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來臨之前,待產包中都要準備什麼?

厭人心5797


夏季是一個令人放鬆的季節,但對於高溫下坐月子的媽媽和剛來到這個世界就享受炎炎夏日的寶寶來說,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寶寶和媽媽容易出汗,換洗衣服增多,且生寶寶又不能吹空調,還有蚊蟲的騷擾,這些負面因素導致許多新手媽媽情緒一直處於低落狀態。

在生產來臨之前,新手媽媽們要在懷孕5-7個月時做好充分的產前準備,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寶寶的到來。待產包清單吸奶器、小奶瓶、大奶瓶、安撫奶嘴、奶瓶刷、消毒鍋、奶瓶夾、奶瓶清潔劑、奶粉盒、小包裝奶粉、安全軟頭匙、大浴盆、浴床、尿不溼、洗浴巾、大浴巾、水溫計、小毛巾或圍嘴、嬰兒爽身粉、嬰兒洗髮沐浴露、嬰兒潤膚乳液、嬰兒油、護臀膏、游泳池、寶寶專用指甲鉗。

新手媽媽用品1、衛生用品:衛生巾(加長夜用型)、手紙、產墊、馬桶墊2、衣物:帽子、圍巾、哺乳衫(2-3件,待產包裡有)、哺乳胸罩(3-4個)、束腹帶1-2條、內褲(一次性2-3條,普通3-4條)、月子鞋(帶後幫)、拖鞋(產前洗澡用)、襪子、換洗及出院衣物3、哺乳有關物品:護乳霜、吸奶器、防溢乳墊、乳頭保護罩、母乳保鮮袋/母乳無菌冷藏袋4、 毛巾、浴巾、吹風機5、個人用品:彎頭吸管、飯盒、勺子、保溫水杯、臉盆兩個(一個洗臉一個泡腳)、洗漱用具、塑料袋/垃圾袋、消毒溼巾6、生育有關:就診卡、身份證、準生證、醫保本、婦幼保健手冊、手裡的檢查、化驗和病歷。

在採購之前要注意合理規劃,避免衝動消費,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採購的時間節奏,大概在懷孕5-7個月時開始準備待產包。但並不是在這個時間段把所有的東西都囤回家,比如寶寶的衣物需要根據寶寶的大小不同,季節不同,生長快慢來不斷調整。一些醫院會給產婦和寶寶提供一些物品,比如包被、小衣服、肚臍貼等,這些產品有些是免費的,有些是收費的,還有些是即便收費也必須用醫院提供的,每個醫院的情況不一樣。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本人於2019.6.6順產生下7.2斤佩琦一枚,痛苦的生產經歷都在看到她的一瞬間煙消雲散!37周的時候就專心在家待產,基本從懷孕開始就開始了買買買的路程,有各種白菜價物有所值,也有入各種坑,歡迎準媽媽、寶媽們和我一起交流囤貨心得!

待產包包之必備

1.旅行收納袋,質量特別好!

拉鍊走線都很棒,可以用很久。

28寸的行李箱+手提袋。產前帶家屬複習一遍

1證件包:產檢手冊/產檢資料/就醫卡/醫保卡/夫妻身份證!複印件/準生證/銀行卡/現金!所有的資料都放到一起方便入院的時候交給住院的醫生!千萬不要因為慌張而忘記了!


2.手提袋:產房包。首要原則“精簡”,東西越少越好。產房真正要帶的:安心褲3條、抽紙1包、吸管杯、充電寶、數據線、手機。

寶寶東西(和尚服上衣/尿不溼/紗布浴巾/包被)家屬拿著待命,生完送進去!紗布浴巾推薦全棉時代!很好用!有活動多囤幾條!


進產房需要產褥墊!脈動、麵包、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生的時候真的是要吐了.....

產房不需要月子紙:雞肋,和普通捲紙沒區別,佔地方,不用買,上廁所抽紙就行,疼起來你不會糾結用什麼擦pp

產褥墊:住院鋪床上防止惡露!我一共用了三包!

3行李箱:住院用品

(1)媽媽衣物包:月子服2套/哺乳內衣2套/月子鞋1雙/中筒襪、襪子2雙/次性拖鞋(家人陪護穿)。


哺乳內衣推薦美德樂的!特別舒服!我一共買過五件!哺樂多強推!



收腹帶骨盆帶:不用帶,產後20天用。

2)媽媽衛生用品包:安心褲2片/一次性內褲4條/產褥墊5片/捲紙/一次性馬桶墊1包

衛生巾:醫院強制購買計量衛生巾,不用帶。大多時候裸著,方便護士隨時檢查。

(3)媽媽護理包:媽媽洗漱小包(牙膏牙刷/洗浴分裝/艫膚品小樣),私處沖洗器,私處噴霧,私處溼巾,毛巾1條,棉柔巾1包。

私處沖洗真的是神器!必備!


推薦baby care和全棉時代!



溼巾這個真的好用!我囤了好幾箱!哈哈哈哈




洗漱小包:

根據情況,我順產第二天下地,洗漱自己來,

東西基本用上了;剖腹產在床上躺著,洗面奶啥的別帶了,清水擦擦吧。

乳頭膏、防溢乳墊:奶沒有通,用不上。

私處護理包超好用,請一定帶去醫院!點名表揚私處沖洗器、地球媽媽噴霧。

4)寶寶衛生用品包:奶瓶!尿不溼30片/一次性隔尿墊5片/溼巾1包。奶瓶我買的是可麼多麼奶瓶,當時也是朋友推薦,說是仿母乳的口感,母乳下來之前用它喝了幾次奶,手感確實不錯!

