以上輪作,減少根腐病的發生。

更多關於種植方面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按鈕,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二妹子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二妹子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


鄉下二妹子


山藥在種植的過程當中,常常會出現很多的病症,根腐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症,危害也是特別嚴重的,下面我們通過這篇文章詳細的瞭解一下,山藥出現根腐病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決這種方法。這種病症一般都是在溫度特別高,下雨特別晴的季節裡出現病症還是非常嚴重的,帶一些地下害蟲特別多的土地裡面發的也是特別嚴重的,它會嚴重的影響山藥的產量降低,它的品質也會變得特別的差。這種病症對山藥的地下塊莖危害是特別嚴重的,常常會出現一些水漬形狀的小斑點,或者是一些黃褐顏色的壞死的形狀。慢慢的會變成一種黃褐色或者深褐色的病變,它的內部會出現腐爛的情況。在一些溫度特別高的季節裡,發病是特別迅速的,這些發病的表面會產生一些白粉或者是粉紅色發黴情況的物質。出現病患的秧苗,很多的葉子顏色都是不正常的,葉脈的周圍會出現一些顏色變淺,葉子邊緣出現壞死的情況,慢慢的這些秧苗會出現枯萎死亡的情況,一些帶有病菌的塊莖在收藏的時候也特別容易出現腐爛的情況。在採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發現一些帶有病菌的山藥,一定要及時的淘汰。為了避免根腐病出現,在種植的時候,從此可以使用一些滅菌的藥物按一定的比例進行攪拌均勻。還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殺滅害蟲的藥物。在播種前及時的進行攪拌均勻,拌種子,一定要特別的全面處理後的種子一定要應該以後及時的播種,播種的數量一定要根據種植的數量一定要及時的把拌過的種子使用掉。在種植的土地上,也一定要使用一些殺蟲滅菌的藥物混合一些細土拌勻以後,這時可以撒在田地裡面,預防蟲害的出現。選擇土地一定要在沒有種植過山藥的地塊進行種植,而且排水功能一定要特別的良好。在它的生產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水量的控制,在下雨以後一定要及時的疏通水渠,把一些多餘的水分排出地面,避免土壤太過溼潤,引起一些腐爛的情況出現。在澆水或者是下雨以後,一定要及時的進行中耕鬆土可以使土壤暄松也可以避免土地出現結塊的情況。它可以非常有利於根部的生長,讓根部更好的新生田地裡面的一些營養物質,讓秧苗更加的強壯,可以很好的增強抗病的能力。會發現有病的秧苗時,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拔除,以避免病源的擴大,嚴重的影響它的產量下降。而且還適當地食用一些滅菌的藥物進行灌根處理。在它發病的早期可以使用一些殺蟲的藥物和一些滅菌的藥物混合在一起進行噴霧防治。在藥物治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藥物使用的量,而且滅菌的藥物一定要交替的使用,這樣可以避免單一使用一種藥物出現藥物危害的情況。總結:山藥在出現根腐病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進行預防和治理。在它的生長期間一定要合理的進行澆水,施肥的時候一定要很好地按比例進行配合使用。田間的管理方法一定要注意,一定的技巧,千萬不能太過粗魯,造成秧苗出現損壞的情況。




專拍你嘴


山藥栽培生產過程中,根腐病是對山藥危害較大的病害之一,發病嚴重的地塊,其發病率高達50%以上,可山藥植株發生大面積死亡狀況,最終導致山藥塊莖的產量、質量大幅下降。

在山藥栽培生產過程中,為了栽培出優質高產的山藥塊莖,預防根腐病害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先給大家講解下山藥發生根腐病害的症狀、傳播方式、防治方法。



山藥發生根腐病害時的症狀

山藥根腐病是由半知菌亞門中的鏈孢菌引起的,屬於真菌性病害。植株發生根腐病害初期,植株的藤蔓基部處會呈現不規則的褐色斑點,隨著病菌的擴散,發病部呈現為長形的深褐色病斑,這些病斑的中部能看到明顯的凹陷,病斑的表面有不明顯的淺褐色黴層,這些黴層是根腐病菌的分生孢子;病害嚴重時,植株的藤蔓基部處發生幹縮症狀,植株的莖蔓有開始發生枯死症狀。

根腐病菌侵染山藥地下塊莖時,塊莖的頂芽附近會產生不規則狀的褐色病斑,根腐病菌侵染山藥根部時,根系腐爛死亡。



山藥根腐病傳播途徑以及發病條件

病原以菌絲體或菌核形式在土壤中或發病植株上越冬,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3年,通過土壤、雨水或肥料傳播。

山藥根腐病的病原主要以菌核或者菌絲體寄主在植株上,或者潛伏於土壤中越冬,病菌潛伏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其傳播可通過雨水、昆蟲、土壤、肥料、農事操作等進行傳播;遇高溫高溼天氣,或者田間積水嚴重,或者山藥重茬栽培,或者地下害蟲活躍期,所栽培的山藥較容易受到根腐病害的浸染,染病後,病情蔓延快,病情重。



山藥根腐病防治措施

山藥栽培生產過程中,防治根腐病害需注重農業綜合防治,減少連茬、重茬種植,儘量與其他作物實行輪作制度;山藥採收後將田間的發病株收集起來集中燒燬,這樣才能降低田間的根腐病菌基數。

※農業防治※

山藥在農業防治上,儘量與其他農作物實行輪作,通過輪作來避免重茬種植;塊莖採收後及時將遺留田間的山藥病株殘體等收集起來帶離田間燒燬或者深埋,以降低田塊中的病菌基數;在栽培過程中,通過增施腐熟有機肥、施菌肥、磷肥、鉀肥來培育健壯的植株,讓其抗病性提高。

※化學防治※

山藥栽培過程中,如發生根腐病害,在發病初期可用50%福美雙粉劑500~600倍液,或者53.8%可殺得2000千懸浮劑1000倍液,或者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施防治,每7~10天噴1次,需連噴2-3次。

還可用50%地菌蟲殺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者50%清土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者80%重茬保可溼性粉劑800倍交替灌根防治,發病初期每7天灌根1次,需連續灌根3~4次。


提醒

山藥防治根腐病期間,遇多雨季節需及時疏通溝渠,做好排水措施,減少田間積水,可防止土壤板結;在山藥進入塊莖膨大期需保持田間土壤溼潤,避免高溫乾燥氣候對塊莖造成損傷。


關於山藥栽培如何識別防治根腐病害的問題就解答到這,希望本條內容對栽培山藥的農民朋友有所幫助,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

【南粵新農人】,每天分享各類農業種植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農業種植經驗,喜歡本條內容的朋友記得點贊鼓勵下,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