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情緒釋放 公募圍繞兩大主線佈局優質資產

鼠年首個交易日,A股在長假期間積蓄的避險情緒明顯釋放。但在股指大幅下跌的同時,生物醫藥相關板塊逆勢上漲,北向資金也逢低搶籌。公募普遍認為,疫情不會改變經濟中長期增長趨勢,市場短期調整是較好的買入時點。對於因需求增長帶來業績彈性預期的醫藥股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成長標的,可根據估值變化擇時佈局。

市場情緒釋放

從盤面上看,行業板塊全線收跌,多個板塊日內跌幅超9%。在拋壓下,截至2月3日收盤,各大股指跌幅均在6%以上。但與此同時,盤中也不乏抄底資金和逆勢上漲板塊。

鵬華基金董事總經理王宗合表示,長期來看,疫情並不能影響經濟長期走勢,不會影響公司長期價值。短期市場參與者情緒可能是非理性的,如果市場出現超跌調整,對於價值投資者、長期投資者、機構投資者而言,反而是比較好的買入時點。

諾安基金指出,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大概率在一季度就會顯現,但在疫情緩和後經濟將企穩回升。“因此,悲觀情緒反映充分的時刻,恰是投資者向醫藥和科技等優質資產拋出橄欖枝的大好良機。”

“疫情不會對經濟中長期趨勢和增長有過大影響。且目前市場估值較低,具有一定安全邊際,投資者無需過度悲觀,疫情結束後市場有望迴歸中長期運行趨勢。”景順長城基金則指出,如果市場短期調整過大,可關注被錯殺的優質個股。

長盛基金則表示,決定A股中長期趨勢主要在於貨幣政策,需要密切關注疫情過後物價和宏觀經濟走勢,以及貨幣政策的變動。“2020年是諸多經濟目標面臨兌現的關鍵一年,疫情對經濟的短期衝擊,可能會延長貨幣寬鬆的窗口期。”

銀華基金則直言,疫情衝擊將會帶來長期買入機會。銀華基金認為,企業盈利短期或有回落,但拉長視角看,市場短期風險偏好的波動往往給投資者帶來良好的買入機會。

銀華基金表示:“在經歷了這個特殊的春節後,把握優質個股買入機會,是投資者更好的應對策略。”

關注醫藥子板塊

基於2月3日的市場表現,諾安基金指出,根據疫情發生的環境判斷,醫藥、在線遊戲以及個別具有囤貨屬性的消費品,一季度的業績可能受到階段性推動。“參考2003年SARS期間的行情,我們同樣發現,疫情帶來市場過度調整,而部分投資者未能持有基本面較好、景氣向上的優質核心資產,錯過了後續的上漲。”

在醫藥板塊中,諾安基金表示,藥店的客流量和客單價在疫情期間會顯著提升,同時低值耗材、家用醫療器械以及與抗病毒相關的藥品,也將是資金關注的重點。另外,科技發展是國家的重中之重,科技領域的細分投資賽道眾多,尤其是5G和與之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這些領域即使受到疫情的短期擾動,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真成長科技公司的價值必將顯現。

招商國證生物醫藥指數基金經理侯昊則表示,與此前SARS爆發期間相比,當前醫藥行業標的結構已發生巨大變化。本次疫情期間,醫藥子板塊逆勢上漲,尤其是抗生素、檢測、器械、血製品等領域的表現較為明顯。此外,口罩、手套、體溫計、額溫計、製氧機、呼吸機、血氧儀、霧化、消毒液等產品因需求增加,也會帶來相關標的的業績彈性。“從長期角度看,醫藥行業創新和消費升級仍是主要節奏,短期疫情影響加大市場波動,部分公司出現回調或超跌則是長線佈局的較好時點。”

長盛基金認為,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不改變市場的強勢板塊風格。分階段看,疫情爆發階段,抗跌行業可能為前期強勢行業(TMT)及醫藥;但行情轉折點可能發生在疫情開始緩和時,這時可階段性佈局超跌反彈;疫情結束後,市場大概率仍遵循原來的景氣主線,即科技股行情。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