(5)寶寶衣物雜物包:紗布小方巾3條,抽紙1包,寶寶衣物小包(連體衣2套胎帽1個/寶寶襪子1雙),寶寶護理小包(乳液/撫觸油/屁屁樂),寶寶雜物小包(奶瓶/奶粉試用裝小勺/指甲剪)。

護臍貼、棉籤、碘伏、嬰兒沐浴露:不用帶。

(6)其他:寶寶摺疊盆2個,媽媽出院服1套,恆溫壺、吸奶器!飯盒餐具。

吸奶器和恆溫壺我都入的小白熊的!超級無敵方便!一定要帶著去醫院!分分鐘都有45度熱水喝!


dollor


衛生紙多點,小孩衣服準備幾個背心幾個小毛巾就行,尿墊多些,前三天寶寶不怎麼尿,後面尿挺多

大人就準備兩套月子服就行,

我寶寶今天第九天了,生前準備了好多,感覺都用不上,因為醫院給了兩個抱被,一套小孩衣服,一套大人衣服,大人洗臉盆,小孩洗臉盆,關鍵就是紙多點


驔驔鬭鬭77604575


一、哺育用品:

1.小奶瓶: 2-3支,120ml左右。(注:如果母乳餵養可以少準備一些)

2.奶瓶、奶嘴刷:各 1 個。具抗菌功效。

3.暖奶器: 1個。方便於給牛奶加熱、恆溫保存。

4.奶粉盒: 1個。外出用,使用方便,以便奶粉隨衝隨吃。

二、媽媽用品:

1.帶轉彎的吸管

2.吸乳器: 1個。可吸出多餘的乳汁,減輕乳房脹痛。

3.防溢乳墊: 1打。建議使用一次性乳墊,衛生方便,保持乾爽。

4.產後束腹衣服產後束腹衣服2套,大肚子秒收,主要是穿著舒服,不像收腹帶勒人卷邊。身邊幾個待產的閨蜜也都囤了。也能幫助子宮恢復,還可以防止內臟下垂,防止婦科病的發生。

5.抗菌棉質內褲:若干。貼身透氣,抗菌防臭,乾淨衛生。

6.(必備)產婦用衛生紙,衛生巾:若干。

7.產婦用文胸:2-4件。

8.(必備)毛巾或紗布:若干,用來清洗或擦洗。

9.(必備)產婦用棉質內衣:2-4套。

10.(必備)產婦專用盆:2個。
三、清潔保養用品:

1.(必備)紙尿褲NB號1包,最好是幫寶適帶蘆薈油的。

2.(必備)洗臉小毛巾

3.浴盆: 1個。新生兒洗澡專用。

4.嬰兒專用洗髮精、沐浴露:各 1瓶。不含香精、色素、防腐劑,產品溫和,無淚配方。

5.洗澡紗布:2-4條。 100%純棉,質地柔軟,吸水,要常更換,以免損傷寶寶肌膚。

6.大浴巾: 2條。100%純棉,吸水,不刺激寶寶肌膚。

7.爽身粉或痱子粉: 1盒。嬰兒專用。

8.粉盒、粉撲: 1套。質感柔細。

9.棉花棒: 1-2罐。用於清潔嬰兒耳、鼻。(醫用棉籤)

10.紗布手帕:3-6條。 100%純棉,質地柔軟,吸水,不刺激寶寶肌膚。

11.(必備)溼紙巾:1盒。這個在BB剛出世的時候最好用,因為BB需要排胎便,用普通紙巾是擦不掉的,而且會損傷BB稚嫩的皮膚

12.嬰兒護臀膏:一支,保護寶寶小屁股,防止尿布疹。

四、衣物用品:

1.新生兒紗布內衣: 4-6件。100%純棉,吸汗性能良好,透氣性,伸縮性強。全開襟和尚衫。

2.新生兒護臍帶: 1件(醫生會發1件,自己再買一件備用)

3.嬰兒帽:1-2頂。

4.包巾或包被:2套。外出使用,100%純棉,柔軟。根據季節選擇薄厚。

5.尿布:30片。個人認為白天還是別讓BB用紙尿褲,不透氣對BB皮膚很不好,也很容易紅屁股,仔仔都是白天用尿布,晚上才用尿褲的,不過出世第八天已經開始把尿把屎,第二個月後尿布都不用了,哈哈很少會尿溼褲子,男孩子就是這個好啊!

6.短襪:2—3雙。

7.隔尿墊:2件。吸水性強,表面要純棉最好,寶寶可直接放在上面。防止尿便外漏,弄髒床或衣物等。建議買隔尿墊,因為隔尿褲很快BB就不能穿的,大得太快拉)


sehzqd


寶寶37周已經足月,時可能生產,所以孕媽們需要在這之前準備好自己的待產包。


產婦媽媽用品:

1.吸乳器:不用買多貴的,手動的就行,因為後來我就沒用過了,買貴的太浪費

2. 防溢乳墊 前期可能用不大著,但是後期面對洶湧澎湃的奶水,覺得還是準備一些比較好,這個可以少準備一些,如果需要的話後期再買,因為有的人一直就是涓涓細流

4. 毛巾:若干,提前洗乾淨,晾曬好,多準備幾條,月子裡開始幾天不能洗澡,剛生完孩子出汗多,得多擦擦


5. 棉質睡衣:2套,以備替換

6. 產婦專用盆:1個,生完孩子下面需要每天清洗,準備一個小盆

7. 巧克力和餅乾若干:生孩子的時候用,不用買多少,我那會買了沒吃

8. 棉襪子: 若干雙,防止腳部著涼

9. 拖鞋:冬天的棉拖鞋,如果室內溫度不太高的話建議買有後跟的

10. 衛生巾:生完寶寶前幾天惡露比較多,買一兩包長的就夠,後面就不多了,用平常的或者護墊都行

11. 衛生紙:我當時買的很寬很寬的那種,兩卷差不多,如果你習慣用衛生巾的話這個不買也罷

12. 衛生紙:平時用的衛生紙,質量好些的,最好不要掉毛的那種,生完寶寶你會發現衛生紙用量很大,多買幾提準備著吧

13. 紅糖:一袋就夠,只讓喝十天左右排惡露的

14. 家裡準備好小米、雞蛋、掛麵、排骨、豬蹄這個是寶媽養身子的,生完孩子一天得吃好幾頓,儘量清淡一些

15.水杯一個,餐具一套,生完孩子最少要在醫院過個夜的,這些不準備你可以用一次性的餐具

分娩後肚子的皮膚會松馳下垂,脂肪也容易堆積。用束縛幫助肚子緊繃是很重要的。但是必須選用專業的,才能事半功倍!


寶寶用品:

1、紙尿褲:30片左右。選最小號比較適合新生兒用,寶寶剛出生一天大概用8—10片。如果選擇棉的尿布,就要多準備,因為初生兒拉的次數很多,一天8—10次。

2、口水巾:5條。剛出生的寶寶溢奶情況比較多,所以爸媽可以多準備幾條。

3、新生兒衣服:帶肚衣2—4件。嬰童連體衣2—4件。小外套2件,包被2條。

4、腳套,嬰兒腳套3—6對,防抓手套2對。

5、帽子2個。

6、毛巾被2條,寶寶睡覺時用。

7、奶瓶2個。可以準備大小不一樣的,最好選擇容易清洗的奶瓶。

8、奶嘴4個。

9、奶瓶刷1個。

10、嬰兒護臀膏1瓶。

11、嬰兒專用浴盆1個。

12、水溫計1個。

13、洗澡帶1個。

14、嬰兒專用潤膚露、洗髮沐浴露、洗衣液。

15、溼紙巾。

16、指甲鉗

17、如果想母乳哺乳,記得帶奶粉哦。


育兒經驗分享知識園


以下內容來自網絡,我覺得比較全面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餵養方式不同,待產包的清單也會有所區別。

目前寶寶的餵養方式,大致分為三種:母乳餵養、奶粉餵養、混合餵養。不同的餵養方式,需要準備的母嬰用品是不同的。大部分寶媽都是可以提供的母乳餵養的。

寶寶用品

1、配方奶粉

建議買1罐做備用,無論哪種餵養方式都可以保障。如果是純奶粉餵養,後期可以再購買。新生兒喝的比較少,足夠寶媽準備。市面上的奶粉多種多樣,有國內奶粉品牌,有進口國行奶粉,有純進口奶粉。價格不是越貴越好,適合寶寶才重要。一旦選擇了,寶寶沒有不適應,就不要輕易更換。奶粉選擇適合新生兒的段數。

2、奶瓶和奶嘴

母乳餵養,準備2個奶瓶和奶嘴。

人工餵養,準備4個奶瓶和奶嘴。

奶瓶的品類很多,有防脹氣的和普通款的。材質有玻璃、硅膠、塑料等。6個月之前,建議使用玻璃奶瓶。6個月後,可使用硅膠奶瓶或者塑料奶瓶。有的寶寶只服一種奶瓶,不同寶媽可以準備不同品牌的奶瓶給寶寶嘗試,很多奶瓶標配的奶嘴是3-6個月寶寶使用的,給新生寶寶要另外購買出孔最小的奶嘴,避免流速太快引起溢奶。

3、奶瓶刷和奶瓶刷。

玻璃奶瓶要使用尼龍刷,塑料奶瓶使用海綿刷。

4、連身衣和棉內衣。

準備4套左右。連身衣在更換尿褲的時候非常方便,特別是晚上要輕手輕腳地完成換尿褲的工作,用分體褲的難度會大很多。內衣衣領必須寬大、右邊,方便穿脫。給寶寶穿袖子的時候,大人需要手從袖子裡鑽進去,握住寶寶小手,再牽引出來。冬天到,注意保暖。牌子比較多,選擇純棉材質就好。

5、帽子。

寶寶的頭部占身體的三分之一,散發的熱量很多,因此在春秋冬要戴合適的帽子取暖。

6、襪子。

薄厚依照季節而定。主要不要收口太緊的襪子。選擇純棉材質。

7、外衣。

新生兒較小,基本不外出。外衣依據季節來購買。

8、紙尿褲。

紙尿褲選擇NB 2包,S 2包。3個月前的寶寶大小便頻繁,更換紙尿褲的次數也比較頻繁。根據寶寶的體重,從NB到S碼過渡。

9、寶寶溼巾。

用來擦拭大便後用溫水清洗的寶寶屁屁。溼巾的品牌也比較多,幾乎有出紙尿褲的,都會出溼巾。

10、護臀膏。

每次更換紙尿褲後使用,主要隔離尿。舒緩、防止紅pp。有的醫院會發,可以提前諮詢醫院。如果沒發,就另外購買。

11、隔尿墊。

在床上或沙發上更換紙尿褲時,需要墊在寶寶身下的,避免突然大小便。如果不介意洗洗的,也可以不購買。

12、嬰兒手帕。

選擇紗布或者全棉,可以買10張,分別給寶寶擦嘴、擦手、洗屁股等等。

13、兒童洗澡盆。

外國父母喜歡用洗碗槽直接給寶寶洗澡,在國內還是更喜歡給專門買嬰兒澡盆。

14、耳溫槍。

新生兒寶寶需要每天測測耳溫,怕發燒。家裡備一個實時測量。

15、兒童專用指甲剪。

寶寶的指甲長得很快,薄而鋒利,要勤剪,不然會抓傷寶寶,也會抓傷大人。有些牌子會分為新生兒和嬰兒兩種。

16、浴巾。

寶寶洗澡完,要立刻擦乾。用兒童專用的浴巾,比較柔軟,親膚。

17、棉籤。

用來清理鼻垢、鼻涕、肚臍等。

18、兒童專用潤膚乳/潤膚霜。

乾燥的季節使用,可以使寶寶嬌嫩的肌膚保持光潤保溼。

19、爽身粉、痱子粉。

夏天的時候用來吸汗並光滑肌膚。注意,要選擇不含滑石粉成分的產品。儘量不用,避免寶寶吸入,引起呼吸困難。

20、嬰兒床。

較小的嬰兒比較建議單獨小床睡覺,避免和大人同床導致不必要的意外。

21、寶寶被子。

根據季節準備,冬天選擇輕質毛毯,夏天蓋薄的。

22、安全座椅。

根據家庭情況,有車就購買,一般安全座椅會分提籃跟座椅,兩用款。

23、推車。

可以提前購買,也可以卸貨之後再購買。推車的品牌比較多,從明星同款到普通款,選擇很廣泛。注意推車的便捷性和穩定性。

24、安撫用品。

帶有輕柔音樂的產品,會讓寶寶放鬆下來。

25、嬰兒洗衣皂。

寶寶的衣服要跟大人分開,洗衣用品也用嬰兒專用。

26、晾曬架。

可以曬很多寶寶的小衣物和小紗巾等等。

27、腳踏鋼琴健身架。

讓寶寶自己玩的,解放媽媽的雙手。

28、揹帶或者腰凳。

愛帶娃出門的寶媽可以入一個。比推車好用多了。

媽媽用品

1、家居服。

一般醫院會提供,如果想要舒服些,可以帶自己的衣服,最好是哺乳衣。2-3套。

2、月子帽。

產後馬上戴上,防止頭部被風吹到。

3、全面內褲。

3~5條,選擇大點的號碼主要產前見紅後者產後弄髒衣服。有些媽媽產後前幾天都沒怎麼穿內褲,直接就墊著護墊,方便護士進行會陰消毒清潔。如果沒人洗,可以用一次性內褲,但一定要選擇品牌好全棉滅菌的,以免感染傷口。

4、束腹帶。

保護傷口,加速子宮恢復,防止器官、小腹下垂等。從功能上分產後專用和強化塑身。產後專用在下地就要用,根據創口類型,進而分為剖腹產用和順產專用,如果確定了某種分娩方式,可以提前準備;如果不確定,可以在分娩之前兩種都購買。用不到的,可以二手轉讓出去。強化塑身一般是在月子期結束再使用。

5、產褥墊。

醫院一般會發,自己也多備幾條,勤換會讓自己舒服些。多了,還可以用來做寶寶尿墊。

6、產婦專用衛生巾。

大姨媽基本會陪你做整個月子。大號2~3包,中號1~2包,最後一段時間用超小號。

7、防溢乳墊。

母乳餵養時,衣服容易溼透,用防溢乳墊可以吸收。

8、乳頭膏。

母乳媽媽必備款。寶寶長牙時,乳頭的痛,只有母乳媽媽懂。

9、睡眠用品。

眼罩、耳塞。卸貨才是打戰的開始,眼罩拯救了無數媽媽的睡眠啊。能睡是服,珍惜。

錢物證件

1、孕婦保健手冊。

2、所有產檢報告。

3、證件。

小卡、產檢檔案、醫保卡、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等。

4、銀行卡、現金。

老公靠譜交給老公,老公不靠譜,還是自己準備下。

5、手機及充電器、攝像機。

這個交給老公準備。

6、記事本和筆。

老公準備。

PS:單獨存放在一個袋子,方便取用。

附上寶媽私人待產清單:


小鮮育兒手記


我是高級育嬰師亞亞,分享一個全面的待產包,更多育兒知識等你關注我噢!


需帶去醫院的


第一重要的資料

證件類:孕期的就診卡,保健本,各種產檢單子,夫妻雙方的身份證原件與複印件,戶口本和筆。這類證件用一個透明收納袋裝好貼上標籤同時一定讓老公也熟知在哪裡放著

其他:現金,銀行卡,手機,充電器。


第二媽媽用品

洗漱用品:毛巾(洗臉,擦汗)

衛生用品:產褥墊、衛生巾、產婦專用衛生紙等

衣物:出院路上穿的衣服、寬口透氣全棉的襪子、防滑拖鞋、帽子(出院路上用)

其他:杯子、吸管、紙巾


第三寶寶用品

寶寶包被兩條厚薄視季節而定、寶寶衣服2套、尿不溼NB (50片左右) 、2條小毛巾、溼巾或棉柔巾 、小臉盆1只、奶瓶一個

家中待產包

家中待產包之寶寶用品

必買系列

包被:嬰兒包被毫無疑問是一定要買的,視季節可以先買兩條。

浴巾:浴巾買紗布的稍微厚一點的是最好的可以用很久,可以買兩條,當做包被用也不錯。

嬰兒衣服:嬰兒服有很多種類,和尚服、哈衣、蝴蝶衣、包屁衣。我的經驗是,在給寶寶選擇衣服的時候,我們最需要考慮的是三個方便:方便換尿不溼或者方便換尿布、方便穿脫、方便抱。

總而言之,親身實踐過後,如果用尿不溼包屁哈衣是最理想的。可以護住小肚子還方便穿脫。如果用尿布的話之間上面穿開襟上衣就可以。褲子除了出去的時候有穿在家基本用不上。

圍兜:通常寶寶都會吐奶,吐奶的時候,圍兜還是非常方便的,否則要經常換衣服。建議媽媽可以先準備3-5條,不需要囤太多,有需要時再購買。

紗布巾:洗臉、洗屁屁、洗澡使用。大小最好是可以單手擰乾的那種,方便一人操作。可多備幾條,使用率高,也很好用,同時是個消耗品。

棉柔巾:棉柔巾用起來太方便了。尤其是擦小屁屁,擦完直接扔掉。剛開始胎便不好清洗的話用棉柔巾沾溫水。溼巾擦手也特別方便尤其是出門的時候,棉柔巾和溼巾都可以先備上幾包根據使用體驗來決定。我是一直到現在都還在用。

小臉盆:可以備1-2個,可以一個洗屁屁一個洗小臉小腳等不過,什麼臉盆都可以,不過可愛一些的小寶貝應該會更喜歡

洗澡盆與浴網:洗澡盆各式各樣,有一種是可伸縮的,可以減少儲物空間。

尿不溼:尿不溼不需要囤太多,孕期準備2包NB的就夠了。尿布的量大概是一天8-10片左右,在醫院通常呆3-5天,所以我們帶去醫院50片就非常夠了。

一些媽媽會問,要選紗布尿布嗎?根據我的經驗其實不太建議。現在尿不溼質量都很好,吸水性強、也透氣,所以很少會發生紅屁股的情況。即使真的發生紅屁股也是因為過敏或者太久沒換尿不溼,尿液糞便對皮膚的刺激。但紗布尿布的缺點非常明顯,需要頻繁更換,所以我們沒必要選擇紗布尿布。我的紗布尿布用了兩次後就一直閒置了。

隔尿墊:對新手媽媽來說,尿不溼使用起來還沒那麼得心應手,可以準備隔尿墊。冬天,可以選擇比較透氣的,讓寶寶平時也睡在上面,以免吐奶漏尿要洗床單;夏天睡在上面就太熱了,很悶不易散熱。夏天可以選擇只墊住小屁屁的小尿墊。

指甲剪:指甲剪要備好,推薦寶寶專用指甲剪,在醫院期間可能就會需要用到。孩子的指甲長得很快,手指甲一個星期需要剪一次,腳指甲可以兩個星期剪一次,一些寶寶一出生就指甲很長了,就需要先剪掉。千萬不要給寶寶帶小手套

維生素D:出生半個月後就要開始吃,一般出院的時候醫生會開好

耳溫槍:推薦博朗的耳溫槍,我覺得最有用的產品。

潤膚霜:潤膚霜是個“萬金油”,在滋潤皮膚的同時潤膚霜還可以替代撫觸油,也可以作為日常護理的護臀膏。

嬰兒車:嬰兒車是需要的,不過月子裡也用不到,可以考慮在有需求的時候購買。


家中待產包之寶寶用品

可買可不買系列

嬰兒帽:新生兒散熱的主要地方在頭部,所以如果是冬天出生的寶寶,頭部的保暖很重要。剛出生的時候,從醫院回家的時候或者冬天白天在家的時候,可以戴著。

襪子:讓小寶寶的小手和小腳自由活動,他會很開心噠~如果買了一定要注意檢查襪子,注意內部的線頭和線條,以及襪口不要太緊。

洗衣液:最好用的是洗衣皂,方便漂洗而且洗的乾淨,洗衣液暫時是沒必要買的。

洗髮水和沐浴露: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前幾天是可以不用洗澡的,這個時候他身上的油脂有特別好的保護作用。可以等用著的時候再根據情況買

嬰兒衣架和衣櫃:一般嬰兒的衣服小的快不需要買太多,所以有地方放的華可以暫時不用買衣架和衣櫃。

護臀膏:剛剛說過了,護臀霜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給皮膚上一層保護膜,隔離尿液和皮膚。所以用滾開的香油也是不錯的

奶瓶,奶粉等系列:咱是母乳餵養,不需要提前備。為什麼?因為生完寶寶後的初乳是夠她吃的。我帶去了一個奶瓶,在醫院的第二天糖糖晚上有點哭鬧,借了隔壁床的奶粉衝好後她根本就不喝。


家中待產包之寶寶用品

可以不用買系列

嬰兒床:

在孕期我一直心心念的買嬰兒床我老公拗不過我說要買也可以只用買最簡單的就可以,後來糖糖出生後一次也沒有用過。唯一的用處就是閒置放雜物。

痱子粉:不管冬天還是夏天都真的不需要~痱子粉的主要成分是滑石粉、玉米粉等,使用時可能被孩子吸到肺裡,並且痱子粉吸汗後結成塊,阻塞汗液排出,不利於痱子恢復,所以痱子粉沒有治療痱子的作用,不推薦使用痱子粉。


待產包——媽媽篇


必買系列

衛生巾:產後有惡露,剛開始的時候會量比較大,如果怕一不小心就漏的話,可以用安睡褲或者超長超大型的衛生巾,之後逐漸換成夜用,再換成日用的,不需要特意購買產婦衛生巾,又貴又不好用哦。量大的時間不是很多,通常前3天惡露的量會比較多,之後就會逐漸減少。

產褥墊:

用來防止惡露側漏。買一包就夠,在去生產之前可以先墊在床上的,我當時就尷尬了不知道要提前墊上等我把抬到床上後我老公被護士說了一下才知道要墊上的。

哺乳內衣:這個可以早點買,孕期的時候就開始穿,一直穿到產後。孕期乳房蹭蹭蹭長大,特別需要一個合適的文胸。但是我在月子裡基本上是不穿的。

一次性馬桶墊:這個根據醫院的馬桶而選擇我當時是買了結果醫院的是蹲廁,後來諮詢了隔壁床老公去樓下超市買了馬桶支架。

哺乳衣:月子裡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受涼了,所以一套合適的哺乳衣是很要必要的。

一次性防溢乳墊:這個對我來說是很有必要的,我用了至少兩個兩包。可以先買一包,看實際使用情況再決定


可買可不買系列

彎頭吸管:有可能會躺在床上喝水,尤其是剖宮產。抱著孩子餵奶的時候,用吸管喝水也比較方便。或者是有自帶吸管的水杯也可以的。

一次性內褲:優點是方便,缺點是通常不太合身。我買了一包但是用的也不是很多,剛開始生完的第一天躺哪裡也用不上,我是剖腹產是用著衛生巾穿的孕期時候的內褲,髒了就直接扔了。所以自行考慮咯。

收腹帶:在分娩完的那一刻,你的子宮突然空虛了,開始回縮,這個時候會需要用到一下收腹帶,以免腹壓下降的太厲害,會頭暈。之後就沒有特別必要用了,他對你的贅肉、子宮收縮都沒有幫助。而且後面我在用的時候嫌餵奶也方便果斷就放棄了,當然也有朋友說了用了很方便。


在孕後期一點一點買東西的感覺很開心,帶著最寶寶最美好的祝願一點一點的幫她準備東西那是一種特別美妙的感覺不要忘了帶著老公一起參與啊。

以上就是全部的待產包的內容了,希望準媽媽們能夠買買買買的開心,學學學學的快樂。


高級育嬰師亞亞


011-12-22 11:01閱讀:43

一、待產包什麼時候準備

二、準備待產包的時間可以根據準媽媽自己的情況來定。有些準媽媽從獲知懷孕就開始準備了,有些準媽媽在妊娠6、7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而有些可能要到臨產了才開始著手準備,也有些準媽媽沒有刻意準備待產包,如果是這樣的話,分娩來臨時不免會有些慌亂哦。建議:妊娠7個月的時候開始準備最好,這樣不但有充裕的時間,準媽媽又有較好的體力去逛母嬰商店,不會因出現突發狀況臨時入院,而搞得手忙腳亂。

二、準備什麼,準備多少

可以向生產過的媽媽或分娩醫院的醫生請教。然後列出清單,以便整理。很多醫院會提供部分母嬰用品,所以最好事先向分娩醫院瞭解一下,以免準備過多。不要擔心自己準備的東西不夠,其實,就算到時候缺一兩樣讓家人臨時準備也是沒有問題的。特別提醒:最好選擇不久前剛剛生產的新媽媽請教,如果是同一家醫院生產的更好。不要完全依照婆婆、媽媽輩的意見準備,時代不同差別太大。

三、待產包裡裝什麼?

開襟外套:1件 天氣較涼的季節或早晚時分,穿在病服外面,在病房或醫院走動就不怕著涼了。

出院衣服:1套 出院的時候可不是大肚子啦,所以應該準備一套適合出院當天穿的服裝。

哺乳式文胸:2-3個 哺乳式文胸方便給新生寶寶餵奶,準備2-3個可以替換就可以了。

束腹內褲:2-3條 束腹內褲和束腹帶的效果是一樣的,兩者結合起來穿效果更好。

束腹帶:1個 分娩後肚子的皮膚會松馳下垂,脂肪也容易堆積。用束縛帶幫助肚子緊繃是很重要的。

防溢乳墊:1盒 把防溢乳墊墊在內衣裡,吸收溢出的乳汁,保持乳房乾爽、清潔,非常實用。

產婦衛生巾:1包 分娩後,惡露一下子排不盡,需要墊產婦衛生巾。

毛巾:2條 一條擦手、一條擦腳。

水盆:2個 一個洗臉、一個洗腳。

梳子,肥皂,八角衣架一個,棉拖鞋、普通拖鞋各一雙,一雙媽媽用,一雙陪客用。

牙刷、牙膏、漱口水 :牙刷要選軟毛的,漱口水可在分娩後無法起身刷牙時使用。

護膚品:1套 最好是旅行裝,妊娠油分娩前後都應堅持使用。

小鏡子:1面 就算是入院去生產,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哦。

衛生紙、餐巾紙、溼紙巾:若干 入院時不用帶很多,這些東西隨時都可以買到。

帶吸管的杯子:1個 產後不方便起身時,非常實用。

一次性杯子:若干 用來招待探望的親戚朋友,用量視具體情況定。

可加熱的飯盒、筷子、調羹: 盛飯盛菜盛點心都可,醫院一般有微波爐,隨時可以加熱食用。

吸奶器:1個 剛生完的1、2天,通常需要吸奶器幫助開奶。

營養品: 可以適當的準備一些人參、巧克力為生產加油;血燕產後補身體非常理想。

四、寶寶用品:

奶瓶2個:1大(240ml),1小(150ml),微波爐適用的,廣口的玻璃的易清潔。

樹友經驗:我買了安怡的吸奶器,帶兩個奶瓶,還準備了一個NUK的中號奶瓶,可以支持到3個月。

奶嘴5個:小號、十字開口(剛出生一個月內用黃色橡膠,後改用白色硅膠)。

樹友經驗:如果你決心要母乳餵養,奶嘴可以先不必買多。一大一小的奶瓶上帶的奶嘴就夠了。

奶瓶刷子1個

樹友經驗:必備,我買的愛得利(大約15元)的,有人推薦華林貝比的,或者貝親的,大約在25元左右。

洗澡盆1個樹友經驗:必備。

消毒鍋1個:大號,可用消毒碗櫃代替。

經驗:用消毒碗櫃不放心,微波爐需要額外的器皿,我用老早的鋼精鍋,不過估計用專門的微波爐消毒方便點,沒試過。

不鏽鋼鍋1個:小號,給寶寶煮東西吃。

經驗:四個月內都用不著添輔食,沒買。

奶瓶保溫袋1個:外出時用於保溫。

經驗:因為餵母乳不需要,而且孩子小的時候一般不長時間外出,所以沒買。

暖奶器(1個):雙桶。

注:如果不用暖奶器,應用40度左右的水熱奶,不要用微波爐或沸水,免得破壞營養成分。

經驗:餵母乳不需要。

嬰兒碗、勺1套:寶寶大一點的時候用。

經驗:初生嬰兒也需要。寶寶在醫院裡吃藥、後來喝水也用。嬰兒用的勺一般不容易灑水,大人用的容易灑。這東西挺有用的。

洗臉盆2個 經驗:主要還是洗衣服,洗屁股,我都用脫脂棉球給她洗臉,用毛巾她會眨眼緊張。

洗澡帶1個: 或使用天然海綿

經驗:紗布澡巾,有口罩拆了更好,比較吸水。

大毛巾2條: 擦身用

衣服(3套):和尚袍、中號、長袖(可以買大點兒)

褲子(3條):中號、長,(頭兩個月不用穿褲子,可用尿布兜代替)

經驗:衣服多了大人看著挺過癮,少了不夠用。嬰兒經常吐奶,汗溼,多備點沒壞處。不過,我沒用過尿布兜,所以褲子準備了三條都不夠用,月子裡讓老公買了救急。

嬰兒襪子(3對)   經驗:夏天生的沒用,到了冬天才用。很多媽媽都說襪子是最難買的,瘦了勒腿,胖了穿不住,買了五雙也不一定有一雙合用。

帽子(2個)   經驗:1個就夠了,反正外出才用,又不容易髒。而且嬰兒的頭長得很快,用不了幾次就小了。

經驗:就是浴巾,一口氣買了三條,除了擦身體,還可以當被子蓋,側著餵奶時還可以墊在寶寶身後免得她費力。

小毛巾10塊: 洗屁屁用(70×35cm),擦小嘴用(20x15cm),紗布毛巾很好。

經驗:紗布巾多買幾條,毛巾少買幾條。我買了九條紗布的,三條毛巾的。洗屁股就用家裡寄來的口罩拆了,比買的好用,吸水。紗布巾要買好的,倒不必多,便宜的洗幾次就脫線了。

水溫計1個:必備。

經驗: 水溫計買便宜一點好了,只要量量水溫,不用太奢侈。

粉撲盒1個:必備

經驗:夏天出生的話必備。有一種叫樂貝兒牌(好象十幾塊錢吧)的可以把粉裝在粉撲裡面,擦出來薄薄一層十分好用,不象蘸的那種容易搞多。我先前買的愛得利的,後來看見這種就使這種了。

防抓手套(2對)  經驗:就是一對也用不了幾次,勤剪指甲就夠了。

護臍帶(3條)   經驗:我買了兩條,一條也沒用。肚臍就要見空氣才好得快。

小床(1張):木質,無漆,可固定可搖晃。

經驗:當然需要。

小被子(2條)

經驗:我買了一套陽光鼠的床墊、被子、床帷,花了四百多,出院時把小床佈置得十分漂亮,結果被鄰居看見,三下兩個扯下去說不通風,太熱,到現在還沒用上。我姐給我寄了嬰兒毛巾被,我一直給她蓋這個,當然做為替換的,也蓋過媽媽傳下來的小毯子、浴巾,最熱的時候只蓋塊布呢。

墊被(2張)

經驗:太熱,我們用的是嬰兒毛毯,夏天的時候上面是涼蓆,再上面是隔尿墊子,再上面是床單。

體溫計  我的經驗:必備。醫院會給的

牙膠  我的經驗:新媽媽還不急著買吧,留一點給以後買,不然以後購物的樂趣何來呢?

睡袋(1套)

經驗:至少我沒用。頭半個月用布裹住下半身,後來發現她就算睡得不穩,大人在旁邊一般有點動靜就醒了,也不會發生踢了被子著涼的情況。當然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備一個的好。

包被(2條):可根據天氣購買夏天或冬天用的。

經驗:別人送了一條,沒用。夏天根本用不著,用塊布就行了。冬天穿得就夠多了,不想再讓寶寶束手束腳的。

小蚊帳(1套)

經驗:絕對有用處。

嬰兒專用指甲鉗

經驗:買過一個貝親的專用指甲剪,頭實在太圓了,根本剪不到。後來還是在大人的指甲鉗裡面挑了一個小的用。

枕頭(1個):高約3CM,填充物柔軟透氣(頭3個月不用枕頭)。

經驗:枕頭是最有爭議的東西。書上都說頭三個月不用,可媽媽和婆婆都說最好枕一個。寶寶月子裡是睡頭型最關鍵的時候,有一個定型枕最好。住院的時候醫院就準備有一個枕頭差不多有3CM厚,主要是初生嬰兒容易吐奶,枕高點會吐得少一些。記得枕的時候要脖子和頭都枕上去,醫生說的。

嬰兒車(1輛)

經驗:怎麼說呢,會用到幾次,但為了這幾次要不要買一個車,就要父母們自己決定了。

小玩具(若干):鮮豔、會發聲、可懸掛。

經驗:可以買著玩,畢竟看著可愛的新玩具期待寶寶的出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對不對? 我買過一個音樂掛鈴,2個月後他就很喜歡了

口水巾(5條)小號3個,中號2個

經驗:2條就夠了,大小我覺得無所謂,我買了一大一小。初生嬰兒能吃什麼,不就是奶、水、藥嗎?一個髒了馬上洗,就可以了。不過考慮到下雨天干不了的 ,多備幾個也無所謂,以後反正也要用。

布尿片(中號2包):中號,白天用(或自制20-40條)

經驗:買的紗布的就挺好。月子裡用得多,應自制一些。到兩個月20條就夠了,三個月以上10條就差不多了。

奶粉:1個月四聽(1000克/聽)

經驗:這是純人工餵養的量。如果決心母乳餵養就不要買,實在不行了買一瓶400克裝的,為了給心裡墊底,也在實在不夠的時候添點。一開始要買一袋的,剛生完沒奶要吃的,否則就只能買醫院的。

奶瓶清潔液   經驗:必備

嬰兒洗衣液:初生寶寶皮膚幼嫩,不能用成人的洗衣粉洗衣。(經驗:必備)

洗髮水、沐浴露  

經驗:初生寶寶3到5天用一次即可。夏天生的寶寶還可以用金銀花煮水洗,可以不生痱子。

溼紙巾  經驗:強生的挺大,覺得浪費,而且用了後很溼,要晾好一會才行,有的人還覺得有泡沫。貝親的則大小正好,也不那麼溼,見仁見智吧。

潤膚露  經驗:強力推薦鬱美淨,據說袋裝的比瓶裝的好。

爽身粉   經驗:必備。

護臀膏   經驗:會用到,不過用的很少。

紙尿褲:晚上用,頭2個月用小號的。

經驗:幫寶適要韓國產特級棉柔系列的才好用,媽咪寶貝沒用過,但分男用女用,很多人喜歡用。

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對這個寶寶適合的東西對另一個不一定,所以要用了才知道。月子裡用NB(初生嬰兒)碼,出了月子用S(小)碼。NB碼主要是不蓋臍帶。

隔尿紙巾:一次性的   

經驗:也叫尿布伴侶,主要作用是迅速將尿滲透,不浸著寶寶屁股。可以買一包,我用了一包,布尿布容易洗 。

隔尿紙巾:一次性的   

經驗:也叫尿布伴侶,主要作用是迅速將尿滲透,不浸著寶寶屁股。可以買一包,我用了一包,布尿布容易洗 。

退熱貼  經驗:常備品。

棉籤、脫脂棉花、75%的消毒酒精

經驗:棉籤和消毒劑我們是出院時醫院開的。但脫脂棉球是自己買的,非常實用,給寶寶清潔面部、脖子、屁股比較衛生、方便。

五、入院重要物品

入院證件: 醫院就醫卡、母子健康手冊一定要記得帶好。

照相機、攝像機: 給寶寶、媽媽拍照、攝像留念,注意要確保電量夠用。

手機: 媽媽一定要帶好手機,有情況可以隨時和家人聯繫。另外也需要看時間來記錄陣痛、宮縮時間。

MP3: 住院無聊時,產後痛苦時,都可以用音樂來緩解。

六、待產包放置竅門

按使用時間放置:將物品按照入院、分娩、住院、出院的時間段,分別放置在不同的袋子裡,然後再裝入待產包。這樣使用時不需要大範圍翻找了。

按物件功能放置:將衣服、洗漱用品、貴重用品分別放置在不同的袋子裡,這樣也容易找到。

按貴重程度放置:建議將媽媽用品和寶寶用品放置在不同的小包,然後再一起放入一個大包裡,另外將貴重物品放在隨身帶的小包裡。

銀行卡和現金: 兩者都需要準備,一定要帶好現金,買點小東西的時候也方便。如果醫院不能用卡支付費用時就更需要現金了,這個應事先向醫院瞭解清楚支付方式。

筆記本、筆: 不但可以用來記錄陣痛、宮縮時間,還可以寫寶寶日記。


用戶64116025296


在寶寶來臨之前,待產包中都要準備什麼

(準備物品列了個2個單子,歡迎寶媽截圖完了順手幫忙點個贊,謝謝)

這個咱直接說說乾貨,首先必須準備行李箱,我是準備了兩個行李箱,一個給媳婦,一個給寶寶。再就是準備產婦的各種證件,以及前期檢查的各類單據,還有醫保卡等等。至於準備的物品如下。

01 幫助寶寶吃奶的物品

  1. 奶瓶2-3個,這個不用解釋,注意買初生嬰兒口徑的奶嘴。

  2. 奶瓶刷1-2把,刷瓶子的。

  3. 小手帕1包,擦臉的。

  4. 奶粉一罐。

  5. 小勺子,必須是嬰兒專用的,這個勺子剛出生的新生兒一般情況下用不上,這是備用的。

  6. 奶瓶夾,燙完奶瓶可以從水裡拿出來。

  7. 煮燙用的盆或者恆溫水壺,恆溫水壺更好用,又可以煮又可以衝奶粉,如果你帶煮燙用的盆就得帶燒水的壺。

  8. (天冷)電暖氣。

  9. 小夜燈+手電,夜裡哺乳用的。

02 寶寶大小便時的物品

  1. 紙尿褲(NB碼),也可以適當準備點S碼的,但是很少能用得上。寶寶剛出生時候一天拉屎(綠色胎糞)十多次,撒尿可以兩三次一換,拉屎一次一換頻繁換洗。

  2. 寶寶溼巾,主要是為了擦屁屁用的。

  3. 嬰兒爽身粉。

  4. 溼疹霜1瓶。

  5. 嬰兒專用洗衣液、洗衣皂。

  6. 隔尿墊,這裡不光孩子用,大人也得用不少,這個用量很大,所以建議大小碼的都買。

  7. 小尿布,自己考慮......有的老人希望孩子用尿布,透氣舒服點,總之自己考慮。

03 寶寶穿戴的物品

  1. 貼身衣服2-5件,現在有帶包手帶前襟的。

  2. 帽子1-2.

  3. 手套+腳套,孩子剛出生到出生後一段時間,有時候會撓自己的臉,手套肯定得戴。

  4. 抱被,現在還有一種直接帶小兜帽的抱被也可以考慮一下。

  5. 夾被2條。

  6. 襪子2雙。

04 寶寶洗澡物品

  1. 浴巾1-2條,紗布浴巾挺不錯的,可以試試。


  2. 浴盆

  3. 撫觸油(能不能用聽醫生安排)

  4. 沐浴露(能不能用聽醫生安排)

  5. 洗髮水(能不能用聽醫生安排)

  6. 碘伏,小孩臍帶地方防止感染,一般都會準備碘伏,而且大人也能用。

  7. 醫用棉籤

  8. 小毛巾

  9. 薄被、厚被、褥子和毛巾摺疊的枕頭,不過不推薦蓋厚被,也不推薦新生兒用枕頭。

05 產婦用品

  1. 哺乳文胸2-3個。

  2. 一次性防溢乳墊1包,可水洗的準備3-5個,不過最好還是用一次性的,經驗之談。

  3. 純棉睡衣2套,不過有時候不一定夠,這個階段惡露排得特別多,老蹭衣服上。

  4. 帽子,拖鞋,這個拖鞋不是塑料拖鞋,是那種平底布鞋的睡拖。

  5. 月子牙刷。

  6. 衛生墊+產褥墊,產婦下面會大量流惡露,偶爾還會大小便失禁,備足了吧。

  7. 收腹帶。

  8. 妊娠紋修復霜

  9. 吸管、紙抽、衛生紙、月子紙。這裡強調一下,這個衛生紙和月子紙用量老大了,進產房時候,月子紙最少要帶8捲進去,要不根本不夠用,切記切記。

  10. 紅糖黑糖、花生大棗什麼的,叫家裡準備吧。


奶爸和你聊育兒


待產包是每個媽媽入院待產時需要攜帶的,一般都在預產期前一個月左右就準備好,防止出現提前發動手忙腳亂的現象。到底需要準備哪些,我們需要提前做好功課,最好準備一個清單,準備好一項去掉一項,防止有遺漏也可以隨時添加。

一、媽媽篇

1.開襟家居服或者月子服

最少兩套,剛生完寶寶人容易出汗,出汗後要及時更換,否則可能會受涼。材質已柔軟舒適的棉質為最好,不僅暖和還吸汗。

2.內褲(四條以上)

產後惡露比較多,需要頻繁更換內褲。我是使用一次性內褲的,提前買了四盒,大概二十條,月子期間基本上每天換一條,不用洗,髒了直接扔掉。

3.產後護理墊

產後惡露多,尤其是最初幾天,為了保證床單的乾淨,需要墊這個的。但是我住院的醫院是提供的,所以我沒有準備。

4.產婦衛生巾

這個也是必需的,但是可以用衛生巾代替。一般需要較多,我是二十多天惡露才完全乾淨的。

5.哺乳文胸:產後哺乳更方便,但是很多產婦也選擇不穿。

6.拖鞋:要暖和包腳的。

7.洗漱用品

8.媽媽餐具

9.媽媽食品

10.出院衣服

11.束腹帶

12.吸奶器

二、寶寶篇

1.新生兒衣服(2-3套):新生兒一般醫生就給穿上衣和紙尿褲,褲子通常不需要穿的。衣服以繫帶的和尚服為最佳,棉質的內衣,天氣冷的話再加件保暖衣。棉服一般不需要穿。

2.奶瓶、奶粉、奶瓶刷等餵養用品

3.紙尿褲:新生兒最好用紙尿褲,有的醫院也規定不可以用尿布的。一般選擇NB號的就可以,每天7--8片,根據住院的時間選擇帶多少。

4.包被、浴巾:寶寶穿上衣服需要包上包被和浴巾。天氣不同可以準備不同厚度的包被,但是要柔軟舒適,都要提前清洗晾曬乾淨。

5.寶寶洗漱用品:寶寶太小不需要太多的物品,但是洗臉、洗屁股的盆和毛巾是要備好的,還有準備好護臀霜、溼疹膏等護膚品,防止出現皮膚問題。如果沒有問題就不要用任何東西,清水洗淨即可。

三、其他用品

1.相關證件:雙方身份證、產檢病歷及圍產卡、準生證、醫保卡、生育保險憑證。

2.手機和充電器:手機的功能很強大,除了聯繫家人以外,還可以在待產時記錄宮縮、看新聞轉移注意力等。

3.相機或攝像機:有些爸爸媽媽想要記錄孩子出生那一刻的鏡頭,這時候就需要相機或攝像機。

4.銀行卡或現金:這是必備的,而且要充足。入院通常就需要交住院押金的,普通的順產和剖宮產的費用都是固定的,一般幾千塊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